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小吃集锦

苏州小吃1:“苏州鸡头米”

苏州鸡头米也是苏式小吃的一绝。这种鸡头米刺很少,香气浓郁、吃口软糯,被称为“南芡”,不像“北芡”那样浑身是刺,很难采摘和剥肉。“北芡”一般都是做药材的居多,即使用在食品中也是为了体现其药用特点。苏州的鸡头米则不同,它没有药材的气味,所以特别适合做高档小吃。

鸡头米是百姓对芡实的俗称,我国芡实以苏州南芡最为著名。苏州民间食用鸡头米的方法很多,最大众的吃法就是鸡头米羹。其制作方法十分简便,将锅中水烧开后把新鲜鸡头米放入锅中,煮沸后以藕粉勾芡,出锅后加入少许糖桂花即可装碗入盆。也可不加这些附料或调味品,可在水开后加入鸡头米,水再开后1分半钟即可起锅。盛入小碗中,略加上一点冰糖即可食用了。

每年一次,夏末初秋,苏州一道风景,沿街剥鸡头米卖鸡头米。傍晚,从竹辉路由东向西,可以看到,两三里路,两面人行道上,两三个、三四个,作堆在-起,老老少少,边剥边卖。盆里面,刚剥出的鸡头米,白白嫩嫩,圆圆溜溜,煞是可爱。这道风景始于何时,怕难说得准了。陆文夫写过小巷卖玉兰花, “阿要玉兰花”,满街飘香,写过小巷卖新米,“阿要买新米”,齿颊生津,没看到他写过沿街剥鸡头米的。

鸡头米数十粒包于一个球内,又滑又糯,像小圆子又非小圆子,天下竟有此美食。再后来知道,它学名叫芡实,水生作物。如板栗、松子,外有硬壳,需剥开,说是有机具剥。一以贯之,还是手剥,大拇指上戴个铜制的手指。以前农民自己剥,再上街卖。近十多年来,农民几乎不剥了,一是烦,剥一天也不过三四斤;二是劳力转移了,没人剥了。天无绝人之路,有息就有生,有阻就有通,剥鸡头米,一个新的行档出现了。城里的人,数百数千的人,成了剥鸡头米的季节工。不用招,自己自觉自愿投入的。近年来,这种费力气又不大赚钱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其主力已经逐步地转移给了外地进苏的农民们了。

备注:苏州鸡头米主要用做小吃和做汤菜类,被称为“南芡”。全球其它地方出的鸡头米都有药味,都只可被叫做“北芡”,无论它的产地是在海南岛还是在黑龙江。

苏州小吃集锦

苏州小吃2:“紧酵馒头”

紧酵又称紧酵馒头,形态比较小,经油炸的就叫油氽紧酵,是一种鲜肉为馅的苏式食品。在苏州、上海等地流行,秋冬季上市,尤其是造房子、搬新家、春节之前,是人们互相馈赠的礼品,被称为“兴隆馒头”。出售时装一扁型大眼竹蓝,篮内垫以油纸,一篮约装两市斤,面上还要加一张红纸,用绳扎好后以便手提。

紧酵,即指做包子面皮时,用酵母不多(约一般用平常做馒头时酵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量),进行轻度发酵,经蒸制后膨胀松软程度低,冷后呈塌陷状。紧酵馒头蒸熟后虽不及一般包子软松膨胀,但一经油炸,却能继续膨胀,给人的感觉是馒头发起来了,可以讨个口采。紧酵馒头鲜肉为馅,还要拌入一些皮冻,经油炸后紧酵变得外脆内松,颜色金黄,汁多味鲜,香味扑鼻。

一般肉包子,热食时卤汁较多,冷却后却无汁,均被松软的包子皮所吸收。而紧酵面皮吸收卤汁慢,故冷却后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置两三天再去油炸仍有卤

紧酵馒头制做方式考究并独特,风味绝佳,最近已经被列入苏州市非物质类文化遗产。

苏州小吃集锦

苏州小吃 3:“绉纱汤包”

