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繁体字“東”的本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东方呢?

西瓜群众530727




“東”的本义就是指方位。准确地讲,東就是在天文意义上的春分时,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有人一定会说,没有那么复杂,東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我们上小学就知道,“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但这其实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我们生活在北半球,太阳准是偏于南方,故太阳升起的地方,准确讲为東南方向。有首古诗叫《陌上桑》,开头一句就是“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楼。”“日出東南隅”,这种描述就很精确了。



“東”字从日从木。有人说,日在树中为東。《鄭樵·通志》就说:“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其实这种描述也是不确实的。“日在木中”是一幅风景的定格,很难准确地描述方位。早晨起来,日上树末,其方位大体是在東方,但傍晚时分,日落树末,其方位却大体在西方。仅凭一幅定格的图画,怎么确定是在早晨还是在傍晚呢?又怎么知道是在東方还是在西方呢?



其实,很多汉字的解释是离不开《易经》知识的。笔者曾在头条号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易经所依据的历法》的文章,文中详细说明了《易经》所依据的历法为夏历。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夏历就是依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旋转所指方位来确定月份的。《易·说卦传》曰:“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正东方时,就是春分节气,也就是我们的仲春之月,这个节气对应後天八卦的震位。震卦为仲春之卦,其时斗柄指向正東方;震卦也为日出之卦,时在早晨的6时左右。“震为动”,故《说文》释“東”时说:“(東),动也。阳气动,于時为春。”总之一句话,斗柄東指,于时为春,五行属木。春天五行属木,木代表春天草木萌发,是生机和活力的象征,故以木代表東方。



“東”从日从木,这里的“木”不能简单理解为树,而应该理解为五行之木。“東”的意义重点在“木”上,因为五行之木本身就代表東方。“日”在这里只是辅助意义,因为太阳是运动的,其方位是不断变化的。五行属木者,日之所出者,東也。


子夏故坛


汉字「東」的字形,的确给人很困惑,怎么表示「东方」的意思呢?

如果一个字从字形上说不通,就要考虑从「字音」着手,则能涣然冰释,不要以字形强解。

------------------------------------------------------------------------

那就先说结论:汉字「東」取像自上古的「旅行箱」。

古人也要走亲访友、远游出行,要带换洗衣服,路远的可能还要带点干粮食物,古人用什么装这些东西?

我想读者应该在古装电视中都看过,类似一块布做成包袱,搭在肩部上,社会我小燕子哥镇楼:

其实,小燕子这种类似这种包袱一样的东西,先秦称为:橐(tuó)囊(náng)。

所以,汉字「东」是一个假借字,「东」的本义就是「橐」:

「东」为「橐」之本字,「东、橐」上古音相通:旁纽双声,对转叠韵。

(音韵术语,意思就是二者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就行了)。

汉语中「东方」的意义太过于抽象,无法造字,就假借同音字「东」来表示。

假借义「东方」霸占了本字「东」,本义「包袱、布囊」就另造「橐」字表示。

(造古代的训诂学中,古人称之为:「鸠占鹊巢,假义夺正义」)。

东汉的许慎《说文》的解释是「东,动也」,并引用官溥说法是:「从日,在木中」

《说文》: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

日在木中,徐徐上升,一轮红日东升之貌,将「东」释为「动」,很合理!

清人段玉裁注解接着补充:

  • 「日在木中」为「東」,

  • 「日在木上」为「杲」,
  • 「日在木下」为「杳」。

看起来无懈可击,可信度非常高,比汽车维修员带扳手踢足球还合理!

但甲骨文和金文一出,我们知道许大官人和我玉裁哥都错了,而且错得离谱,纯粹的望文生义:

汉字「东」的演变脉络图:

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

所以,「東」字正是象形「袋有物而绑束两端」之形,「橐」之本字,被「借走不归还」而已。


汉字「东」虽然在出土的古文献中未见表示本义,可见这个假借非常早。但是从汉字的初文:「重」,可以看出来——

「重」字从「人」负「东」」:取像于「人背负橐袋」之形,

这个象形「沉重」的意思不言而喻。西周金文「人」与「東」变成上下结构,共「中竖」笔划,为小篆字形所本,楷书「重」则承袭小篆。


「橐」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袋子呢?

