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都說夏朝沒有文字,二里頭陶器發現24個字符,甲骨文地位遭質疑

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但是目前發現的文字最早只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約3300年,以至於有人質疑商代以前的夏代不存在。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難道我國的考古學家真的沒有發現夏代的文字嗎?眾所周知,夏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商代的甲骨文已經相當成熟,按照常理夏代也一定有文字。

都說夏朝沒有文字,二里頭陶器發現24個字符,甲骨文地位遭質疑

1959年發現的二里頭遺址是公認的夏代文明,在這裡考古學家在一些陶器上,發現了二十四種刻劃符號,1965年方酉生先生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簡報》中作了如下記述: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刻劃符號絕大多數刻在大口尊的內口沿上。

都說夏朝沒有文字,二里頭陶器發現24個字符,甲骨文地位遭質疑

這些記號的用意我們現在還不知道,或許是一種原始文字,這些符號有粗細不同的豎線,十字形、交叉形、簇形、樹枝形等,屬於形象文字,經碳十四測定年代,二里頭文化一至四期的年代為公元前1900-1500年。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我們把這些符號和甲骨文做對比,可以發現它們和甲骨文極其相似,應該是一脈相承的文字,因為這些符號刻畫在陶器上,所以考古學家們稱這些符號為陶文。

都說夏朝沒有文字,二里頭陶器發現24個字符,甲骨文地位遭質疑

既然發現了陶文,為什麼至今考古界仍然不承認夏朝有文字呢?主要原因是,這些陶文基本上都是單個存在,很少成文,難以作為真正的文字史料,而且陶文發現的數量很少,不像甲骨文大量被發現。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殷人將文字刻在龜甲上,這些龜甲埋入地下不易腐爛,經過幾千年重新發掘出來以後,絕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夏代的文字很可能寫在易於腐爛的其他載體上,消失在歷史的車輪中。

都說夏朝沒有文字,二里頭陶器發現24個字符,甲骨文地位遭質疑

在二里頭發現的陶文比甲骨文更為原始,結構仍然比較複雜,根據漢字自身的發展規律,複合會意字的產生要晚於獨體的象形字,另外二里頭陶文繁簡併存,文字產生之初,多象形,筆劃多,此後為了快捷方便才開始簡化。

都說夏朝沒有文字,二里頭陶器發現24個字符,甲骨文地位遭質疑

因此二里頭發現的陶文顯然不是最早的中國文字,更不是漢字的源頭,在二里頭陶文之前應該還有其他的文字,只是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