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過去日本GDP20多年不增長,卻還被稱爲已開發國家?

芙蓉姐的七第


覺得題主把問題改為“為什麼過去日本GDP20多年不增長

都還是發達國家?”更合適一些。

“發達國家”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定義,也不是一個很明確的組織。一般來說,“發達國家”是指那些完成了工業化,科學技術水平很高,國民生活、健康、教育和基本設施建設的水平很高,政治和社會都很安定的國家。

一般在定義“發達國家”時,相對於規模更加重視人均,所以中國、印度、俄羅斯這些政治軍事大國也不認為是發達國家,因為人均較少不被認為是發達國家,另一方面,極端的小國,雖然人均指數很高也不被認為是發達國家,比如摩納哥、列支敦士頓。工業化或者民主化不夠的國家也不被認為是發達國家,比如中東的產油國。

現在一般被認為是發達國家的,除了G7的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加拿大之外,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瑞士、奧地利、瑞典、丹麥、挪威、芬蘭、冰島、愛爾蘭、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和以色列也被認為是發達國家。

就是說,

“發達國家”的定義和GDP是否增長在邏輯上沒有關係,某個國家是否發達國家是看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這個國家所處的位置,而發展速度表明的是這個國家所處位置的變化,一個是靜態的說明,一個是動態的歷史,不是一回事。只要某個國家滿足了工業化、科技、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等要求,它就是發達國家。日本在這些方面都滿足了作為發達國家的要求,比如5.2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三位的GDP,44426美元的世界第27位的人均GDP,83.7歲的世界第一人均壽命,全世界最好的全民醫保制度,……,只要有這些具體數字,它當然就是發達國家了。

本世紀以來,中國經濟發生了井噴式發展,身歷這種高速發展的中國人往往不能理解低速發展甚至不發展的事實,日本在過去的20多年中經濟幾乎沒有發展其實並不是孤立的事件,這些年中其他國家也和日本相差不大。下面是從1980年到2020年這40年中的世界前幾位國家的GDP發展圖表(包含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數字):

從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到,這30年裡發展較明顯的就只有中國和美國,尤其是中國,其餘國家都差不多,再把看看去掉中美數字的圖表就更清楚了:

除了印度這些年的發展比較明顯之外,其餘國家都沒什麼很大發展。日本是20多年沒有發展,但並沒有退步,而其他國家也沒什麼進步,看了上面兩張圖就可以知道,其實就只有美國、中國和印度有這20年,其餘國家的這20年都是失去了的,甚至還可以做出這樣的預測出來:即便日本再來個十年二十年的不發展,可能追上日本的似乎也就只有印度了,就是說日本再有20年不發展應該也還是發達國家。

日本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現在已經50年了,在這50年中就只有中國在2010年超過了日本,與其問日本為什麼還是發達國家還不如去問問其他國家:“日本都20多年沒發展了怎麼還超不過去?”更合適。


冰冷雨天


日本2017年GDP是4.34萬億美元,中國是13.17萬億美元,中國GDP是日本的3倍多,但一平均,我國人均GDP就落後了,2017年中國人均GDP將近8800美元,日本是38550美元,比我們多出3萬美元。這是中國人看日本人“有錢”的重要原因。


那麼,為什麼日本GDP20年不增長,卻仍然看上去像個發達國家呢。


(1)不只要看GDP,還要看GNP。


相信不少讀者已經看過不少的文章,隨著日本國內生產成本的高企,上世紀8、90年代起,日本國內產業就大舉對外投資與收購,造成了日本國內產業的相對空心化。另一方面,有媒體報道,日本海外的經濟規模2017年將近日本國內的1.5倍,有的說是1.8倍,不管數據如何,這都意味著日本在本土以外的地方,有著巨大的投資與相應的經濟利益。


雖然日本國內產業相對空心化,造成了日本國內市場的“某些凋敝”,比如內需減少,就業機會一度變得稀缺(現在就業又十分充足了),但在海外,日本企業裹挾著日元貸款,日本資本在海外大量投資,利用發展中國家的機會,特別是“中國特需”,賺了大量的錢。這是日本那些跨國財團越來越富有的原因之一。



(2)日本社會就業較為充分


隨著近一段時間來,出口景氣的好轉,日本企業利潤有了較快增加,日本國內的求人倍率已經接近2,意味著1個人有2份工作等著他。


事實上在過去20年,日本也保持著相對充足的就業,這一來是因為終身僱傭制的制約,二來也跟日本社會較為健全的社會保障相關。只要就業不掉,就能保證社會穩定,也能保證相關的CPI消費指數。


