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萬套新房金九起加推 引領下半年樓盤入市潮

武漢綠地:定義高度 更彰顯態度

近萬套新房金九起加推 引領下半年樓盤入市潮

王珂已經在樓市奔走了半年,婚房還沒著落。“認籌了兩個樓盤,都是秒光。一直密切關注的幾個項目,開盤時間一推再推,轉眼到年底了。”一籌莫展時,他在報紙上看到《今年下半年武漢將有304個商品房項目達到銷售條件》的新聞,瞬間又燃起希望。

以武漢綠地為例,這個9月,他們將一口氣拿出近2000套房源,涵蓋豪宅、改善、剛需等全系列產品類型,到年底更將總計上市近萬套各類房源。“綠地不僅創造武漢高度,更要做有態度的房企。”在當前供不應求的樓市背景下,他們繼續用實際行動向攜手七年的城市表態,承諾擲地有聲。

市場現狀:武漢樓市依然供不應求

近幾年來,武漢樓市一片紅火,連續多年居全國新建住宅銷量第一。2016年,武漢新建住宅成交達到29.18萬套,相比2015年增加了8.55萬套。

去年銷售量刷新紀錄,加上當前武漢正在執行住房價格管控,今年以來,部分企業放緩了上市節奏,市場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樓市成交量相比同期出現下滑。

中國指數研究院華中分院半年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武漢商品住宅累計成交99409套,較2016年同期減少52701套,同比減少35%;成交面積為995.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6%。

今年上半年,武漢市住宅開盤數為143次,日光盤達到90個,超過2016年全年。需求旺盛,供應不足,雖然成交量有所下滑,但武漢市場供應偏緊的行情顯而易見。

湖北中原地產發佈的武漢上半年房地產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上半年,武漢樓市庫存量為1291萬平方米,庫存去化週期4.9個月;至今年6月,武漢樓市庫存量減至243萬平方米,消化週期則從4.9個月驟降至1.6個月。

房管部門:從市場規範和供應關係入手

為貫徹國家宏觀調控要求,保證市場供應,武漢市房管、國土規劃、建設部門會同各區人民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保證房地產穩健前行。

4月20日,武漢出臺《關於持續開展全市房地產市場專項整治行動的實施方案》,重點查處未按照商品房預售方案進行銷售等14項商品房銷售情形。

短短20天之後,武漢市召開房地產專項整治推進會,出臺全裝修住房分段限價標準,嚴控開發商變相漲價。樓市火爆背後暗藏的“潛規則”,得到有效遏制。

然而,治標更要治本,這些問題的出現,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房源緊缺供需不平衡造成的。武漢市房管部門表示,當前武漢樓市供應的確不足,新增供應與銷售約有100萬平方米的差距。在出臺重拳措施規範市場的同時,房管部門也在積極督促達到銷售條件的項目入市。

8月3日,“下半年達到銷售條件的第一批商品房項目清單”在武漢市房管局官方網站上公佈。清單顯示,從今年7月至12月,武漢市共有304個商品房項目達到銷售條件。武漢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稱,將督促這些項目加快開盤,以有效增加樓市供應量。

綠地態度:金九2000套、年底共拿出萬套房源

雖然樓市呈現一房難求的格局,但其中不乏有責任的房企,它們供應市場的動作一直沒有間斷。

比如綠地。這個9月,武漢綠地將一口氣推出近2000套房源,涵蓋豪宅、剛需和特色小鎮等全產品系列,向攜手七年的武漢致敬。

作為世界500強,綠地集團2010年正式進入武漢,從綠地中心,到光谷綠地光谷中心城,從積玉橋、四新、漢南,到青山、後湖、光谷東,它用600億元投資和14個項目,以城市合夥人的身份耕耘這片沃土,深度參與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進程。

2017年,面對樓市供需矛盾突出的現狀,武漢綠地一次又一次彰顯出龍頭房企應有的態度。綠地香樹花城推盤4次,1234套房子秒罄;綠地國際理想城推盤5次,2519套房子當日去化100%;綠地城推盤4次,885套房子“名花有主”……在產品大批量上市的同時,武漢綠地更在產品品質升級、物業服務水平升級上下功夫。

這個9月,綠地將有近2000套房源供應市場。其中,綠地中心旁豪宅系——海珀御觀,青山百萬方法式住區——綠地香樹花城,休閒生態小鎮——漢南綠地城新品亮相。

這個數字僅僅只是開始。記者從武漢綠地獲悉,今年第四季度,武漢綠地將陸續拿出充足且類型豐富的貨源,讓“做政府所想,為市場所需”的承諾在江城進一步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