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資治通鑑裡的三國》系列第一期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目錄:

1前人看袁紹失敗的原因過於拘泥於和曹操的對比,而忽略其他家族的關係

2袁紹失敗的第一個真正的挖坑人是董卓

3讓袁紹擔任渤海太守的意義是什麼?

4袁紹與韓馥爭奪冀州刺史位置的根本原因:經濟基礎

5袁紹執政河北的班底不足

6清河崔琰同袁紹的不合作態度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1前人看袁紹失敗的原因過於拘泥於和曹操的對比,而忽略其他家族的關係

袁紹和曹操的鬥爭最終奠定了曹魏政權統治北中國的基礎,是東漢末走向三國紛治的重要歷史環節。

關於袁紹為什麼失敗,當時的人是有定論的。

曹操的看法:

吾知紹之為人,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土地雖廣,糧食雖豐,適足以為吾奉也。


荀彧曰:"

古之成敗者,誠有其才,雖弱必強,苟非其人,雖強易弱,劉、項之存亡,足以觀矣。今與公爭天下者,唯袁紹爾。紹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達不拘,唯才所宜,此度勝也。紹遲重少決,失在後機,公能斷大事,應變無方,此謀勝也。紹御軍寬緩,法令不立,士卒雖眾,其實難用,公法令既明,賞罰必行,士卒雖寡,皆爭致死,此武勝也。紹憑世資,從容飾智,以收名譽,故士之寡能好問者多歸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誠心不為虛美,行己謹儉,而與有功者無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實之士鹹願為用,此德勝也。夫以四勝輔天子,扶義征伐,誰敢不從?紹之強其何能為!

"

潁川人郭嘉的看法是:

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為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 紹

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

漢末政失於寬,紹以寬濟寬,故不攝,公糾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勝三也。

紹外寬內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親戚子弟,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四也。

紹多謀少決,失在後事,公策得輒行,應變無窮,此謀勝五也。

紹因累世之資,高議揖讓以收名譽,士之好言飾外者多歸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誠而行,不為虛美,以儉率下,與有功者無所吝,士之忠正遠見而有實者皆願為用,此德勝六也。

紹見人飢寒,恤念之形於顏色,其所不見,慮或不及也,所謂婦人之仁耳,公於目前小事,時有所忽,至於大事,與四海接,恩之所加,皆過其望,雖所不見,慮之所周,無不濟也,此仁勝七也。

紹大臣爭權,讒言惑亂,公御下以道,浸潤不行,此明勝八也。

紹是非不可知,公所是進之以禮,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勝九也。

紹好為虛勢,不知兵要,公以少克眾,用兵如神,軍人恃之,敵人畏之,此武勝十也。"太祖笑曰:"如卿所言,孤何德以堪之也!"

這些都從理論上對袁紹失敗的原因給與了深刻的認識。可以說是抓住了本質的,荀彧和郭嘉都看到了袁紹的四世三公的大家族的這個階級特點。而袁紹的失敗的原因如果我們細緻分析也正是都是從袁紹這個四世三公這個大士族背景出發的。但是,這裡卻很少論述袁紹和其他士族的關係,如果看不到袁紹這樣的在漢末具有領袖級的士族和其他士族的關係,也就難以看到袁紹在和曹操爭奪北中國統治權背後失敗的真正原因。因為這裡都是在對比袁紹和曹操的關係,似乎二人的勝敗只是二人之間的事情似的,特別是二人的特點和背景所決定的。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不能從袁氏家族和其他家族的關係來看,那麼袁紹失敗的根源我們是看不清的,似乎真的是曹操打敗了袁紹,從而過於高估曹操的能量,忘了袁紹的失敗是一個過程,同時,袁紹的失敗也是袁氏家族的失敗和衰落,其失敗的根很早就種下了。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2袁紹失敗的第一個真正的挖坑人是董卓

由於過於重視官渡之戰,給人的印象似乎袁紹的失敗是因為官渡之戰的失敗,沒有看到董卓對於袁紹失敗的總大作用。

總起來說,董卓對袁紹的失敗有四大方面的作用,是真正的張網者。

第一個作用是將袁紹從老家調走,讓他擔任渤海太守。

第二個原因自然是逼迫袁術與其袁紹分開,從而瓦解袁氏勢力。

第三個是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從荊州方向鉗制袁氏家族勢力

第四個是任命冀州刺史公孫度為遼東太守,這可是對袁紹一脈的絕戶計,送孫度的兒子公孫康,公孫度死後繼承遼東太守的職位,把前來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級送給曹操。

因此,袁紹的失敗,可以說是董卓栽樹,而曹操乘涼而已。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3讓袁紹擔任渤海太守的意義是什麼?

