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鄉村文化,助力脫貧攻堅

潮州是國家歷史名城,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其根在廣大的鄉村,只有根扎得深,才能枝繁葉茂,煥發長久生命力。潮州市把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起來,按照十九大報告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結合本市文化發展現狀和特點,積極發揮部門職能,實施文化精準扶貧工程,切實推動貧困村文化事業發展,保障貧困地區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塑造文明鄉風,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推動貧困村文化設施建設

一、推動貧困村文化設施建設,提升服務效能。

传承乡村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聚焦貧困鄉村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嚴重不足的現狀,潮州市圍繞讓老百姓跳舞有廣場、表演有戲臺、健身有場地、娛樂有器材、閱讀有書籍“五個有”的目標,將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作為文化建設重點工作任務,納入對各縣區政府的年度考核指標。各貧困村嚴格按照標準配套建設,並通過盤活存量、調整置換、集中利用,推動村級公共文化及相關資源整合,提升貧困村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效能。

目前,全市45個省定貧困村,已有33個完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覆蓋率達到73.33%。依託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文體廣場、農村戲臺等開展文藝下鄉巡演、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等活動,全市45個貧困村均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目標任務,一場場精彩文藝演出盛宴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娛生活;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購置圖書及書架等配套設施,重點為45個貧困村補充更新出版物和數字化升級,積極開展貧困村農家書屋出版物輪換工作,進一步滿足農民群眾閱讀學習需要;加強貧困村體育設施建設,為每個貧困村配建8件以上器材的健身路徑,切實改善農村健身環境;統籌有線、無線、衛星覆蓋等方式,實現廣播電視從村村通向戶戶通的轉型升級。

推動貧困村文化遺產保護

二、推動貧困村文化遺產保護,加大傳承力度。

传承乡村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組織開展全市省定貧困村文化遺產資源調查,調查覆蓋率達到100%,並公佈《省定貧困村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和《省定貧困村可開發利用不可移動文物資源目錄》。

縣區文物行政部門還對公佈的貧困村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了掛牌保護。

印發《潮州市美麗鄉村民居建築設計指引》和《潮州市美麗鄉村特色風貌營造工作指引》等指導書,切實加強創建工作指導,加強鄉村風貌和自然生態保護,在“留得住鄉愁”和生態宜居上下功夫,因村施策,抓好藍圖繪製,突出潮汕建築文化特色。

饒平縣利用省的扶貧專項資金,對各貧困村內的文物建築進行必要的修繕,恢復歷史風貌。

潮安區借貧困村改造之機,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如歸湖鎮獅峰村打造祠堂文化,以優秀家風家訓為載體,抓好優秀家風家訓的宣傳教育,並使之成為一處文化閒旅遊勝地;白水村大力打造白水巖傳統風景名勝,其摩崖石刻及石窟寺吸引了眾多的遊客;赤水村規劃建設文體廣場、村史館等,具有濃厚的赤水本土歷史人文景觀逐漸呈現。

同時加大對貧困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扶持力度,調查各村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情況,因地制宜,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

以潮安區歸湖鎮獅峰村、饒平縣樟溪鎮英粉村兩個貧困村為先行點,以潮州手拉壺、珠繡兩項非遺技能培訓為突破口,開辦潮州市傳統工藝(非遺)技能培訓班。聘請手拉壺工藝大師謝華、中國刺繡藝術大師黃偉雄等到現場實操示範教學,幫助村民掌握技能,逐步實現脫貧。

饒平縣東山鎮東明村舉辦首屆竹編竹藝技能大賽,同時推動“竹編藝術進課堂”活動,逐步向全鎮的小學課堂鋪開,有效促進該技藝的傳承。

充分發揮省級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廣東南馥茶業有限公司、省級非遺傳承基地饒平縣金利生態茶葉有限公司作用,舉辦潮州單叢茶製作技藝培訓班,帶動鳳凰鎮叫水坑村、浮濱鎮大新溪村、宮下村等貧困村落人群參加培訓,提高製茶技藝,發揮非物質文化在精準扶貧中的積極作用。

推動貧困村鄉風文明建設

三、推動貧困村鄉風文明建設,營造共建氛圍。

传承乡村文化,助力脱贫攻坚

潮州歷來名人輩出,鄉風淳樸,素有海濱鄒魯之美譽。在新時期脫貧攻堅過程中,潮州市採取多種措施,多輪驅動,推動貧困村鄉風文明建設,營造共建氛圍。

每個貧困村都成立鄉賢諮詢委員會,發揮鄉賢諮詢委員會“智庫+橋樑”的作用,對鄉村的重大建設項目進行論證、參謀,動員鄉賢參與鄉村文明建設。

在充分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修訂完善符合本地實際的村規民約,將倡導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有關要求納入其中,並在綜合文化服務站、村委會等顯著位置長期張貼。

開展環境整治“集體勞動日”活動,各村結合實際,每月確定固定日作為本村環境整治“集體勞動日”,組織村民在做好日常自家房前屋後“三包”(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的基礎上,對村內道路、溝渠、池塘和公共場所等進行清潔清淤和美化綠化,齊心協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發揮農村優秀基層幹部、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和老黨員、老幹部、老退伍軍人、老教師等“新鄉賢”示範帶動作用,廣泛發動各界賢達人士參與家鄉建設。比如饒平縣建饒鎮“領頭雁”青年致富帶頭人曾大慶毅然放棄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薪,歸鄉創業,創立枕頭崬高山茶種植有限公司,以實際行動帶領村民創業致富。潮安區歸湖偉興淡水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統偉,致富不忘鄉親,將企業交給兒子,返鄉出任村支書,支持家鄉建設,他所創辦的公司在“精準扶貧”中也發揮了龍頭帶動作用,利用自有生產基地及銷售渠道,幫助養殖戶、貧困戶提高生產技術,把控產品質量,統一養殖飼料,統一魚產品收購及銷售,形成“產業扶貧、增強造血”的扶貧新模式,為該村乃至全鎮淡水養殖戶、貧困戶提供了一條新的致富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