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秦國的歷史,是一部充滿勵志和傳奇的奮鬥史。

秦國的先祖早先屬於商人的陣營,這讓周人對秦人有著與生俱來的不信任與排擠。直到周穆王時期,周人才開始任用秦人造父。

到了秦非子時期,因為他善於養馬,對於以戰車作為戰爭主力軍的周王室來說,是重要的專業技術人才,所以秦人才有機會再一次得到周王室的賞識,從而獲得了一次建國的機會。

秦國早期歷史是一部“血與火的戰歌”

重視血統的周王室僅僅給了秦人一個附庸的地位,而且封地的位置並不優越,只不過是一塊連周王室自身都無法控制的飛地而已。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春秋初期地圖

從地緣上看,秦的舊都位於渭河平原西側,並且與周王室心臟地帶間隔了一條南北向的山脈——六盤山脈。可以說,秦國是周王室的“邊緣地帶”,二者的交通並不方便。這樣一來,即使秦國發展壯大,也不會對周王室的西部造成戰略性威脅。

秦國是異姓諸侯,它本質上就是為了拱衛周王室的邊境而設立的。換言之,秦國成了周王室對抗夷狄的前沿陣地,這充分體現出周王室對異姓諸侯籠絡、利用和防範的複雜心態。

正因為秦國是周王室在犬戎勢力範圍打下的一顆釘子,所以秦國早期歷史就是一部與犬戎抗戰的“血與火的戰歌”,戰爭激烈到什麼程度?連秦國國君都會犧牲。

隨著西周王室的崩潰與周平王東遷,與周王室密切相關的虢國和鄭國一併東遷,秦國被拋棄在犬戎的勢力範圍下,似乎滅亡的命運已經在向秦人招手。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東周列國·春秋篇》周平王劇照

正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秦人卻因此成為周王室東遷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秦人不但因護衛周平王有功,被冊封為諸侯,取得了合法的政治地位,而且周王室還將淪陷的渭河平原“名義上”賜給了秦國。

經過幾代秦人的努力,他們終於將犬戎趕走,使周王室的“空頭支票”得以兌現。渭河平原的價值是不言而喻的,這是一塊“王者之地”。可以說,秦國進入渭河平原後,便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秦國從一個小小的附庸逐漸發展成為春秋時期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戰國時期,秦國甚至成為最終統一中國的勝利者。故清朝顧棟高有言:

“秦以西陲小國,乘衰周之亂,逐戎有岐山之地……垂及百年至穆公,遂滅芮築壘為王城,以塞西來之路。”

秦穆公一無所獲,反而壯大了最主要的敵人

秦國將渭河平原收入囊中後,理所當然地尋求超越之力,意圖向外釋放自己的影響力。

秦國有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可以選擇。相比南部有秦嶺之阻隔、北部有高原之不便、西部有六盤山之險來說,富饒的東方(有崤函通道的便捷,加上有周王室名義上的政治中心)理所當然地讓秦國認為,“東進”是最有效、最容易、最事半功倍的戰略方針。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東周列國·春秋篇》秦穆公劇照

遺憾的是,此時晉國已經開始崛起,而其所處的山西高原,如同一個“楔子”,楔入河北與關中之間,因此秦國的東進之路一直受到晉國的強力阻擋。

晉國相當強大,以秦國目前的實力,是很難與之爭鋒的,相信這一點秦國亦是心中有數的。然而他們卻懷有僥倖投機之心,運用起了“小聰明”,三次插手晉國國君的即位。

秦穆公之所以作出扶持晉惠公夷吾歸國的決定,一方面以期“置晉君以成名於天下,則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進退”;另一方面想得到晉惠公許諾的河西之地。可惜秦穆公並沒有意識到陰謀只能在小國實現,而大國之間的較量,則是體系的較量,是絕對實力的較量,絕非是靠投機就能取勝的。

正因如此,秦穆公不但沒有成功控制住晉國,而且晉國三代國君——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都對秦國抱有十二分的警惕。秦穆公夢寐以求的“橋頭堡”河西之地,最終還是通過秦晉“韓原之戰”才拿到手的。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東周列國·春秋篇》韓原之戰劇照