《说文》中 「橐、囊」是互训的:

  • 《说文》:橐,囊也。
  • 《说文》:囊,橐也。

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解释」,「橐、囊」我都不是认识的话,就一头雾水了。

对汉字追本溯源,我们就要从最古老的经传文献寻找线索:

  • 《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
  • 《左传·宣公二年》:……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 《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高诱注:「无底曰囊,有底曰橐。」

从古人经传文献可以看出,先秦、秦汉的袋子有有两种,可以放置物品:书本、衣物,也可以放食物,有「大、小」之别和「有底、无底」之别——

「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细讲要要引证经传,那就很长了,失去了本文的主旨,因为主要是讲汉字「东」,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去读这篇文章:
  • 黄金贵. (1994). 「囊、橐」辨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57-58.

因为是布和皮革制品,并没有先秦时代实物出土。

最早的「橐囊」是甘肃武威磨咀子古墓群,出土汉魏时代的「无底布囊」和「有底的草橐」:

「无底布囊」在女墓主的头旁边,可能是放置比较私人的东西:

出土的「草合」装的是食材,有底的「草橐」似乎是装食物的,正如《诗经》说的「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草袋装食物可以保温,今天即便是农村还有一种草窠用来装食物保温:

图引自:陈贤儒. (1960).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 考古(9), 15-28.

敦煌魏晋壁画中的「包包」都有底,有些形制就是古代文献中描述「橐」,有些跟今天的包包一样:

唐朝「爆款包」,跟今天已经很相似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唐朝包包实物,(注:来自微博,无法核实真假)



「无底之袋」需要「绑束两端」才能装物品,所以古人「绑束两端的袋囊」之形,表达「束口、束缚」的「束」字:

「束」、「東」也是同源字,古无翘舌音,二者上古音也是通的,二者的区别是:

  • 「东」字多一笔表示「袋囊有物」。

  • 「束」是「绑束两端的空袋囊」。

现在我们知道,本字「东(束)」被借走以后,以「袋囊」之形为基础符号,孳乳派生了一系列的后起字「橐、囊、㯻、㯱」,意义都很相近,就是囊袋的不同叫法。

其古文字都是像「布袋有物之形」,有些干脆用声符表示所装的物体,起到「既形亦声」的作用。

  • 「橐」是「有底之袋,袋中有物」之形,表示物体的笔画改为声符「石」,古无翘舌音,「石、橐」音近。

  • 「㯱」,念piao2,是「囊」的异体字,甲骨文用「一点」像「囊中有物」之形,金文改为声符「缶」:古无轻唇音,「缶」上古音在滂母,读音有点像「剖」,所以能表音。

  • 汉字「㯻」也是也训为「橐」,读作「hun」,可能是动词「捆」的初文。

《说文》:㯻,橐也。从束,圂聲。

------------------------------------------

  •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墨子·备穴》:具炉橐,橐以牛皮

「橐龠」或者「炉橐」就是先秦时代用牛皮做的橐袋子当做鼓风机使用:

后来慢慢改进的「皮囊鼓风机」:

后来加上轮子,将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这就有点意思的,懂机械的都知道,这就是汽车发动机上的连杆飞轮装置反过来的。所以,李约瑟对这个机器评价很高:

图引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b2museum.cdstm.cn/ancmach/machine/jb_31.html

所以,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出土文献一直都能证实或者证伪传世文献,这就是「二重证据法」的厉害之处,也是考据学最有意思的地方:

不管什么事物,哪怕一句熟语、一个字,追根溯源都有意想不到的有趣点。

------------------------------------------

我看到有几个留言人竟然说:

诶~~~~~~,我以前确实总在回答中要交代一下汉字的「假借」是什么意思,后来我想,这是小学生都应该的懂的概念,我有这个必要吗?

看来我的臆测是错的!!!!!!!!

网络上「装逼」的「逼」为什么用「逼迫」的「逼」表示?

就是因为「尸穴bi」不雅吗,或者说在拼音输入法下,常用字应该在最前面,而冷僻字在后面。


为了图简便快速,就借用常用同音字「逼」呀。

「假借」的原理就是「谐声」:读音相同呀!这难道不是常识吗?

好,我们再回到古人造字之初:

  • 1\\2\\3可以用「一、二、三」累积表示,4\\5\\6\\7\\8\\9\\10,甚至是1000、10000用这种方法行吗?

