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何风光不再?

李依舅


纵观大陆电视节目史,《百家讲坛》是一档绕不过去的节目,让文化类节目走进大众视野。《百家讲坛》首播于2001年,最为火热的时候是2008年那会儿于丹讲论语,易中天讲三国,吸引了大批观众坐在电视节前看这档文化节目,客观上促进了文化传播,很多电视台也跟进制作了相似的文化节目。之后又有康震,蒙曼,郦波一批高校教师通过这档节目火起来,成为大众文化明星。但这档节目的热度逐年下降,到目前虽然也在播出,但完全风光不再。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首先,媒体形式的变化,近十多年来,电视的收视率逐渐下降,观众的观看模式已经从电视逐渐转移到电脑,手机上,特别是近几年,手机技术的多重突破,在手机上看直播,看视频已经成为主流。

再有一点重要原因,是媒体内容制作形式的多样化,像各家视频网站制作的高质量文化类节目,像《圆桌派》《局面》等,包括央视近些年来接连出品了《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引起广泛讨论和高收视率的文化类节目,让文化类节目的主流发生了变化,像《百家讲坛》那种课堂式的节目形式已经显得陈旧。

关于《百家讲坛》,你觉得哪位讲得最好?欢迎在下方分享。


老李有刀


《百家讲坛》今日风光不再?一点都不夸张!看看咱们头条悟空问答版,有这么多的答题和几乎每个答题都是10万的阅读,你就知道全国人民对《百家讲坛》有多少爱恨交加了。

《百家讲坛》的轰动,其实是新世纪之初,国学渴求的一次爆发。但是,我们对这次爆发的理解太肤浅了,以为,听众都是凑热闹的,所以,有点“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味道,于是,讲坛上的主人,也就良莠不分了,于是,新的明星无法产生,对平庸的背书式的讲坛,老百姓当然不愿意付出自己宝贵时间消磨。

事实上,质量第一,这就是一个金的定律。对于《百家讲坛》这样的高层次讲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还是有很高期待的,因为,我们对国学的要求是有了很大提高的。

于丹的出现,是《百家讲坛》走向一蹶不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第一,于丹本人的学术水平,根本不符合《论语》这样内容。她基本就是现代人取代古代人,这是一个严重的学术学风问题,如果古代经典之作都可以任意解读,那怎么对得起起码的历史?孔夫子入党,这不会不是天大笑话吧?

问题不止于此,据说,有不少研究生集体抗议于丹的演讲。

但是,《百家讲坛》没有从这里面看出于丹问题,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信息,这是最要命的,所以,于丹《论语》完了之后,《百家讲坛》又为于丹推出一档《庄子》的演讲。

从《论语》到《庄子》虽然内容风格大不相同,但于丹的老调子没变呀?她那种中学生式的思维,还是中学生啊。再说了,短短一年半载,于丹有什么天大的本领再造一次自己面对经典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时代发生重大转移之交,谈论经典,其实是意义非常重大的,这基本意味着通过诠释经典,要达到新的思想的解放和统一。

中国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新世纪,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深化的新阶段,我们如何包容改革开放和传统精神,这需要有深刻的新思维。

举个例子来说,“忠孝”是我们传统深厚的一种精神支柱,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忠孝”还是有批判的。而进入新时代,我们对“忠孝”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一方面“忠孝”没有错,一方面,传统的“忠孝”与现代的法制理念还是有一定矛盾的,因此,我们肯定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忠孝”思想嘛。如果作为一个学者,你没有很高明的理论,这“忠孝”二字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

于丹的争议和失败,反映出《百家讲坛》不但在现代传媒时代没有什么敏锐的嗅觉,就是基本的传媒观念都有问题,所以,造成了观众对《百家讲坛》亲和力和学术信誉的失望,因此,《百家讲坛》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衰落的格局。

我们在这里说于丹,不是对于丹个人有什么意见和不满,而是对于丹的学术深度和学术沟通方式非常不满。

在历史文化学术方面,我们如何“古为今用”能不能“古为今用”,这基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历朝历代,都有研究历史,鉴古知今,为现实汲取历史经验的传统。

问题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精神层面的交流。比如说,孔子再伟大,不会万能到把今天的深刻矛盾都给解决了吧?但是,我们听一些学者的那意思,好像孔子就是当代导师了,你以为中国人都跟你一样浅薄啊?