(3)日本在科技創新、文化創意方面擁有較深厚的家底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日本雖然GDP陷入了停滯增長,但過去50年的經濟快速發展,還是為日本積累了豐厚的家底,尤其是科技創新(比如材料學,工業品,以及生物科學,先進科技上)日本還擁有優勢。另外,文化創意(比如漫畫,電影,音樂,尤其是漫畫)在世界上已經站穩了腳跟,成為了日本文化的一個招牌,這些為日本賺進真金白銀的同時,也吸引了世界各國遊客到日本旅遊消費。所以日本的觀光產業,總體而言是很強的,不僅在於有豐富的自然,也有深厚的人文與現代潮流文化,只是過去一段時間,英語不好的日本人向內看,缺少向世界看的視野,導致了他們觀光一直不受重視。



(4)人的綜合素質較高


人是社會第一生產力。撇開歷史認知不談,日本人的綜合素質,比如科學文化知識等相對較高,雖然現在培養了一批不中用的草莓族,御宅族,但在全世界範圍內來看,日本人的素質保持了這個國家的生產力。只要有了人,國家就有發展的可能性。


當然了,現在隨著日本人口的減少,老齡化時代的到來,這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危機,短時間內已經難以改變。這一點給中國帶來了警醒。


北京不冷東京熱


過去二十多年,日本經濟處於停滯狀態——也就是增長乏力。這現象無論日本國內,還是按照國際標準,都是認可的。國內有些人質疑,說日本GDP長期沒有增長,為何它還如此發達,怎麼沒見它衰落?這樣的說法,可能是對一些概念和邏輯缺乏理解。

GDP是國民生產總值的意思,它反映一段時間之內,國民創造財富的整體能力。具體到個人,就是人均GDP,是國民平均的創造財富的能力。通常而言,只要一個國家不是消耗揮霍型的,相當多的GDP成果,是可以積累的。比如基礎設施建設,大型工程,這些建成之時,被記入當年GDP總量。實際上,這些東西是作為長期的財富在發揮作用。倘若一國長期保持較高的生產能力,大量的財富在持續積累,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是變差,則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是否被其他國家超過,則是另一回事)。

具體到日本這個國家,它在三十年前就保持相當高的GDP水平。雖說增長乏力,可是每年生產總量可觀,人均GDP保持著相當高水準,因此過去二十年多年,它所創造和積累的財富,規模非常大;和其他國家相比,它的人均GDP水平仍在世界前列。整個國家保持很高的生活水平,就很正常。

這就要問了,二三十年前的日本,它的經濟水平到底有多高呢?從人均GDP角度說吧。1995年時,當時國際社會的標準是:人均GDP達8000美元,即可列入發達國家行列。(當時中國臺灣地區和韓國,剛剛跨入人均GDP1萬美元,被視為新興經濟體,或初級發達經濟體)。當時日本人均GDP有多高呢?令人倒吸一口涼氣的人均4.3萬美元。這裡面有泡沫成分,可是要知,當時美國人均GDP還不到3萬美元。(1995年,2.88萬美元)。也就是說,日本人均GDP還是比美國高出一大截的。

這就是日本長期佔於發達國家之列的資本。這個國家的國民,它的生產能力,在二十年前就已相當高,並且長期是很高的水平。它所創造出的財富除了消耗掉以外,很多可以積累保存。這也是日本社會長期富足的原因。

後來的日本,經歷長期經濟停滯,現在人均GDP不到4萬美元。這個水平還是很高的。現在國際社會對發達經濟體的認定,大概是“不低於人均GDP2萬美元”。倘若日本經濟繼續停滯不前,只要沒發生明顯倒退,以日本社會的發達程度,它還將在國際上遙遙領先。日本作為發達國家的典範,還將繼續存在下去。


菁城子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屬於發達國家,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人均GDP。當然,人均GDP也存在一定缺陷,受匯率、物價等影響很大,為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用以取代單一的人均GDP衡量體系。儘管人均GDP有諸多不足,但其確實能從一個維度反映一個國家所處的發展階段,加之衡量方法簡單,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是發達國家的重要指標之一。

近30多年來,日本經濟進入低速增長期,甚至個別年份陷入衰退。但是中國有句熟話,叫“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濟增長是一個變動率指標,儘管日本變動率很低,但二戰後日本經濟迅速增長,到20世紀90年代已經基數較高,一度成為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國家,人均GDP迅速超過3萬美元,近年來一直處於4萬美元左右波動,處於世界人均GDP較高水平。