  • 「山、木、水、日」我们可以画象形简笔画表示,那一些抽象的意义,如:「之、乎、者、也」,怎么用象形简笔画的方式表达?

很简单,借用同音字呀!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法子:

比如:

  • 9借用的同音字「九」,「九」的本义其实「手肘」,「九」被借走不归还,就另外一个造一个「肘」。

  • 100借用同音字「白」,本义是白色、,但「白」归还了,而是加一横,为假借义另外一个「百」字

  • 10000(wan)借用同音字「萬」,「萬」本义是蟹子,「萬」被借走不归还,就另外一个造一「蠆」字。

  • 「之」其实借用的同音字「止」,本义是「脚趾」。但「止」归还了,就为假借义就另外造「之」字

不一一举例,以此类推,读我开头说的一段文字:

我开头就将答案表达得这么清楚:「东」是「假借字」,本义就是橐囊,古人的『旅行箱』。「假借字」只跟读音有。

就如同「装逼」的的「逼」,表示数字的「萬」,你如何从字形上解释?

所以,我开篇说:不要从字形角度强解,很容易错:

后面的考证,是为结论提供更多的证据,顺便说一下一点有意思的「冷知识」。

好,我解释到了这个程度,如果你还说看不懂的,我真想掐死你!


小汉字见大历史



分成两个子问题回答,可能更便于说清楚。

关于“東”字的本义是什么。

繁体的“東”,定型于小篆。不过,比小篆早一千多年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了“東”字。不仅如此,“南”、“西”、“北”甲骨文里也有了,分别写如以下——

这也就是说,如果探寻“東”字的本义,至少应该追根溯源到甲骨文,看看那个时候这个字的本义是什么。

“東”,首先和方向神及风神有关。

中国上古社会人们,对天气变化的敬畏,首位的是雨,其次就是风了。

甲骨文里“遘雨”、“遘风”之ト恒见,这是源于敬祭风、雨两神,被作为国家级的最高祀典内容,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后世。

中国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水系山脉网格状地貌组合类型特征的制约,地区性季风环流和寒温海流变迁的影响最为明显——冬季冰风凛冽的极锋主要徘徊于长江以北;夏季风盛行时多雨,这是形成此地区先民对风雨崇拜的自然原因。

在殷商时期,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及相对的四种风,已经各有其名,且具备各自的神性。 甲骨文中对此记载颇为详细,因为有的字打不出来,请看下图—— 还有下面这个图—— 两片甲骨上所说的四方神与四方风神稍有差异——学者们认为,这是契刻时出的差错。

胡厚宣先生最早指出,甲骨文四方及四方之风,与《尧典》及《山海经》等先秦古籍中有关四方名和风名的记载,多相契合。

杨树达先生进一步论证,此四方名皆为神名,职司草木,分主四季而配于四方。

陈梦家先生又认为,不啻四方之名即四方之神名,且四方风名亦为风神之名,四方风应为四方之神的使者。

严一萍先生也指出,《尧典》四方之名,“除北方之误,未能确证外,若析,若因,若夷,均与甲骨文密合无间”。

另外,蔡哲茂、曹锦炎、刘钊等学者,都赞同以上意见,并作了考证。

“東”,其次和季节有关。

商代的四方神和四方风神信仰,内寓春夏秋冬季候循环的感性认识和地域性方面的意义,追踪的是四时风向强弱大小等自然属性与四个方向地域之间的关系。

东方风神名劦(xié),劦者协也,寓融惠和畅之义,侯时为春季。东方神名析,草木解析萌生之义。殷商时,析被用作地名,甲骨文有“王其步于析”(《合集》24263)之句。

南和南风、西和西风、北和北风,也皆有神名,并有对应地望。

为什么东南西北都有具体的地点所指呢?《左传》说,“登观台以望,必书云物”——这些具体的地点所指,大概是不同的观云测风的“气象站”。

风向强弱有异,季候自不相同。所以,四方四风又成为四季之候征,有识别草木农稼生长特点及区分四时气候变化的意义。 《尸子》说:“东方为春。春,动也,是故鸟兽孕宁,草木华生,万物成遂。南方为夏。夏,兴也,南,任也,是故万物莫不任兴,蕃殖充盈。西方为秋。秋,肃也,万物莫不肃敬。北方为冬。冬,终也,北,伏方也,是故万物至冬皆伏”。