《百家讲坛》也有一些观众朋友满意的老师,例如王立群,易中天,蒙曼,郦波等,这些学者,主要是以学术朴实,亲和沟通见长。所以,广大观众朋友是满意的。

我们当然高兴看到这样的学者多一些,观众的满意度,或许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吧?

但是《百家讲坛》的致命弱点,还是传媒技术有问题,包括学术的平庸化,这是最难以改变的。

例如,有的学者对资料没有什么新的研究,有的学者对历史人物过分偏爱,这都会影响学风。

例如,讲唐玄宗的,无不提到开元盛世的一个标志之一,就是养了多少匹马。但他们都引用的是开元十三年的老账,四十三万这个数据。其实开元十五年,唐玄宗就下了一个进口大单,大约计划每年引进突厥十万匹马。而天宝三十年,仅陇右监牧使一个养马基地就有三十三万多匹马!而唐代有大型牧马基地八个!

唐玄宗时代,历史没有具体的记录最高有多少匹马,只有唐高宗麟德年七十万匹马的一个最高记录。但我们从理论上保守估计,唐玄宗时代最高的养马规模,也会有八十万匹马的!

我真不明白,学者那么多,怎么就没有一个,为唐玄宗算算这笔账的人呢?

至于没有深度的,我就不多说了。例如有一个讲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他在说到王国维著名的“人生三境界”的时候,引用了王国维自己的话说:王国维自己说,我对古人的理解,古人肯定不满意,这只是我的理解。

知道王国维这句话有多厉害吗?我就等着,我们的老师解释解释,王国维这句话。但是,老师没话了!

嘿,这么大的学问,他不做了?你说你这个学者在干嘛?

王国维之所以说,我不能代表古人,就是说,欣赏别人的作品,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但是千万不要把你的意见强加于古人。这不但是学者的一种风度,更是对诗歌研究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啊。

知道,怎样继承文化遗产吗?绝对应该是接着古人没有说完的继续说啊。

因为我们有一个“诗无达诂”的美学传统。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诗无达诂”甚至乱诂,而我们乱诂的情况,从历史到哲学,以至于文学太司空见惯了。王国维说自己的意见不能强加于古人,正是一种不“乱诂”的深刻美学思想,这值得我们思考,是不是?

如果《百家讲坛》还没有新举措,退出历史舞台是迟早的事情。


千千千里马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堪称造星机器的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大约是在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开始。

《百家》火了,随后的孔庆东、于丹、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袁腾飞、蒙曼、马未都都成了红极一时的文化明星,各大媒体重点关注。

当年火爆的收视率带动全社会的国学热。孔庆东曾有一句夸赞《百家》的话:“《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足以说明节目的精彩程度与受众率,而如今的百家讲坛面临着收视率下滑的窘境,一时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何风光不再?经过分析,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思维方式局限,导致后劲不足。

《百家讲坛》其实是时代背景的产物,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进入21世纪,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之后。

开始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对知识的渴求越发浓烈,都想能够多了解一些知识,于是在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的时候,《百家讲坛》诞生了。


对于刚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而言,《百家讲坛》创办者们认为,用一些肤浅的知识就足以糊弄了,所以对讲坛上主讲人的层次没有过高的要求,资历水平也参差不齐。

狭隘的思维方式,限制了长远发展。

随着国人知识水平的与日俱增,对百家讲坛感兴趣的大众,欣赏层次与水平也日渐提升!

