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于丹了,从热捧到抛弃经历了什么?

翩翩起舞讲算法


自己不知道咋评论,不过曾经听过著名评论人老梁曾谈起于丹的百家讲坛,一脸的不屑和鄙视。



他称:于丹这种讲座的方式,其实是借着经典复读,对人进行心理按摩。什么叫做心理按摩呢?说白了就是“灌迷魂汤”!



为什么这么说呢?老梁先分析了于丹这个人,她在北师大研究传媒,非常有心得,她了解观众想听什么。她也更了解这个社会,所谓的主流欣赏什么,也就是于丹的上级喜欢听什么。人家说话讲究深入浅出,而于丹恰恰相反,她喜欢把浅白的东西一定要讲成深奥的。 老梁更是直接指出:于丹说的每一句话都正确,但都是正确的废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于丹解读的《论语》,如果孔子还活着,恐怕都得给于丹鞠躬,我都没想到这个意思??你们觉得老梁评价的对吗?


鱼鱼汽车


前几天路过河南信阳,看到一个楼盘的大幅广告,宣传的点就是“于丹要来了”,这还算事给也主的福利呢。于丹可能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已经“被抛弃了”,但是,她也许正在走近三四线小城市,大把地捞着出场费呢。

其实,大把捞出场费,可能正是于丹逐渐被抛弃的原因。她2005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走红,甚至嫌弃了全国性的读《论语》的热潮。当时,于丹只是北师大一个副教授,她最初是在文学院,但是很难达到文学院的学术要求,就到了北师大艺术学院,她的学问不行,但是课讲得很好。她最开始是在央视节目组帮忙,结果大家说,于老师,要不您试试吧——她就那么火了。

于丹的走红,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中国经济经过90年代迅猛的发展,社会对“文化”的渴求空前强烈,央视嗅到了这种需求,打造《百家讲坛》,易中天讲三国,火得一塌糊涂。于丹上去讲,也是火;再换一个阎崇年讲清史,照样火。

应该说,于丹是非常聪明的。她趁着节目的火爆,把自己讲《论语》的书卖了几百万册,赚了很多钱。她到各地演讲,出场费都是几十万。这完全是名气带来的财富,所谓的“眼球效应”,而缺乏真正的学术根基。她知道自己成为了一个明星,而不是大师,她就是要利用明星的身份来变现,来挣钱,毫无疑问,她一度非常成功,很多地方想请她都请不到。

于丹没落的种子也就在那个时候种下,她没有去发展自己的学术能力,而是吃老本,不断地“复制自己”。文化明星也换代很快,百家讲坛早就没人看了,现在是各种《最强大脑》或者“见字如面”之类的,于丹那种鸡汤式的解读慢慢过时了,真正感兴趣的,需要更深入的引导,而不感兴趣的,则被别的花样所吸引。

于丹在讲坛上被轰走,好像是在一个大学的讲座,对大学生来说,她讲的东西显得过于肤浅了。但是,这种遭遇也告诉了她自己本抛弃的现实,所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去三四线城市走穴上,毕竟,流行文化要到三四线城市,还需要一个阶段。


张丰


大家不喜欢于丹,有一个比较轰动的事件。2012年11月,在北大的一场昆曲演出上,于丹被主办方邀请上台讲话,被当场“轰下台”。

这距离于丹2008受邀到北大讲国学500人教师座无虚席,楼道都挤满人的盛况天差地别。 需要澄清的一点是,领头轰于丹下台的有可能不是北大的学生,因为当时的演出是一场对外的商演,并不是学校的闭门演出。但是从2006年于丹讲《论语》迅速成为“知识明星”到6年后遭到人们的嫌弃,6年间发生了什么?