至此,就很好理解汉代许慎,为什么在《说文解字》里,对“東”的解释是“東,动也”了——他认为,“東”的本义是“萌动”的春季。不承想,在春季之前,“東”最早的本义是一个叫“析”的神。这可以理解,因为许慎无源见到甲骨文,所以,不必责怪这个穷根究底的老学究。

总结一下,“東”的本义是“析神”,主管着叫“劦”的东风之神。然后有了一个引申义——“万物萌动”的“春季。再然后又有了一个引申义——作为方位的“東”。

甲骨文里,东南西北都用来表示方位了——如東面的方国;南廪——南面的仓库;西羌——商国主要的敌人;北田——北方之王田。

既然“東”作为方位词只是其引申义,这个字如何指示方位就不重要了——东南西北四个字,都不包含指示方位的功能,先人们造着四个字的时候,压根儿没想让它们具有指示方位的作用。

关于“東”字的造字方式。

“東”,不是会意字,也不是假借字。研究甲骨文的青年翘楚王蕴智教授认为,“東”字属于“变体分化字。

王教授认为,在商代,也包括前后衔接的古文字中,文字的一字多义即一字记多词的现象频繁发生。因构成文字的基本部件,还没有像后世那样齐全和规范,为了便利造字,有效控制文字的兼职,当时的人们,习惯在某一“母字”的基础上, 通过追加诸如“·”、“一”、“×”、“v”、“口”、“0”之类简单的笔画以示区别,亦或尝试改变“母字”的局部结构而派生新字。这些派生字不太符合文字的一般构形规则。例如下图—— 上图中,各组中的后一字形,皆为通过增损原字笔画而派出的分化字。如“老”与“考”本是一个字,象人长发而倚杖之形,同源分化出考字。“束”本象上下作结扎状的囊形,为了表示“東”这个概念,便在束字中部附加一横画(亦作“=”或“×”形)加以区别。其他各组例字的同源分化途径大致相同。

于省吾先生最早把这一类分化字,称之为“因声指事字”。如在论及“母”、“每”二字的派生关系时,他曾经认为: “每字的造字本义,系于母字的上部附加一个v画,作为指事字的标志,而仍因母字以为声。”

王蕴智教授说,“关于这一类型的同源分化特征,我们曾将其概括为“借形变体”,并对这一文字现象进行过讨论”。

他说,“乍一看来,上揭所举各派生字例似乎和一般的象形符号并无多大差异,其实不然。首先,这些派生字形都已经不再是单纯利用表意性符号来进行图示。如果我们不是事先认识了“考”、“東”、“タ”、“母”、“每”、“升”、“夫 ”“曰”、“非”、“啻”、“寅”、“尤”、“千”、“今”、“百”、“句”、“已”等字的形体来源,即使再省视它们的形体,恐怕也看不出其实际的含意。因为通过 借形变体这种特殊的构字方式,已使文字形体进一步符号化和抽象化,字面 上不再具有明确的表意成分,它们一般只是缘承其同源母体的形和音而又有所区别。此外,借形变体字与六书中的指事字在造字方式上也迥然有别。指事字所追加的是一种具有示意性质的符号,在造字法上仍属表意字的范畴,其与原来的象形字本体没有读音上的内在关系。借形变体字所追加的仅仅是一种区别符号,它是一种文字本体的节外生枝,而且与原来的字形保持有较为密切的读音联系。在文字的使用上,指事字是一种独立的记词符号,与原来的象形符号不发生记词上的交叉联系。而借形变体字在未脱胎之前,往往与同源母体存在一个同字异用的过渡阶段。如甲骨文“衣”用如“卒”、“白”用 如“百”、……“矢”用如“寅”、“子”用如“已”、“束”用如“東”、 “云”用如“旬”等等,由此分化出来的字盖不具指事字的特点,而是具有借形变体之特征。

他说的很有道理。

参考资料:《商代史》第六、第七、第十卷;《殷商甲骨文研究》。


一老沈一


解读汉字,不必用繁杂的方式,学术性的解读,只会让普通人看不懂,特别是不能把简单的东西变复杂。


【东】,繁体:

【東】



太阳位置:日形升至树木中,太阳升起的方向。

太阳光明:东升日光照射在树木中。



【东】,,象形,象日在木中形。旭日升在木林中。

【日】旭日东升,旦日升在地面上,早日升在屮丛中,东日升在木林中。



【东】=【東】=【日】+【木】

【日】日形,日光,日升动。

【东】旭日升动,东日升在木中。东日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


【东】,由【東】草书简化而来,日升在木中- 東。


东,指太阳升起的方向,东方


有人会问:东西,表示物体,为什么会用东字?


