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就是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的事件了,但是真實的歷史中並沒有十八路而是十一路,雖然數量減少了但是軍隊的力量還是很多,董卓的暴行人人都知道,所以引起諸侯不滿大家一起討伐他也是必然之事,這就是自作自受的下場,就算他權傾朝野但是在朝堂之上反對他的呼聲還是很高,“伐董聯盟”也在董卓身邊佈滿眼線,可以說這場戰役他討不到什麼好處,但是他並非是一個輕易認輸之人,就算是有一絲希望他也會決戰到底,人的心中都渴望權利,剛剛享受權利帶來的快感怎麼可能輕易割捨呢。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他知道憑藉自己的力量對抗不了各路諸侯的大軍,於是決定在他們還沒來之前就跑路,他便在朝堂之上提議遷都來躲避這場戰役,不過大臣們怎麼可能輕易的讓董卓如願呢,外加遷都是國家的一個大事情,不僅僅就憑藉他一句話國家就遷都的,一個國家的都城都是選擇了交通最便利繁華的地帶,地理優勢是最好的,外敵來侵時進可攻退可守,是個絕佳的地方,還有就是遷都勞民又傷財的,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所以才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但是以董卓這樣獨斷專權的性格也不會聽取大臣們的意見,於是他開始著手準備遷都長安的事情了。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董卓先是派遣人馬前去長安收拾當時要下榻的地方,然後又護送當時的皇帝漢獻帝過去,這樣自己在洛陽開始處理善後的事情,當時的洛陽民不聊生,董卓手下的軍隊燒殺搶奪無惡不作,百姓們願意走的會留下一條活路,不願意走的就統統殺死,他把整個洛陽的財寶都洗劫一空,打算留下一座空城,就連當時的富商們也難逃一死,由此就可看出董卓的殘暴不仁,壕無人性。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董卓其實剛開始決定留下袁紹一家人的性命,可以用袁紹家中人的性命作為雙方停戰的條件,但是他已經決定去長安了,他們的性命也就沒有那麼重要了,於是下令把袁紹全家統統處死,這也算是給袁紹一個下馬威,讓他知道叛逆者的下場是如何的,當袁紹得知家中人都被殺絕的時候痛不欲生,決定要用董卓的性命來祭奠他的家人,與董卓勢不兩立。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其實小編認為袁紹既然想反董卓的那一刻開始就應該安頓好自己的親人,讓自己後顧無憂,只能怪自己想的不周到,沒有照顧好家人,所以才讓董卓有機可乘,怨不得別人。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董卓殺害袁紹一家的人事情很快就傳到各方大軍的耳朵裡,反對董卓的呼聲越發的高漲,起義的軍隊也逐漸增加,董卓這一舉動引發了民眾們的氣憤,就這樣大家高舉討伐董卓的大旗開始向董卓逼近,不僅僅在朝中有反對的勢力,連百姓們也都對他的行為怨聲載道,無論他有多麼厲害,最終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三國時期,董卓暴行人盡皆知,遷都不忘殺害袁紹全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