更致命的是,秦國扶持的晉文公重耳不但搶了秦國迎立周王室之功,而且獲得了“尊王”的大義名聲和南陽之地,以致晉國實力進一步壯大。晉國在“城濮之戰”中擊敗楚國,得到中原諸侯的擁護,其聲望和實力達到頂峰,成名副其實的“春秋霸主”。

秦穆公的東進戰略一無所獲,反而壯大了最主要的敵人——晉國的實力;而且秦穆公後知後覺,直到與晉文公聯合進攻鄭國,才幡然醒悟。

《左傳》雲:“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很顯然燭之武所暗指的“鄰”即是晉國,他很清晰地指出:因為晉國擁有天然的地緣優勢,所以在消滅晉國之前,秦國對東部作出的任何努力,都只會讓晉國得到實惠,這就是所謂的“鄰之厚,君之薄”。

秦國這才徹底放棄“與晉國共同進退”的策略。然而,秦穆公仍然沒有放棄東進的打算,結果在“崤之戰”中慘敗,秦軍接近全軍覆沒;其後在“王官之戰”中,秦國復仇心切,全軍拿出了破釜沉舟的決心,自己燒掉渡船,攻入晉國腹地,甚至一度壓到曲沃附近,但晉國堅守城池,拒不出戰,秦人亦無可奈何。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東周列國·春秋篇》燭之武劇照

在“王官之戰”中,表面上看是秦國取得了對晉國的空前勝利,但是“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從結果來看,這只是秦國一場戰術上的勝利。晉國一時受挫,遠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其擁有河東之地和“表裡山河”的優勢始終存在,這也是在往後的晉秦交戰中,秦國成不了優勢方的主要原因。

因此,“王官之戰”只能算是秦國報了“崤之戰”之仇,亦向晉國展示了自己有不可小覷的實力。經此一役,秦國徹底試出了晉國的實力,也就明白自己東進無望,控制中原的希望渺茫,這才轉變思路改為西進,遂稱霸西戎。

在往後的日子裡,秦國順利吞併了富饒的漢中平原和四川盆地,為自己今後統一天下打下了物質基礎。秦穆公東進不成,為晉國做了嫁衣,轉而西進,遂霸西戎,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必須審時度勢,認清自身及周邊的定位,才能夠制定正確的策略,謀取儘可能大的利益。

棄晉親楚的對外戰略

秦國地處西部,與其相鄰的國家很少,僅有東部的晉國與南部的楚國。

秦楚關係主要圍繞秦晉關係變動而變動,所以當秦晉短暫結盟時,秦楚關係就是暫時敵對的,如“城濮之戰”;而更多時候秦晉敵對,秦楚就更傾向於結盟抗晉,如“秦桓公既與晉厲公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與楚,欲道以伐晉”。

秦國:東進被晉國阻擋,卻審時度勢、調整策略,為統一奠定了基礎

“城濮之戰”以楚成王失敗告終

楚國如果對晉國有所行動,也會聯合秦國,如“楚子囊乞旅於秦”;秦國也確實派兵配合了楚國的行動——“秦、晉戰於櫟,晉師敗績,易秦故也”;甚至在楚國被吳國討伐、郢都淪陷、損失慘重的時候,秦國亦伸出援手、出兵相助。然而,秦楚有秦嶺阻隔,秦國與楚國的聯繫必然不能十分密切。因此,春秋時期秦國的對外戰略主要還是圍繞著晉國進行的,而其戰略核心是維護自己的安全與發展利益。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秦楚雖然沒有明確結盟,但是在秦國對晉國挑起戰爭的時候,楚國在南方總有相應的一系列動作,常常讓晉國陷入首尾不得相顧、兩面受敵的被動局面。

秦、晉之間的外交對於兩國都非常重要。秦國是春秋時期有資格與晉楚爭霸的大國,而晉國又是與秦國比鄰的唯一大國,因此,秦對晉關係的方針是否恰當,對秦國的發展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秦國正是綜合考慮了各種客觀形勢,對晉採取了或和、或攻、或騷擾的方針。

由於強大晉國的存在,秦國雖然佔據了渭河平原這樣的“王者之地”,卻在整個春秋時代都無法東進一步,想必秦國也會發出“既生秦,何生晉”的感嘆吧!

然而,“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秦國正因無法東擴,轉而向西,於是“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於秦”。秦國由此“益國十二,開地千里”,可謂收穫甚豐,從而奠定了戰國時期秦國稱雄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