现在别说是大学生,有些初中生、高中生都是对历史国学有一定基础的,有些对《论语》的理解比于丹还深刻,有些对武侠小说的理解比孔庆东还透彻……

所以,大家都想听点真才实学的、比自己所掌握更广阔的知识。

在北大曾发生过这样令人尴尬的一幕:

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曾被誉为“学术超女”的于丹,在北大百年大讲堂分享昆曲感受时,被北大学生们轰下台。

当时于丹还没上台,台下学生观众便高呼“滚下去,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最终尴尬地以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收场。

现场的北大学生普遍认为,于丹穿着不得体,没有资格与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一起做点评。并且,近年来于丹娱乐化太严重,学术“假大空”,为人做作。

还有人对北大学子大加赞赏,说“于丹等一些肤浅人士的成名,昭示着一个‘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时代;而于丹被轰下台,是终结这个鱼目混珠时代的开始。

在野草丛生的地方,庄稼便不能很好的生长;愚昧高居台上,真正的思想和就得不到的弘扬。赞赏北大学子的正确举动!”

这一事件的发生,及带给大众的强烈反响,比较明显的暴露了这一现象。

二、讲师资历较浅,解析浮于表面。

在《百家讲坛》的众多讲师中,沽名钓誉之辈很多。

如于丹教授曾讲过《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心得》、《于丹感悟》等篇目。

在国学专家们的眼中于丹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也没有读懂《庄子》;在大众眼里,她的讲解都是在照本宣科,仍停留在中学文言文翻译阶段。

不过,也不能说一点水平没有,前期还真有干货,出名之后就没心思搞学术,加之于丹本身就不是学历史的。

所以讲的多了,自然错误就越多,从在百家讲坛的火热到在北大被轰下台,足以说明这一点。

于丹思想已经不在适合现在的社会了,她为大众灌输的心灵鸡汤如一碗心灵砒霜,早已过时了。

百家讲坛的目的是为了科普,不是专业性极强的节目。就像易中天本身不是史学的,却来讲三国,讲两汉。

所以很多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都要靠宣讲人自己来判别。有些人喜欢夹杂私货,有些人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很容易造成鱼龙混杂的情况。

还有许多这样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

给人们造成学术研究不严谨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不喜欢这个节目了。

三、形式过于单一,产生审美疲劳。

当初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火起来,靠的是新颖的专家评书的形式,一人、一桌、一个话题就能展开。

所讲授的内容也无非是大学课堂里的知识和搞笑的评论,等于给了平民大众一个近距离接触教授专家的机会,因此受到热捧!



但几年下来,《百家讲坛》还是固守陈规,仍然大家熟悉的文史话题,依然是老套的形式,学院派的气息已经附在讲师身上,很难甩掉!

而与此同时,逻辑思维、晓说、老梁讲故事等自媒体全面兴起,加之观众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总喜欢新鲜刺激的,所以墨守成规的《百家讲坛》自然就走向衰退了。

大约从2009年开始,《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下降,但最近趋于平稳,处于不高也不低的状态。

一档电视节目如果不及时更新思想观念、随时改变创办思路,那么走向没落也属于正常规律。

如快男快女、《中国好声音》、《综艺大观》、《周末喜相逢》等曾经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都会过时,更不用说传播历史、国学的文化节目了。

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思路,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大众需求的电视栏目,才会经久不衰。


有书博物馆


如果你知道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名字,而你又不是学者,那么你肯定多少看过一点《百家讲坛》。话说当年百家讲坛也是真红火,捧红了一大批电视学术明星,带动了全民读史的热潮,这些学者的书、光盘一时之间炙手可热,赚得盆满钵满。但大概从2009年左右,《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下降,最近趋于平稳,是人们都看腻了吗?也不全是。



在2015年左右于赓哲老师的微博上澄清了百家讲坛收视率跌入谷底的谣言,当年平均收视率在0.2左右。根本没淘汰的可能,现在录制计划已经拍到明年了,不高但也不低。整体来看确实风光不再了,要知道这个节目最火的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保持央视10套收视率第一,造就了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学术明星,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文化事件。


