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視角】伊尹和「偃師銀條」的傳說故事


【老大視角】伊尹和“偃師銀條”的傳說故事​ 偃師有一種奇菜叫“銀條”, 為一年生菊科植物,因為它的根部晶瑩透亮,潔白如玉,所以得名“銀條”。非偃師一地不長,因此便以“偃師銀條”冠名。

銀條在夏代已有種植,原說是“尹條”,由在商都偃師任宰相的伊尹的名字而來。傳說是伊尹發現了這種“說菜它像菜,說銀它似銀”的根莖類植物,並將其製成天下奇菜。

這伊尹的出身有來頭,說是有先氏的女子採桑,在枯桑中撿到一個嬰兒,於是獻給她的君王。君王叫一個廚師養育這個嬰兒,並根據嬰兒的來歷為他起名叫伊尹。

後來,成湯聽說伊尹這個人了不得,便欲得之。他先是向伊尹的君王央求,君王捨不得,後來,成湯就向君王的女兒求婚,君王一高興,便將伊尹作為奴隸陪嫁到商。

伊尹不僅能烹出美味佳餚,還能借美味佳餚闡述時政。有一次,他給商湯做了一碗湯,商湯說:“你的手藝很好,做的湯這麼好喝,說說你為啥能做出這麼好喝的湯吧。”伊尹笑著說:“這碗湯,味道很一般,如果要它味美可口,成為天下最好喝的湯,還需要很多佐料。”成湯說:“什麼地方有,我們可以去搞。”伊尹解釋道:“你目前的地盤太小,不足以擁有那些東西。如果你將來成了天子,才可以得到那些好東西呢。比如,這湯中的五味、用以調味的調料,都要到很遠的地方才可以搞到。大凡味的根本,水為第一,然後是肉、魚、飛禽,或在流沙之西,或居丹山之南。再則,崑崙山的藻類、陽華山的芸菜、雲夢澤的芹菜,都是必需的。調料中最好的姜要數陽樸的,桂皮則是招搖的最好……只有你成了天子,才可以隨心所欲得到這些東西,才能品嚐到天下的美味。但天子又是不可強取的,他需要先修道而施萬物,受眾人推崇,才可以成為天子。也就是說,等你被擁立為天子,你便可享用到好湯了。”聽了這些話,商湯茅塞頓開,對征服殘暴的夏桀更是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為幫助商湯戰勝夏桀,伊尹拿出廚師的看家本領,三次潛入夏都(今偃師市二里頭村),為當時的夏王桀製作美味佳餚,贏得夏桀信任。而後,他又討得夏桀最寵愛的女人妹喜的歡心,通過妹喜讓夏桀吃下銀條。妹喜編出“要想不死身,白酒和銀吞”,哄夏桀用銀條下酒。夏桀“舉箸不忍放下,愈飲愈覺酒香”,自此酒量猛增,荒於國事,不理朝政。這年正月初五,商湯與伊尹裡應外合,終於一舉推翻了夏朝的統治。

這憑一碟小菜,奪取一國江山,似乎有的玄乎。但透過這以小說大的傳說,可窺見銀條的味美爽口。

不信你再看河洛一帶這句關於美食的笑談:“千叟宴上比來頭,敢有銀條誇海口,前朝多少賓客宴,它是壓桌第一口。”這千叟宴說的是商湯滅夏後在亳(即今偃師)召集古稀老人千名,賞以國宴以採治國之策,宴中諸老在品嚐過銀條後都讚不絕口,於是便引出了上面的那幾句話。

伊尹幫助商湯滅夏後,被商湯封為宰相。他一方面用智慧教化人,另一方面教給人們生產生活的技巧和本領,鼓勵農桑,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伊尹掌握了銀條的生長習性,需要“有沙而不松,有水而不溼”的土質。另外,他還將烹製銀條的法子教給大家。銀條白生生、脆嫩嫩,你要是會烹製,它既好看又好吃;要不會烹製,它要麼生澀發腥,要麼熟爛無味不成形。因此伊尹歸納出的銀條烹製歌謠,人們至今耳熟能詳,即:“鍋淨水寬,忌生防爛;喜姜莫蔥,躲醬增酸。”這是說,在焯銀條時鍋要洗淨,水要多放;烹調時要放姜,不要放蔥,要多放醋,不要放醬油。放醬油會將潔白的銀條弄得發黑,而放醋則能使銀條更加亮白。?後代人尊稱伊尹為廚神。

人類從夏代開始有了祭祀活動,供奉天地先人。而祭祀時,要擺放供品以示虔誠。菜品講求顏色,要紅若丹陽、黃若燦金、綠若翡翠、白若潔玉。銀條作為白色蔬菜當仁不讓。據說這一標準便是伊尹當年給定下的。因此可以說,華夏的飲食文化始於伊尹所處的商,而這個實驗基地就在偃師。

商湯死後,伊尹殫精竭慮輔佐幾位商王,是著名的政治家,又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開拓者。他死後,被按天子之禮葬於首陽山下。伊尹墓一帶,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家裡若有紅白大事,到伊尹墓前唸叨幾聲,次日晨便有足量的桌子板凳供你使用。因此這家人過罷事,往往收拾四樣菜到伊尹墓前跪拜。也不知是啥時候,有人不守信用,光借不還,祈禱也就不靈驗了。此事雖無考證,但可見人們對伊尹的思念之情。

自伊尹將一根莖蔬菜烹為天下美餚後,銀條菜便自成上乘,身價倍增,從而成為歷朝帝王的垂青之物。《偃師縣誌》記載道:“銀條作為歷代宮廷貢品,寺莊一帶銀條最為上乘”。唐開元年間,從印度取經回來的高僧玄奘(西遊記中唐僧的原型)將家鄉偃師陳河的銀條作為貢品獻給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品嚐後龍顏大悅“御弟與奇菜均為天下之奇,偃師真乃人傑地靈呀!”因此,“地靈”就成了銀條的別名,太宗皇帝還御賜“偃師銀條”做成的菜餚為“膳食一寶”。乾隆到偃師緱山遊玩時,又對著銀條吟詠一番:“南芽荀尖美,北蔬銀條鮮,南北成一統,銀荀代代傳。”這樣,銀條便又有了“銀荀”這個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