因此,儘管日本GDP30多年經濟增速較低,但依然屬於世界發達國家。



經濟好望角


日本GDP20年還是有所增長的,只是速度慢,使人不覺得日本實際上仍然在“發展”。發達國家的指標有很多,不是學經濟的我自然不敢在這個問題上造次,簡單說一下感想吧。

日本經發展緩慢,但日本人口增長也極為有限,所以人均GDP仍然是穩中有升的。從這點看,沒有道理說日本就不是發達國家了。再說,日本的科技能力依然處於世界前列,咱們隨意檢索一下或許就會發現,日本的科技研發能力和生產力並沒有下滑,也就是說國家的發展基礎還沒有被動搖。從收入上看,日本人的收入近20年增長也有限,有些領域還出現了下降,不過,日本物價近20年基本沒有上漲,實際上在很多生活用品上反而使下降了(也就是說生活成本低了),再加上房價低迷(大城市除外),所以日本人的生活水平並沒有下降太多,當然,這是與泡沫經濟崩潰後相比,要是和泡沫經濟時比較可就有天壤之別了。

此外,日本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福利體系,醫療和社會保障等社會福利方面的投入佔了整個國家預算的三分之一,而國防預算只佔5-7%。龐大的福利體系和預算也是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的重要標誌,畢竟國家是為了國民而存在而不是相反。當然,社會福利僅僅是對國民的基本保障,只能給國民提供安心感,如果要提升幸福感,日本還要更加一把勁了。某種意義上,20多年前日本取得的驚人成功造就了近20年“安於現狀”的社會心理,或許導致了很多人仍然覺得生活依然可以過得下去,前進的動力始終不足吧


流星聊扶桑


先不說日本GDP過去20年是否不增長,先看一下數據就清楚了。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公佈的數據,2017年日本GDP為48721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為38440美元,位居世界第25。日本的GNP(國民生產總值)比它的GDP高得多,因為日本在海外擁有鉅額資產,純資產高居世界第一。



發達國家又稱已開發國家,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 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國際上一般認為,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就已經是一個發達國家,當然還要看情況,比如一些中東石油富國,依靠開發自然資源也可以達到較高的人均GDP,但是這樣的國家未必就有先進的技術,也就不屬於發達國家。而一些人均GDP不足3萬美元的國家,擁有較為先進的技術,卻被稱為發達國家,比如韓國、西班牙。無論如何,日本都符合發達國家的條件,所以目前日本仍然是一個發達國家。


說日本20多年來GDP不增長是不正確的,只是增長的很緩慢,與其在戰後短短几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比如在1994年,日本GDP首次突破500萬億日元,為501.5萬億日元,到了2017年,日本GDP為545.8萬億日元,23年間僅增長了8.8%。但是目前日本仍然是發達國家,與其過去打下的經濟基礎不無關係。1995年,日本以美元匯率換算的GDP達到頂峰,為54548億美元,約佔美國的71%,人均GDP高居世界第三。因為一國的GDP換算成美元,會受到匯率的影響,所以去年日本以美元匯率換算的GDP比1995年還低,但是日本的人均GDP仍然接近4萬美元,所以日本還是一個發達國家。

近些年來,日本GDP仍然不見多大起色。其實在發達國家行列,日本也不算是個例。G7國家中,除了美國、加拿大,其它五個國家近些年來經濟發展也好不到哪去。比如:

英國

法國

德國

意大利


錦繡中源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這個問題。

發達國家根本不看GDP增速

在2017年度GDP總量佔據全球前十位的國家當中就有印度、巴西等國家,他們的GDP總量甚至超越了加拿大,澳大利亞等,所以說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並不是通過GDP總量,更不是通過GDP的增速來判斷的。

理論上講,越是落後的國家,GDP增速就越大,因為經濟總量的基數較小。像美國這樣體量的GDP總量,稍微增長1%和2%,絕對值就遠超某些小國家一年的GDP總量。

發達國家往往在產業上具有主導地位

發達國家這一稱謂體現了在全球化生產鏈中所佔據的地位。在國際化分工中,發展中國家往往只能做一些低端的代工類產品。附加值較低,可替代性較高,主要體現為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發達國家所從事的產業,更多是工業化引領,研究集約型和現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所需要的不是體力勞動力者,而是腦力勞動力者。