搬搬手指头,易中天、于丹、郦波、王立群、蒙曼等一大批学术明星都直接受益于《百家讲坛》的收视红利,但这种专家清口相声式的宣讲在媒介较为单一的时期还可以占得头筹,但如今却大不一样。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文章、悟空问答、梨视频动历史等大量自媒体平台活跃在网络世界,历史知识的获取、传播更为廉价,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传统的宣教和政治史、军事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口味。大家确实是审美疲劳,听腻歪了。



从2013年前后国内多家出版机构集中引进了大批海外优秀的历史科普类作品,点燃了非虚构社科、历史作品的新时代。一时之间《纵乐的困惑》、《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中国史》、《维梅尔的帽子》、《天国之秋》、《奥斯维辛:一部历史》、《人类简史》、《耶路撒冷三千年》等书强劲盘踞新书畅销榜和预售榜单。这些国外汉学家、记者、传记作者为主体的写作群体的特色是语言平和易懂,文笔流畅,视角独特新颖,一时之间拥趸甚多。


目前国内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后浪出版的“汗青堂”系列;理想国系列;中信出版社的欧洲史、世界现代史系列、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都不断花样翻新,更新刺激了国内优秀历史读物的翻译引介。在此基础上,部分读者的口味提高了,素养提升了,以往的快餐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这些作品因为其装帧精美、内容优质、活动策划细致而广受好评,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电视+签字售书模式。


更为影响深远的则是2016年以来的知识付费浪潮的兴起,许多平台推出了有声书,解放人们的眼睛,同时也打造了很多名家历史课。这些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加个人化,服务周到,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工作节奏和学习习惯。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百家讲坛》后期发展过程中思路的走偏,为通俗而通俗,甚至不惜歪曲史实,罔顾细节,割裂了严肃学术研究的基础,弱化了人们对其信任。(代表事件是北大学生对于丹的排斥。)


1、https://www.so.com/s?ie=utf-8&class="lazy" data-original=360chrome_toolbar_search&q=%E7%99%BE%E5%AE%B6%E8%AE%B2%E5%9D%9B%E6%94%B6%E8%A7%86%E7%8E%87%E4%B8%8B%E9%99%8D

2、百家讲坛节目介绍

3、http://sh.qihoo.com/pc/968257af4d7750533


历史研习社


1、审美疲劳。


《百家讲坛》学者说来说去还是那些人,新人难以出现,形式多年不变,再加上全国各地类似节目一窝蜂竞相模仿,时间久了,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2、质量下降。

一些所谓的专家讲历史的时候掺入自身不正当的情感。还有引史不当,胡诌现象。总之,质量下降了,人民也不如当年好骗了。

3、节奏太慢。

有些事件在网上查资料一口气看完要痛快得多。这也是中国人知识水平提高的表现,大家的知识水平都提高了,就觉得听着没意思了,因为大家都懂,而且甚至大家都可以上台去讲了。


小城里的那些事


一提到《百家讲坛》,就觉得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不再风光是大势所趋,市场规律所致。我从4个角度分析一下:

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自媒体兴起,传统媒体影响力下降。不要说是一个电视节目了,整个央视的收视率都在下降。以前央视打广告需要各种竞拍才可以。审核苛刻到极致。而近几年,央视和各大卫视都是去拉广告。有的央视频道,特别是卫视都是经营不善,不是政府的扶持,估计早关门倒闭啦。


第二:
国学竞争的异常激烈。随着直播平台,线上教育的快速发展。很多资深国学人士,无需借助电视媒体,而是通过直播平台传播国学。而这种传播方式自由性大,同时还可以和粉丝随时互动,社交属性非常强。所以,社交平台上把国学和各行各业有机结合起来。更有粘性。而百家讲坛,几乎全程无互动,就像学校的老师授课一样。非常机械。
第三:百家讲坛的工作人员,不能与时俱进,节目上创新力度小。不能把握市场,或者是观众的人性特点,只是按照自己的观念在运行。很多节目竟然没有接入直播。让人无法理解。观众审美疲劳加重。他们只注重讲的内容,而不是真正思考内容的应用传播。


