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燒了朱元璋的祖墳,崇禎不想殺他,讓其投降卻又後患無窮

明朝末年,令崇禎皇帝最頭疼的農民軍首領非李自成和張獻忠莫屬,尤其是張獻忠曾率軍攻破明太祖朱元璋的祖陵——鳳陽皇陵,手刃崇禎的皇親,兩者之間有著海一樣深的血海深仇。然而張獻忠卻十分狡猾,在被明朝官軍包圍時,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投降,當然這是假投降,但是崇禎皇帝和一些大臣們卻總是信以為真,最後活活將大明王朝葬送,著實可悲又可恨。

張獻忠燒了朱元璋的祖墳,崇禎不想殺他,讓其投降卻又後患無窮

鳳陽皇城

據《明季北略》一書記載,崇禎十一年正月,左良玉和陳洪範合兵一處,跟鄖陽的農民軍展開廝殺,取得了勝利。隨著戰爭形勢的推進,農民軍實力受到極大削弱,尤其是張獻忠的軍隊士氣越來越低迷。張獻忠一看,再堅持抵抗下去,可能會走向滅亡,便請求投降,希望明朝能冰釋前嫌,重新接納他和他的軍隊。張獻忠的算盤是希望借假投降來換取暫時的喘息,一旦等士氣恢復,就再次反叛重新作亂。

張獻忠最初率農民軍造反的時候,曾被陳洪範抓獲過。由於張獻忠相貌奇特,且起初作惡不是很多,陳洪範心生同情,便念私情將他放了。現在張獻忠便藉此事,以感激曾經的恩德為名向陳洪範請求投降,表示願意率領手下全部的兵丁前來為其效勞。總理大臣熊文燦接受張獻忠的投降,並親自給崇禎皇帝上疏,請求授予張獻忠官職以示嘉獎。誰知張獻忠狡猾而且多計謀,賄賂了明朝官員,之後便輕易脫離了明朝的控制,而其手下的武裝力量得以全部保留。熊文燦想用軍餉來壓制張獻忠,準備給他兩萬人的份額,結果張獻忠卻藉機索要十萬人糧餉。

張獻忠燒了朱元璋的祖墳,崇禎不想殺他,讓其投降卻又後患無窮

張獻忠

熊文燦一時遲疑,覺得事關重大,需要仔細斟酌。張獻忠一看這情況,便率領家眷和手下武裝屯兵駐紮在谷城,並派人守住來往要道,同時分出一部分人到谷城的鄉下,準備收取糧食。後來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張獻忠等秋季糧食豐收,軍餉籌集滿之後,立馬反叛,將谷城的明朝官員處死,重新打出農民軍旗號。熊文燦被崇禎下令處死,成為朝廷的替罪羔羊。

其實,要論張獻忠為何投降後復叛,主要應歸罪於崇禎皇帝。崇禎如果沒有同意,手下臣子是萬萬不敢縱容皇帝的仇家。由此足可見,領導的決策對歷史事件的巨大影響。崇禎皇帝招安農民軍,主要是不想在承受遼東邊患的重壓下,還要同時面對內部農民軍的叛亂。然而張獻忠所想的就是保護和壯大自身的地盤,從未想過更長遠一點的政治走向。

張獻忠燒了朱元璋的祖墳,崇禎不想殺他,讓其投降卻又後患無窮

崇禎皇帝

農民軍跟明朝死磕到最後,結果清軍斜刺裡殺出,坐收漁翁之利。實在令人可惜,而明朝崇禎皇帝和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兩敗俱傷,最終被清朝得了天下,這與崇禎皇帝的決策失誤也不無關係。

參考文獻:《明季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