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派水工到秦國修渠,是交好,還是別有用心?

大浪淘沙,洗盡鉛華無數。經過春秋時期的大淘汰和戰國早中期的進一步博弈、篩選,到了戰國末期,秦國的實力在“七雄”中大幅提升,而且一統天下的態勢愈發明顯。在其東面,與之緊緊毗鄰的韓國卻變得更加衰弱,特別是公元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為秦的三川郡後,韓國更加不堪一擊,隨時面臨被秦併吞的危險。為了苟延殘喘,也或許是想為本國多爭取一點絕地反擊的時間,公元前246年,貌似精明的韓桓惠王想出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策略——派水工鄭國入秦。

韓國派水工到秦國修渠,是交好,還是別有用心?

為何派水工入秦?肯定是幫助秦興修水利。眾所周知,鄭國是韓國最著名的水工,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水利工程師,負責全國的水利工程和水患治理,而且在當時已經參與過治理過滎澤水患、整修鴻溝之渠等水利工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實際上,他的真實身份卻是韓王派出的用來“疲秦”的“間諜”。因為當時生產力非常低下,如果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勢必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肯定會對國家的經濟造成一定影響,而且還會牽扯國家領導人的精力。另一方面,秦國的大部分土地在關中,那裡土地貧瘠,且乾旱少雨,幫其修建水利工程,無異於“投其所好”。或許韓桓惠王正是考慮到了這兩點,所以信心滿滿,認為由水工鄭國出馬,絕對會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韓國派水工到秦國修渠,是交好,還是別有用心?

時為秦王嬴政元年,當時的秦國除了南部富饒的巴蜀之地外,大部分國土均在今陝西關中地區,這裡土地貧瘠,且乾旱少雨,加之生產力落後,農業生產效率極低。要想在隨後的一系列兼併戰中取得勝利,強有力的糧草支撐必不可少,所以發展農田水利設施,想方設法提高糧食產量,是當時秦國亟待解決的問題。鄭國一行的到來,正中秦王下懷,秦王認為韓國一定是懼怕秦國,才採取此種辦法來巴結、討好秦國。所以很快採納了鄭國的建議,決定在涇水和洛水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在秦王的大力倡導支持下,一場以韓國水工鄭國為總工程師的水利工程建設大會戰轟轟烈烈地展開了。一貫雷厲風行、吃苦耐勞的老秦人更是表現出了少有的熱情,因為大家均希望通過這一工程來實現糧食豐產。就這樣,在“上下一心”、“內外同心”的特殊氛圍下,這一工程得以快速實施、順利推進。

韓國派水工到秦國修渠,是交好,還是別有用心?

也許是工程出奇的順利引起了秦王的懷疑,也或許是因為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不久韓國“疲秦”的陰謀敗露,秦王大怒,要殺鄭國。《漢書·溝洫志》中記載了鄭國的一段話,即“始臣為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秦王政聽了之後,想了想,覺得也是這麼個理兒。加之秦國當時的水利工程建設水平還比較低,在技術層面確實需要鄭國這樣的人才。權衡利弊之後,秦王赦免了鄭國的罪過,但對工程質量提出明確的要求。所以鄭國仍被重用,工程繼續建設。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工程終於全面竣工。

韓國派水工到秦國修渠,是交好,還是別有用心?

渠修成後,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狀況。據《史記·河渠書》記載,“渠就,用注填閼之水,溉舄(xì)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意思是說鄭國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了土質肥力,農業收成大幅增加,原本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地區,變得富庶起來,秦國由此更加強大,最後吞併各諸侯,一統天下。當時秦國還流傳著這樣的歌謠,“田於何所?池陽穀口。鄭國在前,白渠其後。舉鍤為雲,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鬥。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從中不難看出民眾對水工鄭國的感激之情。人們為了紀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來為這條渠命名,故稱鄭國渠。

韓國派水工到秦國修渠,是交好,還是別有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