第四:“国学”是越来越热。没有因为“百家讲坛”的退热而降低。看来市场就是那么的现实无情。那么你做的再好,如不适合粉丝的胃口,只能无情被抛弃。不是讲坛的讲师们授课内容不好,而是忽略了用户需求。

总之,不顺应时代潮流的,只能退去。英雄也一样。我相信“国学”会永远的热下去。而离开的是守旧的人。


自哲学





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是东北总叨叨。

总叨叨认为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风光不再主要有以下原因:

1、节目形式单一,缺少创新。百家讲坛采用的是主讲嘉宾站讲台的方式,向观众讲诉事先安排好的内容。





经过几年的持续播出,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不买账了,观众流失了,收视率下来了,播这个电视台不赚钱了,自然就没有积极性继续推出节目了。


2、由于社会发展的节奏加快,人们的心态空前的急躁浮躁,快餐话的短视频,热热闹闹的,形式多样的娱乐类节目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大家对百家讲坛这样偏向于严肃性的节目失去了关注兴趣。


3、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了,使得这些从事文化教育教学的专家学者的待遇普遍提高,许多人已经不屑于抛头露面去挣那几斗米。

4、近年来,新兴媒体发展迅猛,传统媒体受到冲击不小。许多知名文化学者,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开通了自己网上的传播平台,带来的收益恐怕早就超过了上传统电视台节目给的劳务费。





通过以上分析,总叨叨认为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之所以风光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原因和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主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总叨叨


我接触百家讲坛,正好是易中天、于丹主讲期间,那也正是《百家讲坛》风光最盛的时候。



虽然现在易中天、于丹的争议很大,尤其于丹,有人说她讲的是心灵鸡汤。但实事求是的讲,对于一档面向全国观众的电视节目而言,于丹教授讲的内容没毛病,对于普及《论语》和《庄子》是有功的。

记得我当时正在上中学,为此还买了于丹、易中天的书,看完了还不过瘾,进而去读了《论语》《庄子》的原文。从这个意义来讲,他们给了我传统文化上的启蒙。



至于易中天教授,他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更是诙谐幽默,极富个人特色。他是目前为止,我所见到的唯一一个能把学术性文献当单口相声讲的学者。后来我差不多读了他写的所有书,不仅包括《百家讲坛》的内容,还有他写的《闲话中国人》、《读城记》等,获益匪浅。

那这档节目为什么风光不在呢?

从节目本身来看,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是易中天这样的明星学者,并不是常常能有的。大学里不乏博学之士,但能把课讲生动的还真不好找,尤其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如果节目讲的乏味,观众就不会买帐。后面的郦波、钱文忠、蒙曼等人,讲课艺术最多持平于丹,不如易中天远甚。



其次,节目格局越做越小。最初《百家讲坛》定位确实是要“百家争鸣”的,请的学者不仅有文史方面的,还有自然科学领域的。比如杨振宁先生就曾在《百家讲坛》做过科普。后来,节目主要集中在文史方面,再后来缩小到所谓的传统文化,国学上来,节目方向越做越窄。而且,请的专家也越来越不成气候,最初都是周汝昌、叶嘉莹这样的巨擘,渐渐的就成了谁都能上,涉及到学术问题,根本压不住场子…

除了节目本身的原因,时代变了,类似的节目增多,并且网络媒体的兴起,这些都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比如一个老梁就分去了《百家讲坛》不少的流量。



不管怎样,《百家讲坛》是档不错的节目,丰富了我的中学时代。现在我偶尔还会关注一下,就像看望老朋友一样,别是一番滋味。


上庠


百家讲坛里 佩服的就两个 钱文忠教授 易中天老师

其余 像于丹 孔庆东…我也是服了 那水平也敢上去大放厥词!

于丹 就不说了 照书念 初中古文翻译系列 没什么好说的。

孔庆东老师就比较有意思,讲武侠 讲金庸,还抬高到中西方小说文化对比的高度,很飘! 不过后来 他说 百家讲坛是他捧红的 我就真的惊掉了!

