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为什么上不了《百家讲坛》?

手机用户59081019400


  

  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部分来谈。

  第一,高晓松开讲《晓松奇谈》《晓说》时,《百家讲坛》情形如何?

  《百家讲坛》自从2001年开播以来邀请了不少著名学者,对于历史、文化做过许多非常精彩的评述,一度风行全国。

  不过,《百家讲坛》之所以会风行天下,除了一些学者诸如易中天、阎崇年、于丹等人学识渊博,讲述精湛外,还与当时时代的大环境有关。

  那时候电视节目在人们的生活中还占有重要地位。以通俗的方式解说历史,也让普通百姓了解到,历史原来可以这么讲,历史原来并非很枯燥。百家讲坛可以说,让历史走入了老百姓生活。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电视受到互联网的猛烈冲击,许多人更爱上网看节目,网上的节目比电视台的节目更加自由,更加五光十色。

  而《百家讲坛》在制作出一批精良节目后,节目质量也明显下降,不知不觉间已经从大众的视线中淡出。

  在最近三五年,还有人再看《百家讲坛》吗?

  肯定还有人再看,但是,观看的人数必然大不如前,《百家讲坛》的号召力也根本不能和当年易中天讲三国时期相比。

  第二,高晓松有没有资格上《百家讲坛》?

  当然有资格!

  《百家讲坛》中邀请的,本来就是一些学术界思想比较开通的,有自己观点的年轻学者。虽然易中天开讲时已经不年轻,但是他的一些风趣的语言,个性的观点,还是遭到了许多老学者的批判。

  当年很多人都在批评易中天是学术超男,说他做节目是不务正业,是坐不住冷板凳。一晃多年再看,这些批评都很可笑。

  历史本来就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严肃的,写给极少数专家学者看;一种是通俗的,写给老百姓看。

  严肃历史有它的意义,通俗历史也有它的意义。

  高晓松在《晓说》《晓松奇谈》中展现的,是一个对社会,对历史有着独立见解,个性张扬的知识分子。他说的未必都正确,或许是一家之言,但都是他经过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

  高晓松的历史底子当然与那些老教授不能比,可是,老教授能与他一样将历史讲得通俗易懂,讲得大家在哈哈大笑时,还有所得吗?恐怕也不能。

  将《晓说》与《百家讲坛》相比,《晓说》也是别具一格。


叶之秋


众所周知,《百家讲坛》央视科教频道的一档讲座式栏目。栏目选材广泛,曾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

先看看能站到《百家讲坛》上的都是什么人。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话论语,王立群读史记,刘心武将红楼梦,马末都将收藏、纪连海将明清,袁腾飞讲两宋……可以说,这些人都是在自己研究的相关文化领域拥有绝对学术权威的专家和教授。

而和以上这些人物对比,高晓松则像个杂家。尽管他对历史、影视、音乐、人物等方面均由涉猎,而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点评,但估计除了音乐外,但对于其它都难说有更加学术级别的深入研究和掌握。

另外,和突出学术性和严肃性的《百家讲坛》相比,高晓松的《晓松说》也只是一个脱口秀节目。节目中,高晓松尽管展现了他知识渊博的一面,但其诙谐幽默洒脱的风格更多的也是为了取悦观众。

一句话,能上《百家讲坛》的绝对都是专家,有深度。而高晓松顶多是个杂家,只有广度!