之前于丹在央视讲昆曲《游园惊梦》的时候,涉及到《邯郸记》的卢生,当时将“陕州”解释为现在的陕西。然而这是错误的,并且被观众发现,在央视媒体“不懂装懂”让戏迷们不接受。

于丹讲《论语》,讲《古诗词》,都会做一定的美化,同时灌输一些“接受论”,渐渐的人们就发现于丹其实是在给大家喂“心灵鸡汤”。引起群愤的是,面对雾霾,于丹告诉大家关上窗子、打开空气净化器,实在不行就启动精神防护,别让雾霾进入心里。这点言论,确实没法让人信服,鸡汤变成了“毒鸡汤”。

“被轰事件”后,不少人爆出于丹对属下极其严苛,对于抑郁痛苦的女弟子冷酷无情等等。对于此类现象也有耳闻,此前,一个同行因为因为一篇采访没有让于丹满意,于是被她找了领导。

所以,于丹从红到黑也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提醒,一方面,大众的文化认识在不断提高,辨别力越来越高;一方面,“人格修饰”“知识包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不止看戏


于丹,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也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女学者,是前互联网时代的电视文化塑造的学术明星,更是一位极具争议的话题人物。

于丹女士功利心太强

于丹在大学的博士所学就是影视传媒相关的专业,学以致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后就开始积极参与各类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身电视文化一线。不过,她的本科学校一直是未解之谜,虽然有确凿证据考证她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但是本人面对这个问题一直是云山雾罩,不予正面承认。

她与央视关系密切,参与了大量的央视节目的策划、撰稿工作,包括《在共和国史册上》《太阳照常升起》《香港沧桑》等专题纪录片,也是《正大综艺》等节目撰稿人,还是教科文频道顾问,还曾经参与策划过我国2001年申奥的纪录片。

如此高的起点,可能跟家庭出身有关。她的父亲于廉是一位老革命,曾经做过万里同志的秘书,退休前是中华书局副总经理——这也是她的书都能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主要原因吧。

从学者到明星,于丹终于成名了

同罗振宇一样,熟谙电视文化的传播逻辑,耐不住幕后的寂寞,开始走到台前。那就是在2006年国庆期间,已经捧红了“品三国”的易中天并且找到了收视法宝的《百家讲坛》,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的讲座,性感大于知性、鸡汤多于哲学的学术明星于丹华丽出世。

市民文化消费剧增的时代背景,国庆七天的文化需求,易中天的探路打底,一口缓释压力的鸡汤话,把准了电视时代传播要诀的于丹,想不红也难。

从此以后,于丹彻底成为一线明星,不用再深扎后台苦哈哈的写策划案、撰演播稿,出席各类活动、为官员商人做培训,登堂入室,俨然社会名宿。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在于丹面前,都能《读者》《青年文摘》一般的温馨小故事让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当然,中间也有过跟人交换名片拨号过去是空号、穿着性感脚踩恨天高在北大被群嘘下台等等糗事。但这也无伤大雅,因为主流文化认可,手握话语权的于明星,不在乎。

于丹是怎么落寞的?

12年过去了,于丹女士的热度似乎已经大不如前,所以有了题主的问题。具体来看,于丹的落寞有这么几个原因:

传播环境的变化。电视文化是流行文化,很多现象都是速生速朽的。于丹作为电视捧起来的明星,不可能永远踩中观众的需求。更主要的是,2010年以后,移动互联网异军突起,社交媒体极度发达,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传播媒介上,造星速度更快,于丹传播的过于大众的内容,在细分化的鸡汤市场中,容易失焦,早晚会让大众失去兴趣。而且,12年时间,市场受众兴趣在变,主要人群也在迭代。比如没有像周小平一样,抓住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浪潮,在自媒体平台大放恶心人光彩。

个人学识的短板。于丹所讲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通俗的不能再通俗的小故事,很多是明显违背常识的,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2006年,网民数量不过一亿,信息获取远没有今日方便。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还可以忽悠一下。比如,微博上她发布的张大千家在刮大风的时候反其道行之开窗户的故事,就明显违背常识并且编造名人故事,引起群嘲也就不意外了。这么多年,于丹的学术研究没有大的进步(感兴趣的可以去学校官网查查她做的课题,基本是都是同题多次写报告,我也曾在“如何评价于丹这个人?”中详细阐述过,感兴趣的可以去搜搜看,不做赘述)。她从孔子一直讲到庄子、老子,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片儿汤话,离原著精神万里之遥。个人学识也没有变化,故步自封,容易被时代抛弃。

个人涵养的问题。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讲述古典文化传播所谓大爱的女性学者,在不少公众场合经常被人质疑为缺少修养。前面提到的在北大被群嘘、跟人交换名片的事情,都透露了这个细节。一次两次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在公众媒体的发酵下,很容易成为个人负面形象。公众人物连基本的道德都演不出来,形象早晚得崩。