卓購求袁紹急,周毖、伍瓊說卓曰:"夫廢立大事,非常人所及。袁紹不達大體,恐懼出奔,非有它志。今急購之,勢必為變。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不如赦之,拜一郡守,紹喜於免罪,必無患矣。"卓以為然,乃即拜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又以袁術為後將軍,曹操為驍騎校尉。術畏卓,出奔南陽。(《通鑑卷五十九◎漢紀五十一》)

依據《通鑑》的編輯這是漢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的事情。在這裡董卓讓袁紹擔任渤海太守,同時,他弟弟袁術也跑回到了南陽。當然曹操也跑了。

那麼,讓袁紹去渤海擔任太守有什麼意義呢?董卓為什麼讓他去渤海擔任太守呢?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漢末渤海郡


渤海郡的位置大體是相當於今河北省滄州市東部、天津市東南部、山東省德州市東北部(樂陵,慶雲一帶)、山東省濱州市北部。可是袁紹本人的家族根基卻不在這裡。《三國志卷六 魏書六 董二袁劉傳第六》記載是: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也。高祖父安,為漢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袁紹老家汝陽


與今洛陽市汝陽縣所屬地域不同。古汝陽今所屬位置在河南省汝南縣附近。自西漢時,汝陽縣屬豫州汝南郡。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當今汝南縣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袁紹老家汝南衛星圖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汝南駐馬店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從汝南縣到河北滄州市


從距離看,袁紹離開老家幾乎是1500華里。

從傳統看,大士族必須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也就是大莊園經濟。按照一般邏輯,他們袁家的基礎就應該在今天的汝南縣一帶才是。可是,現在讓他去遙遠的河北滄州,這就等於將他調離其經濟根據地了。

雖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但是那是在太平時節,仗著漢王朝這棵大樹,他可以為所欲為,一旦漢王朝這棵大樹到了,那麼他自己的經濟基礎就非常重要了。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4袁紹與韓馥爭奪冀州刺史位置的根本原因:經濟基礎

初平二年辛未,公元一九一年,袁紹到了河北後馬上就遇到了經濟危機——手中無糧草。其宗主地位立刻受到了曾經的下屬挑戰了,原先的所謂的四世三公的威名也開始不大好使了:

韓馥以豪傑多歸心袁紹,忌之;陰貶節其軍糧,欲使其眾離散。(《卷六十◎漢紀五十二○孝獻皇帝乙》)

袁紹雖然有人望,可是沒有經濟基礎的弊端就顯露出來了。接下來的結果自然是和韓馥來搶:

會馥將麴義叛,馥與戰而敗,紹因與義相結。(資料來源同上)

袁紹第一步是和韓馥的叛將結合,這就是準備打擊韓馥了。

紹客逢紀謂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結,不據一州,無以自全。"紹曰:"冀州兵強,吾士飢乏,設不能辦,無所容立。"紀曰:"韓馥庸才,可密要公孫瓚使取冀州,馥必駭懼,因遣辯士為陳禍福,馥迫於倉卒,必肯遜讓。"紹然之,即以書與瓚。瓚遂引兵而至,外託討董卓而陰謀襲馥,馥與戰不利。(資料來源同上)

袁紹的門客逢紀看到袁紹沒有經濟基礎的困難,從而給他支招利用公孫瓚來夾擊韓馥。後來公孫瓚如約而來,由於董卓入關,也就是從洛陽回到了長安,這樣,董卓對於河北的軍事威脅就消除了,公孫瓚南下討伐董卓的藉口就沒有了,這樣,這次夾擊韓馥的計劃就告吹了。但是經濟問題沒有解決。袁紹接著讓自己的外甥高幹對韓馥做思想工作,讓他讓出冀州,這相當於第三步了:

會董卓入關,紹還軍延津,使外甥陳留高幹及馥所親潁川辛評、荀諶、郭圖等說馥曰:"公孫瓚將燕、代之卒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其鋒不可當。袁車騎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為將軍危之!"馥懼,曰:"然則為之奈何?"諶曰:"君自料寬仁容眾為天下所附,孰與袁氏?"馥曰:"不如也。""監危吐決,智勇過人,又孰與袁氏?"馥曰:"不如也。"諶曰:"袁氏一時之傑,將軍資三不如之勢,久處其上,彼必不為將軍下也。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彼若與公孫瓚併力取之,危亡可立而待也。夫袁氏,將軍之舊,且為同盟,當今之計,若舉冀州以讓袁氏,彼必厚德將軍,瓚亦不能與之爭矣。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馥性恇怯,因然其計。