蟹黄汤包是靖江美食一绝,但汤包却非靖江特有。在过去,苏州的“绉纱汤包”也是一绝。这种汤包皮薄如纱,小巧玲珑,汁多味鲜,因此取名“绉纱汤包”。史料记载,至少在清代的乾隆、嘉庆年间,汤包在苏州就已经十分流行了。不过在苏州这个特别讲究时令的地方,汤包也被赋予了明显的时令特色。也许是因为夏季天气太热,又没空调,吃起来太热,加上馅料难做的缘故,苏州人过去吃汤包只吃春秋冬三季。如今有了空调冰箱,苏州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汤包,已经不那么讲究了。不过,要想吃到地道的绉纱汤包,那可要花点时间去寻找了。好在苏州的资深吃货很多,即便是藏在古城小巷内,吃货们也总能找到。

能尝到传说中的“绉纱汤包”,全靠被誉为美食家的“银髯老人”带路。沿着人民路轨道交通二号线工地一直向北,看到北寺塔后,向东拐进西北街,往前走上一两百米,就能看到路南侧的吴盛兴了。小吃店不大,在苏州也远没有哑巴、震源等小吃店有名气,但在苏州的吃货圈里,这里的绉纱汤包好吃,早已是吃货尽知了。因为全苏州只此一家,而且7块钱可以买到10只汤包,即便交通不便,不少吃货也愿意到这里品尝,足可见汤包的魅力。

汤包好吃,做法是关键。前人将汤包的做法归结为这样几句:“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罗磨细面之内,以为包子,蒸熟时汤融不泄。”对于自家汤包好吃的秘诀,老板张洪刚毫不隐瞒。他说自己做了20多年的汤包,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独门秘籍:绉纱汤包的皮要薄,制面须用老酵母,而且醒面的时间不宜太长,揉面要揉出劲道,揪面团的时候甚至能听到轻微的啪啪声。这样的面团擀成面饼,韧性十足,薄而不透,一小片面皮甚至可以拉成小手绢那么大。汤包要好吃,馅料不仅重要,放多少也很关键。看老张做汤包,小小的面皮上居然放着一大块肉馅,完全包不住的样子。奇怪的是,老张巧手翻飞,只用几秒,便将面皮拉出,肉馅全被包了进去。短短一分钟,居然做出了十多个汤包。

汤包个小易熟,上笼蒸5分钟即可。原本光滑的汤包受热后表皮发皱,状如绉纱,煞是诱人。“银髯老人”说,老苏州吃汤包有讲究,最好现做现吃,宁可人等汤包,不可汤包等人,冷了汤包就不好吃了。吃汤包的时候也要注意,因为卤汁很烫,切不可一口吞下。要先咬一个小口,吮吸汤汁,再吃汤包。若是一口吞下,不仅卤汁容易四溅,而且还可能烫伤嘴,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靠被誉为美食家的“银髯老人”带路,记者来到了北寺塔后,西北街口的吴盛兴。门口的顾客正络绎不绝地购买新鲜出炉的“绉纱汤包”。进去点上一笼,热腾腾的汤包表皮微皱,厚度不过薄薄的两三张纸,状如绉纱。透过表皮,肉馅泛出微红,混合着汤汁轻轻晃动,煞是诱人。

吃客们先咬一个小口,小心地吮吸汤汁,再细嚼慢咽。再来上一碗泡泡馄饨,汤水过过,更是爽口。老苏州说,吃汤包有讲究,最好现做现吃,宁可人等汤包,不可汤包等人。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不少吃客吃完还另外打包带走,虽然汤汁不保证还是那么丰富,但剔透可人的样实在让人抵不住诱惑。

苏州小吃集锦

苏州小吃4:“虞山蕈油面”