没能按照准宗教化手段包装自己。我的朋友@历史有妖气在回答中提到了于丹与南怀瑾的区别,南大师在获取了高度的市场认可以后,能够利用手中的政商资源,利用近似宗教化的手段将自己打造为一代宗师,并且能够回避他人如许卓云质疑的锋芒(“许先生,我们不一样的”)。在大陆的社会环境下,于丹不可能达到这个规模,当然,她也不一定有这个能力。


何殊我


看过于丹在《百家讲坛》的节目,也读过几本她写的书,总体感觉是:利用自己的专业研究优势,向不太懂这个领域的大众传播知识,有点“降维攻击”的意思。

本来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传播传统文化,利国利民,但她对所传播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不知是故意所为,还是她的水平如此,通俗过了头,矫情过了头,就变得很LOW了。

这种方式刚开始很通俗、很接地气,也容易被大众所认可和追捧,但随着时间的沉淀,大众发现,她讲的东西的价值,并没有什么卵用。

给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在书店看书,看到于丹讲唐诗宋词的一本书,同时又看到蒋勋读唐诗宋词的一本书,水平和境界,可以说高下立见,那次感受真的非常深刻。


书香贝贝


于丹是北师大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在2006年“十一”黄金期间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对《论语》连续作了七天的解读。我受其精彩的演讲影响,事后购买了《于丹全集》进行选读。

于丹老师对《论语》的解读,为何一开始受到热棒呢?原因是由于孔子圣人在中华民族文化里,其身份曾经几起几落。因此,经历了太多的变故后,现在重新将他推上国学的夫子位置,让全民去了解《论语》的内涵。再有作为于丹老师作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在当时受到热棒是再正常不过的。

于丹老师的口才和演讲水平从容大气,素养很好,又相当的淡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首播的传媒是央视,对全国人民心中这个宣传大讲堂具有无比的信任和正能量的宣讲,怎能不叫广大的百姓拥护叫好呢?而且,我们谁没子女,将子女导向做个高尚之人,谁人不想?这就是当初于丹老师当时受热棒的主要原因。



为何从热棒至抛弃呢,从媒体上得知:她出国到伦敦撒野,三天换三酒店,如何之挑剔,说这是由于她在国内升起得太快,而使其性格飞扬跋扈起来,故自毁形象;又有说她的心灵鸡汤原来说了等于没说等等,更有甚者说她是感情骗子;再有近日在北大的百年大讲堂,主办方邀请其上台为昆曲演出完毕谈下感受,又遭受了同学们轰下台的“礼遇”。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如果一名著名的资深教授,由所谓的棒上“神坛”又被大众轰下,有其几点原因:


1.木秀于林,必被摧之,里面太多的东西就不展开一一而谈了;

2.若真象媒体报道,在成功后,拥有太多的优厚待遇,变得个性飞扬跋扈,而引至形象的自毁。(这观点本人有所保留)。因作为国学的传道者,她会出于言行一至的表现才更符合她高贵的身份 ,我也相信她会自律地表现很好的。

3.人到了一个极至的高峰,坐下过山车,也相当正常的,我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的。

答题完成,谢谢。


彩霞诗词对联集


有一个人其实跟于丹比较像,那就是南怀瑾。

曾经有个大学教授要跟他探讨一个学术问题,南怀瑾笑了笑,坦言:“咱们不是一个路子”(大意如此),直接拒绝学术圈。

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也是于丹欠缺的地方。

她最大的失误是,没有认清自己的路子,试图在学术圈也发发声,这就不好玩了,才会在北大得到嘘声一片。

于丹老师其实是个文化现象,“于丹”二字本身其实已经超越了个体,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于丹特别喜欢说的一个词语是“道不远人”,就是传统思想文化其实与现代人并不遥远。

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其实和孔子、王阳明、曾国藩的思想都是相一致的,都是强调道应该成为“日用”,反求诸己,而不是表面文章、咬文嚼字。

