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派水工到秦国修渠,是交好,还是别有用心?

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经过春秋时期的大淘汰和战国早中期的进一步博弈、筛选,到了战国末期,秦国的实力在“七雄”中大幅提升,而且一统天下的态势愈发明显。在其东面,与之紧紧毗邻的韩国却变得更加衰弱,特别是公元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荥阳为秦的三川郡后,韩国更加不堪一击,随时面临被秦并吞的危险。为了苟延残喘,也或许是想为本国多争取一点绝地反击的时间,公元前246年,貌似精明的韩桓惠王想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策略——派水工郑国入秦。

韩国派水工到秦国修渠,是交好,还是别有用心?

为何派水工入秦?肯定是帮助秦兴修水利。众所周知,郑国是韩国最著名的水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水利工程师,负责全国的水利工程和水患治理,而且在当时已经参与过治理过荥泽水患、整修鸿沟之渠等水利工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实际上,他的真实身份却是韩王派出的用来“疲秦”的“间谍”。因为当时生产力非常低下,如果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势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肯定会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会牵扯国家领导人的精力。另一方面,秦国的大部分土地在关中,那里土地贫瘠,且干旱少雨,帮其修建水利工程,无异于“投其所好”。或许韩桓惠王正是考虑到了这两点,所以信心满满,认为由水工郑国出马,绝对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韩国派水工到秦国修渠,是交好,还是别有用心?

时为秦王嬴政元年,当时的秦国除了南部富饶的巴蜀之地外,大部分国土均在今陕西关中地区,这里土地贫瘠,且干旱少雨,加之生产力落后,农业生产效率极低。要想在随后的一系列兼并战中取得胜利,强有力的粮草支撑必不可少,所以发展农田水利设施,想方设法提高粮食产量,是当时秦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郑国一行的到来,正中秦王下怀,秦王认为韩国一定是惧怕秦国,才采取此种办法来巴结、讨好秦国。所以很快采纳了郑国的建议,决定在泾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在秦王的大力倡导支持下,一场以韩国水工郑国为总工程师的水利工程建设大会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一贯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老秦人更是表现出了少有的热情,因为大家均希望通过这一工程来实现粮食丰产。就这样,在“上下一心”、“内外同心”的特殊氛围下,这一工程得以快速实施、顺利推进。

韩国派水工到秦国修渠,是交好,还是别有用心?

也许是工程出奇的顺利引起了秦王的怀疑,也或许是因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不久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汉书·沟洫志》中记载了郑国的一段话,即“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政听了之后,想了想,觉得也是这么个理儿。加之秦国当时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还比较低,在技术层面确实需要郑国这样的人才。权衡利弊之后,秦王赦免了郑国的罪过,但对工程质量提出明确的要求。所以郑国仍被重用,工程继续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工程终于全面竣工。

韩国派水工到秦国修渠,是交好,还是别有用心?

渠修成后,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状况。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舄(xì)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名曰郑国渠。”意思是说郑国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了土质肥力,农业收成大幅增加,原本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变得富庶起来,秦国由此更加强大,最后吞并各诸侯,一统天下。当时秦国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其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从中不难看出民众对水工郑国的感激之情。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来为这条渠命名,故称郑国渠。

韩国派水工到秦国修渠,是交好,还是别有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