《浮生六记》:对芸娘而言,此生愿得一人心,颠沛流离也甘心

《浮生六记》如今仅存四卷,“浮生”二字,取自李白的“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其中《闺房记乐》可谓是核心精华所在,而芸娘无疑是其中灵魂人物了。

在清朝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年代,大多数人以为女子无才便是德。而芸却与当时的其他女人不同,虽生活穷困潦倒,父亲早丧。芸独自靠女红养活母亲和弟弟,还自学认字,时不时作词几句。细细想来,芸娘颇有些清宫电视剧女主角的感觉。

《浮生六记》:对芸娘而言,此生愿得一人心,颠沛流离也甘心

沈复是读书人,好诗文喜风雅。同时作为江南市民:好热闹,喜交友,声色美景娱目的,他都不讨厌。他对芸娘一见钟情,带给了芸娘令人艳羡的爱情。同时,也造成了芸娘一生颠沛流离。

因芸娘的与众不同,和沈复一见钟情,惺惺相惜。作为沈复志趣相投的人,她可以陪自己心仪的男子谈诗论书,赏月饮酒。伴着他研习书卷、谈论古史、品月评花。她也能懂得沈复的花草虫趣,与他共同拾掇花花草草,以此为乐。

林语堂先生说过,芸娘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此话形容芸娘恰到好处。芸的确是个活泼有趣的妻子,她敢于女扮男装去看庙会,可以雇了馄饨担子为丈夫的赏花会温酒。这样的女子在古代着实难得。

《浮生六记》:对芸娘而言,此生愿得一人心,颠沛流离也甘心

如果说,遇见芸娘,并可以娶其为妻是沈复生命中的幸运。芸娘懂他,也心甘情愿陪他一起过穷困潦倒的布衣蔬食生活。他们夫妻二人互相敬爱,二十三年,如梁鸿孟光举案齐眉,时间越久,感情越密。

然而,芸娘跟着沈复过的日子着实清寒不易。芸娘被公公婆婆误会,夫妻二人无奈离家寄居他人篱下。沈复作为一个富二代公子哥,除了每天的闲情逸趣,诗词歌赋,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妻儿。

芸娘血疾发作,缠绵床榻,病骨支离,医费激增。而沈复却连年没有工作的机会,只好在家门边设个书画铺,三天的收入,还抵不上一天的开支,日子过得焦虑劳碌,困苦不堪,狼狈不已。

《浮生六记》:对芸娘而言,此生愿得一人心,颠沛流离也甘心

即便如此,芸在临终之际,回忆跟着沈复的二十三年,仍觉此生得此知己郎君,凡事百般体恤,此生无憾。

读罢此书,芸身上那种自上而下的包容和开阔的胸怀让人折服。在那样一个年代,她默默承担着太多东西。为了家庭和谐甘愿承受公婆误会,热心为丈夫择取合适妾室人选等。侍奉长辈尊敬有礼,照顾一双儿女和丈夫也清贫乐道。

我要的爱情,一个你,一颗心,一心一意,一辈子。只是这样,别无他求。对芸娘自己而言,她是觉得幸福的就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