(資料來源同上)

公孫瓚沒有來,但是卻可以當成一個嚇人的鬼影子。高幹早已經將韓馥的門客收攬了過來,利用公孫瓚這個鬼影子嚇唬窩囊廢韓馥。他們提出的核心就是將冀州讓給袁紹換來韓馥自己的性命而已。

反過來看,逢紀這段關於袁紹缺乏經濟基礎在河北難以立足的話,其實印證了董卓讓袁紹來到河北的目的的意義,就是調其離開老家的根據地,無能為力。

雖然從後來看,似乎袁紹佔據河北是成功了,其實只要細看就會發現,袁紹佔據河北的根基並不穩固,或者說只是一個假象而已,他並沒有真正的控制主河北地區。他手下的人互相爭權奪利其實就是最好的證明,說明,袁紹的話並不好使。

當然韓馥另外的勢力是不同意的。這也就足見所謂的四世三公的勢力並不如真實的影響大。實力畢竟是實力。

馥長史耿武、別駕閔純、治中李歷聞而諫曰:"冀州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欲以州與之!"馥曰:"吾袁氏故吏,且才不如本初,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先是,馥從事趙浮、程渙將強弩萬張屯孟津,聞之,率兵馳還。時紹在朝歌清水,浮等從後來,船數百艘,眾萬餘人,整兵鼓,夜過紹營,紹甚惡之。浮等到,謂馥曰:"袁本初軍無頭糧,各已離散,雖有張楊、於扶羅新附,未肯為用,不足敵也。小從事等請以見兵拒之,旬日之間,必土崩瓦解。明將軍但當開閣高枕,何憂何懼!"馥又不聽,乃避位,出居中常侍趙忠故舍,遣子送印綬以讓紹。

(資料來源同上)

這裡耿武等三人看法與前面逢紀 看法是一致的,袁紹沒有經濟基礎。這是袁紹離開汝南到河北搶人家地盤的必然結果。董卓讓袁紹來河北,真是一處讓他們自相殘殺自己作壁上觀的好戲。袁紹上來就搶韓馥的地盤也正如董卓所料。這其實也是正是董卓敢於回到長安去的原因。這些人自相殘殺,根本不足為患。董卓一錢不花,用了一個空頭的冀州,就讓河北陷入內亂了,給董卓安頓長安新朝廷騰出時間來。

袁紹接管了冀州,韓馥手下耿武等人不服,也被袁紹殺了。如此,袁紹才度過了初到河北的經濟危機。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5袁紹執政河北的班底不足

接著自然是立刻組建自己的執政班底:

紹以廣平沮授為奮武將軍,使監護諸將,寵遇甚厚。魏郡審配、鉅鹿田豐並以正直不得志於韓馥,紹以豐為別駕,配為治中,及南陽許攸、逢紀、潁川荀諶皆為謀主。紹以河內朱漢為都官從事。(資料來源同上)

從這裡看,袁紹這個四世三公之後,其執政班底是四部分:

大一部分是河北當地的家族:魏郡審配、鉅鹿田豐。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鉅鹿郡和魏郡


鉅鹿郡大體是今天河北石家莊、衡水地區往南到邢臺中部。魏郡是邯鄲市南部與今天安陽地區、新鄉、焦作地區。這兩個人極可能是這兩個地區的士族代表。不過不是如袁紹家的那個級別,是地方級的。

第二個派別是南陽地區的:南陽許攸、逢紀。這兩個人應該是袁紹家的老班底的人,這從袁術逃到南陽可以看出來,南陽地區是袁氏的根據地。所以,逢紀上來就談經濟問題,說明他是最為關心袁紹的。

第三個派別是潁川荀諶,這是潁川的勢力代表。

第四個是河內派,朱漢,可是後來這個人因為過於拍袁紹的馬匹,弄折了韓馥大兒子的腿,而被袁紹殺了。所以,袁紹可能從此就得罪了河內地區的利益集團。可是我們知道,司馬懿家就是河內的,也就是現在河南溫縣。所以我估計,司馬氏歸於曹氏,而非袁紹可能就是這個時候做出的政治決定。

綜合看,南陽派、潁川派都是外來的,在當地沒有基礎。河內派勢力小,很快就被排擠。魏郡審配、鉅鹿田豐則充其量是二等家族,估計連二等都不一定算得上。

6清河崔琰同袁紹的不合作態度

但是,我們忽略了當地最重要的家族,崔氏家族。從後代看,我們知道這清河動武崔氏是頂級家族在後代歷代都有重大影響。可是,袁紹的班底卻沒有崔氏,豈非怪哉?這就意味著,沒有獲得當地最重要勢力的支持。因此,袁紹的河北執政班底是相當軟弱的。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清河東武城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山東武城縣