文娱老炮


一方面节目风格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自身条件限制。

节目风格方面,百家讲坛属于节奏巨慢,而且异常沉闷的半学术半娱乐节目,虽然比正式的专家讲座基调轻松,但还是完全不同于大众娱乐节目,不是你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备好稿子交领导审核然后录制剪辑。这种节目高晓松做不了,他的风格和梁宏达类似,想到什么说什么,而且时不时抖个包袱,活跃一下节目气氛,有些不清不楚的地方也用这方法滑过去,所以只适合网络节目或者限制烧的地方台,央视估计请他也不会去,做一期就能活活累死。

另外就是自身能力问题,高晓松侃东侃西惯了,大家可能忘了他其实是个音乐人,和真正的学院派文人还是有很大差距,他可能专业方面略强于梁宏达,毕竟又清华的底子。但自身学术基础还是不够,甚至可能比不过当大学讲师的鸡汤女王于丹。他属于脱口秀类型的知识分子,更加娱乐化一点,要办成人五人六的大学教授开讲座,估计观众会感到陌生和恐惧吧,就像我们不敢想象王朔上百家讲坛一样。


咸鱼茶馆


我认为高晓松之所以上不了《百家讲坛》主要有三点

1.高晓松所擅长的是人物、历史、影片、社会焦点的点评,在这方面他可以说是大家,而且他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于能做到高老师这样的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像《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不仅需要的是深度而且还需要持久,不是一期两期精彩的点评就完事的事情,需要钻研需要持久的更新和创新。所以说这对高老师是一个短板,如果高老师真的想学习的话,估计也不是多大的问题,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

2.高晓松老师走的是诙谐幽默风趣的路线,从他每期主持的节目中可以看出,他喜欢拿着一把折扇,但讨论之处更多的是笑容满面。谈到淋漓之处更是哈哈大笑,引得观众也十分开心,但像《百家讲坛》这类的节目需要的比较正式,比较庄严的路线,就像易中天老师那样不怒而威,能够吼得住场面。

3.高老师的穿衣打扮风格也是偏向非主流文化的类型,他自己曾经也说过自己向往非主流文化。这样的造型只适合普通的大众,对于文学大师则有些不符。







古风拂袖


问题问的很好。,但问题是个问题。就像是问:“泰森怎么不去武林风”? 又或者说成龙怎么不去唱戏?六小龄童怎么不演成龙?抛去这些可褒可贬的方向,我们就主观上分析这个问题,百家讲坛是央视的一档教育频道时间段的节目,捧红了易中天等等优秀的教育家、以诙谐幽默的教书赢得了大量的观众。

然高晓松的知识层次就比百家讲坛的水平低?当然不是,能上百家讲坛的也未必就一定比高晓松的知识面窄或低。不尽然的,高的几档说话栏目,可谓在互联网娱乐圈战绩辉煌,本人就是高粉一枚。以高的谈话风格,是很难与央视如此有着影响力和绝对国家主旋律品牌形象搭噶的。

高的放荡不拘说话风格,平易近人却引人入胜、见多识广的奇异世界加上无与伦比的独到见解,更是俘粉无数了。

高说的是八卦,百家讲坛讲的是“课”。梁老师讲的是“忽悠”。



冯永波看天下


《百家讲坛》里被邀请的都可以说上是专家,学问研究得深。而高晓松就是“杂家”,我们说是见多视广,生活琐碎的事挺新鲜而已。忙碌一天听听高晓松“侃侃”挺放松的。


东方教育001


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上的都是一些二三流的专家。除了马未都先生,其余说的东西跟本身研究的东西根本不是一码事。更像是说评书!他们需要这样的平台推销自己。而大紧本身就是超级IP,自带wifi,不需要。


昆鳥三农


连大学都没读完,拿个扇子装文豪。恶心!


知足常乐135923984


胡说八道可以,其实他是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只会摇头晃脑装逼骗钱。如果上百家讲坛,他既没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也不能保证说的是事实,漏洞百出会暴露自己的无知和狂妄


扬州二分明月


高晓松其实没什么大见识,他可能看的书多,见到的东西也多,但是他的见解都是表面的,没有深度。他的听众只要少年时多读过书,就感觉不到高晓松讲的有什么新鲜的。当然他口才很好,虽然不咋呼,但一开口有让屌丝自卑的气质,这点确实牛逼。他的粉丝定位在“抢盐的群体”,相信WiFi辐射致癌的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