最好的例子就來自於蘋果手機,美國蘋果總部主要負責設計和系統研發。而在某些發展中國家,則主要是代工生產為主。所以從利潤來講,美國蘋果總部所佔據利潤的90%,而那些代工的工廠,雖然也生產蘋果手機,但能分到的利潤卻非常少。

發達國家的群眾很多觀念也不一樣

例如美國和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人們對於消費的觀念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們是截然不同的。他們並不會選擇大量存錢買房,而是會選擇更加重視自己的生活品質,強調投資自己。在日本,很多大都市的青年已經放棄了買房子的執念,甚至有很多人選擇一生都在租房。

其實對於某些大城市而言,很多青年人的觀念也已經發生了改變。與其揹負一生的負債去購買房產,還不如暫時租房。等到時機成熟了,再考慮買房的事情。當然了,在大城市租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臺的選擇的正確與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網打盡,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明白一個概念:什麼叫發達國家?

如果你只從經濟角度去界定,那就不免失之偏頗了。我們還得講講社會學。

首先,我得拋出一個結論:以人的發展為目的發展才是真發展,以人為本的發達才是真發達。

比如,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實行的是一種專制統治,國內民眾毫無人身權利可言,一切由統治者說了算,即便它們靠賣石油富得流油,但又有幾個人會認為伊拉克是個發達國家呢?

還有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亞,其實人均GDP並不輸於一些歐洲國家,但因為民眾並沒有自己應得的權利保證,所以也沒人認為它們就是發達國家。



我個人覺得這一點是所有發達國家必備前提:社會制度儘可能的保證了人之公平和正義,當然,通常搞的也是小政府和自由市場經濟,以及每個人都有不錯的養老醫療福利。

這不但是事實,而且還有理論邏緝的支撐。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建立起一套這樣的社會制度,試問,經濟再發達,又有幾許意義?

錢進了少數人的腰包,大多數人並沒有享受到發展成果,得到他們本該得到的,反而一種被剝奪感油然而生,貧富懸殊太大了。

這絕不是我們認可的發達。

說到日本,無疑它解決了上述之問題,從而社會穩定,絕大多數人能安居樂業,無後顧之憂。



接下來,才看經濟層面和經濟競爭力。

要說日本GDP二十多年來沒增長其實也不對,只是增長非常緩慢,被我們看不上而已。

但是它在工業領域所掌握的核心技術,以及金融和產業資本的海外投資收益,都夠它過上好日子了。

日本作為一個老牌工業製造國,看上去其國內產業空心化,但它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技術和資本的雄厚實力在今後比較長的時段內,依然使其成為全球產業上游的食利者。

以上吧!


行者劉二


我是椰子熟了,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更多精彩內容,期待與您共享(以下內容大約花費您3分鐘)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一點,到底發達國家的評判標準是什麼:國家必須有較高的人均GDP(記住,是人均GDP,不是GDP總量)和社會發展水平和人民的文明程度,其中包括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發達的醫療體系,健全的養老體系,教育體系。

中國的GDP總量目前排名第二,依舊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是日本依舊是發達國家。中國的人均GDP低於日本,8000多美金左右,遠低於日本的38000美金。

下邊我客觀的分析一下日本目前的情況:

1)環境水平:日本的環境保護沒話說,街道的乾淨程度以及綠化還是很不錯的,當然,這幾年我們國家對於環保很重視,整體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相信未來會更好!

下邊這個圖片是雨中的日本街道:


2)社會發展水平:我們知道,現在中國的移動支付世界聞名,微信支付也很便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二維碼的起源來自於日本,大概2007年的時候,二維碼在日本就很普及了,那時候在日本上網就很快,交水電費直接在終端機上繳就可以,很便利,記住那時候是2007年,我印象裡邊微信2011年成立。當然了,中國這幾年的移動支付發展很快,支付寶以及微信支付很便利,不次於現在的日本!

3)經濟層面:現在的日本,雖然GDP這些年沒有增長,但是二戰之後,日本的經濟快速發展了50年,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擁有很多有名的科技型的大公司,後來由於房地產原因,導致日本經濟萎靡不振,但是日本的基數大啊,即便20年沒怎麼增長,但是日本目前的GDP世界第三,還是很高的。

我是椰子熟了,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關注點贊👍


椰子熟了


日本吸取了"廣場協議"的教訓,有意識的控制本土的經濟規模,大力開拓海外市場,而這些海外的產值都不記入日本的GDP,但利潤是要計入國民總收入的。也就是說,這二十年日本的GDP沒有增長,但國民總收入是在不斷增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