值得关注的是,于丹“火”起来,完全是因为一个栏目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这个节目,我在大学的时候也看,2001年就开始播,但一开始的定位是比较专业学术的,比较阳春白雪,记得好多是考古、文博之类的,很难通俗化,即使是《聊斋》这样可以通俗化的选题,邀请的也是马瑞芳教授,当然,马教授在学术界是很专业的老教授,但是,这类教授往往是按照给科班大学生讲课的套路来讲,即使尽量讲得深入浅出一点,也是按照大学的通识课堂的标准来讲的。

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而是电视的受众人群决定的,所以百家讲坛一直不温不火。

直到200610月,于丹出现了,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

于老师跟其他老师不同之处在于她其实是“社会人”,长期在江湖摸爬滚打,人情世故谙熟,对心理学也下过功夫,比如她说的“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竞争,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其实说很得人生况味的。

再说她讲的内容,其实就是心灵鸡汤,但是这碗鸡汤不同于网络上的那种,而是于丹本人的包装便是最好的鸡汤。

最后,于丹老师逐渐淡出热点,其实也正常,毕竟走她的路子的人多了,学术明星更是层出不穷,鸡汤也需要换口味。



历史有妖气


似是而非之言

于丹之言,在当年让你看了之后立马感觉非常有道理,言论依旧可现在不是当年,当年空理(鸡汤)之言不像如今这样泛滥成灾,又趁着百家讲坛是在火的时候被推送台前,所以当时很多人觉得“饱受洗礼”就无不为此叫好了,故而就火了起来变成了所谓的“空理魔祖”。但是这番似是而非之言能经得住考验吗?现在答案已经非常明了。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礼记·学记》之篇阐述了学之道,也表述了一下为师之道。光用别人的观点来讲述毫无自己的真正见解是不能为师的,不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去讲述问题,怎么能为师?何况《论语》以也是孔子给每个不同学生讲述在当时不同的应对之道。而在于大师嘴里面孔子就成了现在也是无所不能的圣人了,不知于大师可有真正下过基层去调查沟通过多少民众?估计是没有吧?不然就不会只大唱这些毫无实际之用的言语了。



现在真正的需求

诸子百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当时的人本是实用之言,只是当时的人取适合自己的一瓢而已。而同样又是弱水三千,还是只取一瓢饮。在如今这个年代还是饮的必是对自己有用的那一瓢,就和你去店子里面喝汤一样,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结果喝到极其不适合你口味的,你会怎么办?当然是吐出来啊,如果整桌人都吐出来了,是不是就会找老板算账了?所以于大师之事就是如此,没有供给真正的需求,怎能不倒下。



但是论语还是要学,但是我们要学的是其本质之道,而不是于大师这番空理之道。我们要学的是怎么把《论语》变成今天之用,这个就不仅要对论语之本质了解,更要对如今这个社会也得了解。不然不为今天之实用,也还是空谈之理。


淡看天上月


于丹的讲课,迎合了社会的文化底线

在过去,文化软实力始终不为国内所关注,百家讲坛的兴起,正处在这个时期。它的好处是,终于开始关注文化,弊端是,这个时期仅仅属于关注文化的初级阶段。

于丹的《论语》,很有信口开河的样子。以前某个重点大学,一个本科生吐槽自己的老师们,强调自己就是喜欢于丹这样讲的简洁易懂的心灵鸡汤,笔者当年看到他(她)的博客时差点笑喷,个性是有,年轻气盛也有,就是文化功底没有。有时候我会猜测,这个人现在对自己当年的言论又是什么看法呢?而这个曾经的本科学生,未必不代表了当年的大众心理。

我读书的时候,有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一开始只看原文,觉得古人注释都不对,时间久了,才发现自己这个古代汉语的水平太差,自以为是的,后来可能有不少都发现是错的,而以为古人讲错的一些地方,反而是对的。当然,这不是说前人的注疏就没有错误。

于丹的讲课,就在于她加入了自己的生活心得,却忽略了古人讲话的本意。心灵鸡汤,于丹以后简直铺天盖地,什么东西一旦到处都是,就必然掉价。加上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会发现她讲错的地方原来比比皆是,读书靠自己的揣测,这能忍吗?想想大家平时的争论就知道了,更何况一个文化名人却漏洞百出?

