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銀行讓位,開放銀行成主流!

近年來,科技快速發展已經深入改變了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對傳統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改變。然而科技對金融的影響,並不是從科技直接作用於金融領域,而是先從改變產業生態,再作用於企業經營模式,最後才驅動金融服務的一系列創新與升級。

在2018中國交易金融服務創新論壇上,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羅勇帶來題為“新形勢下交易金融的實踐與創新”的主題演講。

刊於《財資中國》雜誌2018年7月刊,有刪減

銀行圈炸了!線上銀行/直銷銀行讓位,開放銀行成主流!

▲圖 民生銀行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羅勇

科技賦能企業商業模式升級

首先,技術的革新改變了產業生態,促進企業商業模式不斷升級。一般而言,科技必須要經歷從膨脹期到泡沫式的低谷期後,走向穩定生長期,才能真正實現其商業價值和商業應用。科技首先會改變企業的商業模式,企業在應用新技術後,其內外部的商業模式才會發生質的改變。如企業ERP的雲化,它可以真正地實現產業協同,促使採購、倉儲或物流、銷售等環節的扁平化、移動化,所有環節的數據被動態監控,實現可視化、可感知與可跟蹤。在這種扁平化的商業模式下,可形成智能化、可溯源的大數據,而基於多維度的大數據學習,企業管理也將逐漸進入雲化模式。可以說,相比於傳統的ERP,ERP雲化是對商業模式的重構。因此,科技改變和重塑了企業的組織形態和互聯網流程環節,同時,促進企業向數字化發展,並在數字化基礎上更加強調通過信息交互和資源共享達到整個產業的協同化。

隨著不斷迭代升級的信息技術作用於企業生產、政府運作、社會生活等各個層面,企業也必須進行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通常而言,科技賦能企業經營發展會經歷三個不同的階段。

經濟信息化(E-factory)階段,即工廠式信息化,這個階段的企業由規模化生產向科技化改造,充分利用信息資源,強化內外部管理,進一步提升效率和服務。

渠道化經營(D-factory)階段,隨著平臺類企業的出現,企業經營強化渠道分銷能力,採取渠道直銷模式,採購和銷售將更加扁平化。

平臺生態化(O-factory)階段,即為適應平臺化服務模式,企業通過引入“合夥人制度”,將內部組織架構演變為“平臺+內創”的扁平化、移動化組織模式,來完成整個的平臺生態化建設。未來,企業內部各個單元將更加單一化和切片化,形成獨立的業務單元、銷售單元、研發單元等,而各個單元之間利用互聯網、數字技術就可以形成“生態型”的平臺架構。這是企業經營當前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企業需求變化驅動新金融服務出現

隨著產業數字化進程的加快,企業在新平臺、新經濟模式下呈現出雲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新特點,而金融服務轉型的根源和未來的產品特徵都必須去滿足企業進化衍生的新需求,所有的新金融服務都要服務於實體經濟。未來,商業銀行新金融服務的發展方向是從線上銀行(E-bank)、直銷銀行(D-bank)逐漸發展為開放銀行(O-bank)的新金融模式。

線上銀行(E-bank),即在全行建立一個數字化線上銀行,在一個大平臺上支持包括零售網金、公司網金、金融市場、網絡支付和數據銀行等在內的各類應用。其中,網絡支付和數據銀行是數字化線上銀行的重點關注內容,也是銀行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

直銷銀行(D-bank),本質上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渠道形成對應的自動化銷售,如目前各家銀行都在推的智能廳堂、直銷銀行或微信銀行,這些渠道都是在實現敏捷直達的金融服務過程。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衍生出了金融雲的應用機會。

開放銀行(O-bank),在新金融模式下,銀行就像蘋果公司一樣,在OPEN-BANK平臺上,銀行的服務不是直接面向客戶,而是一批APP開發者,他們會基於場景、應用、錢包、商城來進行不同生態的應用開發,形成ISV開發者生態。同時,銀行原本具有的生活、理財、支付、網貸、風控,包括賬戶、客戶和用戶也都會形成流量,這兩者互為流量和平臺,促進“交易+金融”的融合,進而實現金融雲服務。在這種經營服務模式下,如果將銀行在企業和個人領域的線下標籤和所有場景中彙集的線上標籤全部打通,當這些標籤集聚完成以後,將實現真正的AI服務。O-bank能夠將流量範式真正地轉化為經營模式,是未來3—5年所有銀行的主流發展方向。『瞭解更多開放銀行內容,請戳☞ 』

《2018中國交易銀行服務發展基準報告》

近日,財資中國、西湖財資金融科技研究院正式發佈《2018中國交易銀行服務發展基準報告》。報告全面反映了當前中國商業銀行交易銀行及公司銀行業務的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充分總結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的行業發展特性,推動交易銀行及公司銀行業務的整體發展。點擊瞭解更多,訂閱《2018中國交易銀行服務發展基準報告》!

銀行圈炸了!線上銀行/直銷銀行讓位,開放銀行成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