西漢高帝四年(公元203年)置清河郡,東武城屬之,為郡轄14縣之一。自此之後,“清河東武城張” 、“清河東武城崔”逐漸名聲鵲起。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清河東武城張氏本出漢留侯良裔孫司徒歆,歆弟協,字季期,衛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內徙清河”。又載:“崔氏出自姜姓,齊丁公及嫡子季子讓國叔乙,遂為崔氏,濟南東朝陽縣西北有崔氏城是也。……十五世孫意如,為秦大夫,封東萊侯。二子:業、仲牟。業字伯基,漢東萊侯,居清河東武城”。自此,清河東武城成為張、崔等姓的郡望。而此時東武城的城址在今故城縣瓦子莊附近,其縣域範圍,包括今故城縣南半部、武城縣西南部、南宮縣東南部、清河縣的東北部。(引用Sunnyinchen的新浪博客《清河東武城考》)

不過《三國志卷十二 魏書十二 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中的崔琰的傳記提供了崔氏的動向:

大將軍袁紹聞而闢之。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琰諫曰:"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敕郡縣掩骼埋胔,示憯怛之愛,追文王之仁。"紹以為騎都尉。後紹治兵黎陽,次於延津,琰復諫曰:"天子在許,民望助順,不如守境述職,以寧區宇。"紹不聽,遂敗於官渡。及紹卒,二子交爭,爭欲得琰。琰稱疾固辭,由是獲罪,幽於囹圄,賴陰夔、陳琳營救得免。

 這裡其實有三條記錄,但是核心是一條就是崔琰不支持袁紹。從崔琰被袁紹的兩個兒子爭奪來看,崔氏的態度才是袁氏能否在冀州紮根的最大因素。可是,崔氏的態度明顯不喜歡袁紹。

崔琰不喜歡袁紹並非沒有原因: 

大將軍袁紹聞而闢之。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琰諫曰:"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敕郡縣掩骼埋胔,示憯怛之愛,追文王之仁。"紹以為騎都尉。

袁紹在得到韓馥的大量的軍需輜重後仍舊大肆搜刮河北地區,甚至到了盜墓的地步了,這就是“掘發丘隴”的意思,也就是說袁紹侵犯了當地士族的利益了。這種搜刮到了偷墳掘墓的地步,是對當地的領導級的士族的羞辱。在這情況下,崔琰就不能不說話了。讓袁紹不要這麼做,趕快把這些屍骨給掩埋起來。其對袁紹的批評也是很厲害的:“民未見德”——這就是說你是無德之人啊!這就是文化大家族培養出來的漢末的時代精英——帶頭挖人家墳墓。後人都知道曹操有給摸金校尉,可是別忘了文化地位與政治地位,袁紹家族都比曹操高得多。可見,文化家族也不過是如此。可想而知,袁紹封崔琰個騎都尉,彼此都是看面子而已。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接著是官渡之戰前,崔琰表明了自己和袁紹不同的政治態度:

後紹治兵黎陽,次於延津,琰復諫曰:"天子在許,民望助順,不如守境述職,以寧區宇。"紹不聽,遂敗於官渡。

崔琰這裡是不讓袁紹和曹操對抗的意思。袁紹當然不聽,結果袁紹就失敗了。可以說,袁紹官渡之敗的根本原因是沒有獲得崔氏的支持。之後曹孟德獲得崔琰的支持,就在河北站穩腳跟:

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為別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太祖改容謝之。於時賓客皆伏失色。

賓客失色,才說明崔琰的一言九鼎的實際影響力。反過來也說明,袁紹官渡之敗是因為遠道客居,沒有得到當地大族的支持的結果,表面上看飄飄搖搖,冀青幽並四州,勢力似乎很大,其實只是浮在表面上而已,並沒有真正對當地產生實際的影響。

當然第三條就是袁紹死後兩個兒子對崔琰的爭奪,也反映了之前的田豐之輩不是冀州地區當家的家族勢力,只是附庸而已。他們之所以依附袁紹,極可能是與崔琰家族有矛盾。當然更說明,袁紹河北之敗是沒有得到崔氏的支持。缺乏最有力的家族支持,袁紹縱然是四世三公也不靈,因為你的基礎在今天的河南南部。這就是董卓將袁紹調到渤海擔任太守的絕妙所在!

當然這只是袁氏和崔氏的一個大族的矛盾,其他的方面原因我們下次再聊。

(待續)


董卓,袁紹第一挖坑人——從士族矛盾談袁紹之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