虞山蕈油面的“浇头”是正宗的产自虞山的松树蕈——附生在松树根部的野生食用菌类。虞山多松林,每到春秋季节,特别在雨后,就会长出许多蕈来。这蕈的颜色一如松树皮,呈淡棕色;形似开了伞的蘑菇,但显得更瘦长苗条;质地也略带一点松树的“坚韧”,比菜场里卖的蘑菇更富含纤维素;其味也更胜一筹。

虞山松蕈

这里自古以来自然环境使然,适者生存,松林的空气中就含有蕈的胞子,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就会长出蕈来。至今已经能用人工的方法培育出多种食用菌,但未见有人工的松树蕈。

松树蕈的加工较为复杂,先要用盐水浸渍,然后剥去表面一层薄薄的衣膜,清洗掉杂质,用油锅爆炒调味后,才成“蕈油”。如今在绿色产品的专买店里也有瓶子封装的成品卖,但风味与鲜品现炒的毕竟还是不同。

松树蕈口感比较实,仿佛嫩肉,又似野味,较有“嚼头”。纯正自然的鲜味,甚至还能品味出丝丝松树特有的芬芳。

其中还有有桂皮、八角、香叶等几样。

传统做功:面汤要用蹄骨旁、油爆鱼头和多种香料熬成,这样的汤料与“奥灶面”有几分相似,观其色,品尝其味,感觉兼有“奥灶”和“苏式”的风格,兼收并蓄,也许是源于常熟既邻昆山又近苏州的地缘关系吧。

苏州小吃集锦

苏州小吃5:“奥灶面”

到苏州昆山游览玉峰山,人们总要去“奥灶馆”品尝一碗“奥灶面”。奥灶面以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最为著名。红油爆鱼面,面条细白,汤色酱红;白汤卤鸭面,白面白汤,原色原味。

奥灶面深受顾客欢迎,首先在于汤面有特色。它继承传统做法,用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鱼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鲜美异常。其次在于浇头有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昆山大麻鸭”用老汤烹煮,故肥而不腻。再有就是,面条用精白面加工成龙须面,下锅时紧下快捞,使之软硬适度。奥灶面最注重“五热一体,小料冲汤”。所谓“五热”是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小料冲汤”指不用大锅拼汤,而是根据来客现用现合,保持原汁原味。奥灶面不仅选料讲究,味美鲜醇,另外还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捞面时不在温水中过水,而在沸水中过水;汤烫,配制好的面汤放在铁锅里,用余火焖煮,保持其温度;碗烫,碗洗净后,放在沸水中取用,不仅保暖,还消毒卫生。因此“奥灶面”即便是在数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

苏州小吃集锦

苏州小吃6:“虾子鲞鱼”

鲞鱼即鳓鱼,主产于我国沿海,如黄海、东海等,属近海中上层鱼类。我国北方习惯称之为“脍鱼”、“白鳞鱼”。鱼身一般长约40厘米左右,银白色、体侧扁,以食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主。春季至初夏由外海游至近海产卵后的鲞鱼,正如产卵前的鲥鱼一样,其肉质正是最为鲜美之时,两者堪以媲美。故民间素有“来时鲥、去时鳓”之说。

由鲞鱼而虾子鲞鱼,则是苏州灿烂饮食文化发展的结晶。一百多年以来,苏州的食品艺人糅合了苏式烹饪和苏式蜜饯的制作技艺,最终形成了一道脍炙人口的夏令美食-虾子鲞鱼。

按传统消费习惯,虾子鲞鱼一般在5月份上市,9月份落市,对不少老苏州来说,虾子鲞鱼是夏天吃粥的最好享受。苏州老字号—采芝斋所产之虾子鲞鱼在选料、漂洗、曝晒、配卤、浸制等工艺以及包装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买几盒采芝斋虾子鲞鱼回去,然后就着稠稠烫烫的稀粥,拣几块虾子鲞鱼,慢慢地品、细细地嚼,体会着口中又香又鲜又咸又甜又脆又酥的开胃滋味,无不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表的惬意和舒畅。

苏州小吃集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