汉字中的“东西”,也是方位词引申过来的。


古代城邑城邦“囗”一般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正门朝南,市井主街道路南北走向,城邑划分“凵”缺口就是“囗”城的城门出口,南北主街道(古时城邑基本只一条主街)


街道两旁“东、西”为作买卖的,而非城邑东边有市西边有市!买卖“东西”在城邑街道两旁--这就是“东西”的汉字本源!



.

.


我是汉字谷主,【专注说文解字、快速识字启蒙与K12语文教育、海外汉语,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古诗文)】

汉字创新思维训练课程 提升中小学生想象力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读懂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交流及合作!

如何获得上述 人字学习法 相关资料,

请关注本头条号,私信 “人”


汉字谷主


繁体“東”是由木和日会意而成的字。木指示草木;日指示太阳。日在木中,表示太阳从东方升起,万物复生,生而动,東借“动”声表示太阳出来万物活动。简化后变为“东”,笔画释义更能完善东的含义。东是由横“一”、折“𠃋”、竖钩“亅”和“八”会意而成。横“一”表示日出东方地平线;折“𠃋”表示圆或弧,这里指示太阳升起有圆弧形逐渐变为圆形;竖钩“亅”表示纵向相对,这里表示太阳相对在东方地平线逐渐升高,圆周运动为内钩;“八”表示分合之意,这里表示太阳日出和日落分东方和西方。借“动”声强调日出之方位为东。


严师说字


这是一个会意字,《说文解字》认为:“日所出也。从日在木中,会意。”意思是太阳在“木”中,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淮南子·天文训》:东方木也。


这是篆书的”东“字,可以看”日、木“之形,下面这个楷书”东“字,还保留了古人造字的会意本义。


现在的简化字”东“字就很难看出会意了。


更多书法技巧与精彩内容,请关注【麓风轩】

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麓风轩


東,产生方位含义的原因,是東部族居住地相对于其他部族而言,東边,本义是東部族居住的那边,后来被各部族公认为“东方”。人类之初,方位也是没有名称的,東部族名借用为方位名。假如当初住在那个方位的不是東部族,而是其他部族,那么可能是其他部族名代替了那个方位的名称。

至于后来把“日”作为“太阳”,把“木”作为“树木”也都是借用,借用什么?借用的都是部族名,姓字。也就是说,一切文字都是借用姓字表达。更多信息请百度《中国姓氏研究报告》、《汉字统一的途径是什么》等看看。


汉字科普—新雷第一声


東=日+木,日出东林中,会意为“东方”。按字理与权宜,東不该简化为东。

不过,草书就是“草率”,东字一笔草成,约定俗成,再也不能追溯字理。

再看“西”字。西=兀+口。兀通无,指消失。口即○,指太阳☀。

故“西”会意太阳消失的地方。故有日落西山,类比人死归西,驾鹤西去。

可见简化汉字,既不能一概将就草书,也不能一味讲究繁杂,需要权衡利弊。文字毕竟是符号,约定俗成为上。


原道童子


汉字正体字”東“按说文解字的说法是木动也。

此字按字体看没有神奇之处,其正体是”木+日“字。木在东方春季之时,那时万物更新,一片繁荣。木表于生气,而生气在太阳初升时最旺,那是草木的生长也是最旺的,得阴阳之时,气温也不热不冷,即有阳光也会热蒸。

东方又是日出的地方,所以用”木+日“表示东边。

在《易传·卦序》中有说”帝出于震“。这个帝不是皇帝的帝,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太阳。太阳简称为日,而木于《易》方位中在东方甲卯乙之方。所以也说”木+日“表示东方了。


尘缘术数玄学文化


東,本来就是个会意字,“東”是“日”和“木”两部分构成,日出现在草木之间,就是是说太阳出现在草木间,这时候正是太阳出现在东方的位置,故而会意为東!東的本意就是指东方!这样就好解释“東”了!

同类还有“旦”字,“旦”会意为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代表新一天的开始,旦,就是新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