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六世之餘烈”
戰國初期,秦國是一個西隅關外,一個受人欺壓的國家。秦獻公去世之後,新上位的秦孝公對秦國的形勢,悲痛萬分。東邊的魏國通過變法,奪取秦國的河西之地。使得秦獻公死不瞑目。揹負國辱的秦孝公,立志一定洗刷恥辱,發憤圖強。秦孝公痛數四代秦國君主的不是,發佈了震驚戰國的求賢令。商鞅聞風而來,來到秦國面見秦孝公四次得到重用。秦國在明君能臣的治理下煥發生機,奪回了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一雪前恥。
秦惠王即位,秦惠王面對六國合縱的嚴峻局面,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派遣張儀瓦解合縱。丹陽、藍田兩次大敗楚軍。吞併西邊的巴國和蜀國,為之後的長平之戰立下基礎。
秦武王完成張儀未完成的遺願,攻下宜陽,直通三川(涇、渭、洛三條河流 ),兵臨周都。
秦昭王打垮楚國,借力打垮齊國,又通過長平之戰掏空趙國。從此六國單個國家再無國力對抗秦國。 秦孝文王繼位三天去世。
秦莊襄王滅周朝,將領土擴大到大梁,設置三川郡,佔領趙國三十多座城池,設置太原郡。
秦始皇,一統六國,設置三十六郡,完成了一統六國的霸業。
秦國自從秦孝公重用商鞅舉國變法開始,國力一天比一天強大。到了秦惠王時期,秦國的國力已經到了令山東列國恐懼的程度。山東列國不得已合縱,致使秦國十五年不敢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秦國的一統大業難上加難,直到秦昭王后期,秦國一統六國的局勢才逐步開始明朗。位於秦國西邊的趙國,也出現了一位如同秦孝公一樣的君主,奮力求強,不顧貴族的勸說,舉國變法。強大的國力使秦國不敢對其輕易動刀兵。可隨著這位君王的離世,趙國一天不如一天。
強國之君
趙武靈王,戰國時期難得一見的強國之君。趙武靈王年幼即位,等到自己能夠獨自處理政務之後,憂國憂民。時不時跑到邊境觀察趙國與鄰國之間的地勢,還在趙國東邊修築野臺,方便瞭望中山國和齊國的邊境。
常到趙國邊境查看的趙武靈王,對趙國所在的地勢,深感不安。北面是燕國,南面是魏國,西面是林胡、樓煩、秦國,東面是齊國、中山國。
中山國正處於趙國的內地,世世代代的趙君都對中山國束手無策。
力求強國的趙武靈王,覺得中原人的服裝不適合在馬上作戰,應當學習胡人的穿搭,方便馬上作戰,提高戰鬥力。
趙武靈王這個觀點一提出,在趙國貴族內部引起軒然大波。中原貴族自古以來都鄙視外族,現在趙武靈王下令學習外族的穿搭,引起貴族的強力反彈。
趙國貴族的領頭人物公子成,直接稱病不上朝。趙武靈王派人去勸公子成,公子成無動於衷。直到趙武靈王親自去勸公子成,將邊境的情況一一說道,又拉出鄗城之恥說一遍,公子成才心服口服地穿上胡服去上朝。
貴族之中依然有古板的人勸說趙武靈王廢除穿胡服的命令,趙武靈王不聽勸阻,執意執行。在代地和內地招募士兵穿上胡服練習騎射。
胡服騎射給趙國帶來了強大的戰鬥力,士兵騎上馬個個驍勇善戰。攻佔中山國數城,領土直達燕國邊境。趙武靈王二十七年,趙武靈王宣佈退位,將王位讓給年幼的兒子趙惠文王,自己稱為“主父”。
退位之後的趙武靈王,扮成使者進入秦國拜見秦昭王,視查秦昭王的為人,打算從雲中,九原一帶偷襲秦國。趙惠文王三年,趙武靈王領兵滅掉中山國,解除了趙國世世代代的心頭大患。趙惠文王四年,趙武靈王死於兒子的王位爭奪,一代梟雄,在沙丘宮餓死。
走上下坡
擁有趙武靈王打下強力基礎的趙惠文王在位期間,毫無進步,原地踏步。由於趙國胡服騎射驍勇善戰,西邊的強秦都對趙國忌憚三分。只敢和趙國打野戰,讓趙國的胡服騎射發揮不出太大作用。擁有廉頗、藺相如、趙奢等能人,輔佐的趙惠文王,安安穩穩地做了個守成之主。
戰國時期最為悲慘的一戰長平之戰,發生在趙惠文王之子趙孝成王時期。由於趙孝成王個人的貪心,導致了趙國四十多萬趙軍慘死長平,使趙國元氣大傷。經歷了長平之戰的趙孝成王后期較為開明,重用廉頗、虞卿等能臣,扶趙國大廈於將傾,保住了趙國。
趙悼襄王罷免了輔佐兩代趙王的廉頗,之後又重用李牧。而此時的秦國已經開始強勢崛起,對趙國連續發動戰爭,佔領了趙國三十多座城池。
到了趙幽繆王時期,趙國已經爛到了骨子裡。趙幽繆王聽信讒言,殺死了趙國最後一根救命稻草李牧,幾個月之後趙國滅亡。
總結
秦國出了一個秦孝公,舉國變法,不顧貴族勸阻,修改秦國法令,秦國迅速強大。之後六世秦王沒出一個昏君,每一位秦王都有兼併六國的野心。野心也是每一位秦王能夠勤於朝政的原因。
趙武靈王不顧貴族勸阻,執意穿胡服上朝,還命令貴族也要穿胡服。招募士兵穿胡服,練騎射。使趙國在平地上的作戰能力遠勝於他國。可趙武靈王去世之後,趙國一代不如一代。白白浪費了趙武靈王傾盡一生的心血,修築起來的趙國。
閱讀更多 永樂解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