从于丹 孔庆东之后 百家讲坛开始没落

钱文忠教授 玄奘西行 三字经 横空出世 倒是挽救了一下,然而 后面请来的人 完全不能看!

后来那些人 不是故弄玄虚 就是地域攻击!

什么南方人北方人差距 北方人爱吃面 作为南方人受不了…都不知道这个所谓额教授 知不知道中国最好的大米是 北方东三省的!

还有郝万山…那中医水平真的是渣啊,按照他讲的中医 那真的是把中医推到宗教 神学的高度 根本不是治病 而是编故事…

就这些水平的人,你百家讲坛偶尔来一个两个也无所谓,次次都是这种水平的人!你们谁受得了?

这样不没落,没天理!

对百家讲坛感兴趣的 都不是层次低的! 哪怕有些是初中生 高中生 都是对历史国学有一定基础的,有些对武侠小说的理解甚至比孔庆东还厉害…我们想听点真才实学的东西,结果找来的人还不如我们,如何不没落?


天启云端


《百家讲坛》最火的那两年我刚上高中,算是一个忠实粉丝。对于那时的我而言,《百家讲坛》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史的大门,扩展了知识面,尤其是于丹和易中天,一个让我学会了说话的技巧,一个让我走近了美学、李泽厚、钱穆、吕思勉、邓晓芒、樊树志。后来到了北京上大学,还参加过一年《百家讲坛》的录制,亲眼见过了易中天、钱文忠、袁腾飞、蒙曼、王立群、阎崇年、康震、鲍鹏山、马未都、郦波,也在2009年春节特别节目里以观众发言的形式露过一分钟的脸。从大二开始,对于《百家讲坛》就不再怎么关注了,对于几位主讲人也有了新的思考和评价。

《百家讲坛》的崛起与没落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最初的《百家》请的都是周汝昌、叶嘉莹、杨振宁这样的大家,在大学礼堂里开讲,讲的都是各个学科的严肃学术,收视率自然不会太好。后来《百家》做出了调整,定位“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用专门的录影棚打造一人、一桌、一课堂的录制方式,专攻古代文史内容,授课内容强调故事性和普及型,在起伏悬念的情节中插入少量评论。这是一种类评书的模式,最符合大众的审美和接受能力。参与录制的那一年,我看到影棚里最多的观众就是老年人,带着保温杯一坐坐一天,全当听书,听腻了直接在座位上打个盹儿,有时一直睡到那句“请看下集”时才醒过来。

大约是在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开始,《百家》火了,随后的孔庆东、于丹、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袁腾飞、蒙曼、马未都都成了红极一时的文化明星,各大媒体重点关注。孔庆东曾有一句夸赞《百家》的话:“《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不仅概括了这一节目彼时的精彩,也点明了节目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

正因此,《百家》讲坛的走红也引来了不少批评和质疑。私以为,那些敌视大众传媒形式、拒绝文化走向大众的学院派声音实在没多少意义,指出各种学术硬伤的严肃批评倒确有重要价值。

如日中天的《百家》讲坛显然对这些声音没太当回事,也没能力当回事,毕竟节目组无力给学术水平把关。更要命的是,从那以后讲课模式和选题就再没有做出太大调整。从讲课模式来说,类评书形式对主讲人的依赖性很高,语气语调、节奏表情、故事编排,甚至气质和风格都有极大限定。所以自从最火的那几位渐渐退出之后,就再也没有哪位主讲人脱颖而出了。从选题来说,翻来覆去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国明清、史记论语,又都浮于浅层化通俗解读,听得多了自然会腻。当综艺崛起、网络夺位时,《百家》自然就风光难再了。

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大众总是喜欢新鲜刺激的,一档老节目的没落属于正常规律,连快男快女、《中国好声音》这种综艺节目都会过时,更不用说一个文化节目了。所以就此说观众水平提高了、文化鉴赏力提高了,我是不以为然的,不信看看如今流行的那些知识付费,难道不就是另一种《百家讲坛》吗?甚至还不如《百家讲坛》,毕竟百家主讲人都是学校里正经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