于丹的没落,跟她的自大也不无关系,给中央领导讲课,她膨胀了,事实上,学术圈本就不认可她讲的东西。所以,李零专门针对于丹写了本《我读论语:丧家犬》。李零先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学者,因为我认同他的一个看法——《老子》这本书,很可能写成于战国中期,而不可能出现于孔子时代。这本书,当年的处境未必好过于丹太多,因为光是标题就打了训诂学专家的作者之脸,于丹不懂训诂倒是情有可原,但一个训诂学专家也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那怎么行?所以,学术问题,当年闹了两个人的笑话。李零的优点在于,他承认了自己曾经的不足和缺陷。后来的诸多专著,都是佳作。


肥嘟嘟的小不理


早在于丹刚红火那几年,布衣碰巧看了鲁豫有约采访她,看完之后就判断她火不了多久。

首先感觉她华而不实,故弄玄虚!

为什么呢?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她说话有个特点,一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东西,她非得云里雾里,天花乱坠的用十句话来讲。大量用重复的形容词堆砌,就像孔乙己说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那样故弄玄虚。就是简单问题复杂来说。



另外,大家可对比于丹走红前后的衣着打扮,就看看出于丹的肤浅及庸俗。她在百家讲坛刚播讲时,样子虽然一般,倒还算干净顺眼。后来在百家讲坛红了以后,可能是觉得身份不一样了,整个穿衣打扮天翻地覆,极尽性感时尚,辣味四溅,讲话时搔首弄姿,俨然国学大师自居,优越感十足。一个四十多岁讲传统文化知识的妇女非装扮得像娱乐圈的三流明星及年轻网红一样,其见识品味可见一斑。




现在再谈她的“心灵鸡汤”,于丹开头讲《论语》心得,火了之后,又接着讲《论语》感悟。人们说于丹的口才好,从一般人的眼光判断倒也没错,确实是滔滔不绝、天花乱坠,舌灿莲花,但是往往华而不实、言之无物,其实,他的口才境界不高,有一种“口匠”的感觉,两个字就是"卖弄"。这样水准的人,在女性里面多了去了,无非反应快些,堆砌辞藻、巧于修饰,却流于肤浅、不着实地,缺少真实价值。



但于丹的最大错误是,避长就短,不懂适可而止。

以她的水平,根本无法去解析论语,即使感悟论语,也勉为其难。她换一个话题,可能比现在保险,而且不可能受到如此质疑。如果于丹不冒充国学大师,去讲解那些艰涩难懂的经典文献,而去开设她更擅长的“演讲与口才”、“表演与主持”之类的课程,与其做一个名不副实、被人诟病的国学大师,不如成为造诣深厚、成就卓著的“表演艺术家”,更加实至名归、恰如其分。

像现在这样除了获得短暂的名利,以后会越来越臭,处于尴尬之境。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她还来不及捂热"国学大师"这一顶帽子,就顷刻被赶下了神坛,可谓是昙花一现。

另外,于丹的中文古文底子较差。她讲的所谓《论语》感坛悟,更是败笔;其实无论是心得还是感悟,其实就是新瓶装老酒,一路的货色。也许她想锦上添花,但恰恰相反,实属狗尾续貂,如果我们把论语心得视为“貂”的话。 她是搞策划的,这样的策划简直可笑,心得、感悟有什么区别吗?

给人感觉前面还没讲过瘾,但又不好意思说我接着讲,因此起了这样一个换汤不换药的名字,而且内容又和前面毫无二致!





有时候你不得不感叹,很多中国人的人文素质、知识水平、鉴别能力确实很低,而且“心灵鸡汤”配上“于丹式忽悠”,就像电视广告中的虚假美容、减肥产品类的东西,外表的华丽顷刻间灌倒大批不成熟的“消费者”,要不了多久,她们就会发现上当了,就如先前买的那些虚假产品,对她们要么没有伤害也没用处,要么还起了副作用。



于丹其实她讲的不是《论语》,而是讲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政治宣传,迎合某某时代的道德治国的论调,而《论语》只是载体而已。当然,她也可以讲《诗经》、也可以讲《大学》,不过或许《论语》更广为人知、也或许内容更口语化、更容易找到曲意迎合其主旨的内容。所以,千万不能将其看作一个学术现象,顶多是一个政治学术的投机者、或许也可以称作高校学术心态的一个典型代表,甚至可以说她是学术沦落的成功获益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