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过去日本GDP20多年不增长,却还被称为发达国家?

芙蓉姐的七第


觉得题主把问题改为“为什么过去日本GDP20多年不增长

都还是发达国家?”更合适一些。

“发达国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也不是一个很明确的组织。一般来说,“发达国家”是指那些完成了工业化,科学技术水平很高,国民生活、健康、教育和基本设施建设的水平很高,政治和社会都很安定的国家。

一般在定义“发达国家”时,相对于规模更加重视人均,所以中国、印度、俄罗斯这些政治军事大国也不认为是发达国家,因为人均较少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另一方面,极端的小国,虽然人均指数很高也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比如摩纳哥、列支敦士顿。工业化或者民主化不够的国家也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比如中东的产油国。

现在一般被认为是发达国家的,除了G7的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之外,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奥地利、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和以色列也被认为是发达国家。

就是说,

“发达国家”的定义和GDP是否增长在逻辑上没有关系,某个国家是否发达国家是看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这个国家所处的位置,而发展速度表明的是这个国家所处位置的变化,一个是静态的说明,一个是动态的历史,不是一回事。只要某个国家满足了工业化、科技、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等要求,它就是发达国家。日本在这些方面都满足了作为发达国家的要求,比如5.2万亿美元的世界第三位的GDP,44426美元的世界第27位的人均GDP,83.7岁的世界第一人均寿命,全世界最好的全民医保制度,……,只要有这些具体数字,它当然就是发达国家了。

本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井喷式发展,身历这种高速发展的中国人往往不能理解低速发展甚至不发展的事实,日本在过去的20多年中经济几乎没有发展其实并不是孤立的事件,这些年中其他国家也和日本相差不大。下面是从1980年到2020年这40年中的世界前几位国家的GDP发展图表(包含国际货币基金IMF的预测数字):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这30年里发展较明显的就只有中国和美国,尤其是中国,其余国家都差不多,再把看看去掉中美数字的图表就更清楚了:

除了印度这些年的发展比较明显之外,其余国家都没什么很大发展。日本是20多年没有发展,但并没有退步,而其他国家也没什么进步,看了上面两张图就可以知道,其实就只有美国、中国和印度有这20年,其余国家的这20年都是失去了的,甚至还可以做出这样的预测出来:即便日本再来个十年二十年的不发展,可能追上日本的似乎也就只有印度了,就是说日本再有20年不发展应该也还是发达国家。

日本1968年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到现在已经50年了,在这50年中就只有中国在2010年超过了日本,与其问日本为什么还是发达国家还不如去问问其他国家:“日本都20多年没发展了怎么还超不过去?”更合适。


冰冷雨天


日本2017年GDP是4.34万亿美元,中国是13.17万亿美元,中国GDP是日本的3倍多,但一平均,我国人均GDP就落后了,2017年中国人均GDP将近8800美元,日本是38550美元,比我们多出3万美元。这是中国人看日本人“有钱”的重要原因。


那么,为什么日本GDP20年不增长,却仍然看上去像个发达国家呢。


(1)不只要看GDP,还要看GNP。


相信不少读者已经看过不少的文章,随着日本国内生产成本的高企,上世纪8、90年代起,日本国内产业就大举对外投资与收购,造成了日本国内产业的相对空心化。另一方面,有媒体报道,日本海外的经济规模2017年将近日本国内的1.5倍,有的说是1.8倍,不管数据如何,这都意味着日本在本土以外的地方,有着巨大的投资与相应的经济利益。


虽然日本国内产业相对空心化,造成了日本国内市场的“某些凋敝”,比如内需减少,就业机会一度变得稀缺(现在就业又十分充足了),但在海外,日本企业裹挟着日元贷款,日本资本在海外大量投资,利用发展中国家的机会,特别是“中国特需”,赚了大量的钱。这是日本那些跨国财团越来越富有的原因之一。



(2)日本社会就业较为充分


随着近一段时间来,出口景气的好转,日本企业利润有了较快增加,日本国内的求人倍率已经接近2,意味着1个人有2份工作等着他。


事实上在过去20年,日本也保持着相对充足的就业,这一来是因为终身雇佣制的制约,二来也跟日本社会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相关。只要就业不掉,就能保证社会稳定,也能保证相关的CPI消费指数。


(3)日本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方面拥有较深厚的家底


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日本虽然GDP陷入了停滞增长,但过去5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还是为日本积累了丰厚的家底,尤其是科技创新(比如材料学,工业品,以及生物科学,先进科技上)日本还拥有优势。另外,文化创意(比如漫画,电影,音乐,尤其是漫画)在世界上已经站稳了脚跟,成为了日本文化的一个招牌,这些为日本赚进真金白银的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到日本旅游消费。所以日本的观光产业,总体而言是很强的,不仅在于有丰富的自然,也有深厚的人文与现代潮流文化,只是过去一段时间,英语不好的日本人向内看,缺少向世界看的视野,导致了他们观光一直不受重视。



(4)人的综合素质较高


人是社会第一生产力。撇开历史认知不谈,日本人的综合素质,比如科学文化知识等相对较高,虽然现在培养了一批不中用的草莓族,御宅族,但在全世界范围内来看,日本人的素质保持了这个国家的生产力。只要有了人,国家就有发展的可能性。


当然了,现在随着日本人口的减少,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成为了日本最大的危机,短时间内已经难以改变。这一点给中国带来了警醒。


北京不冷东京热


过去二十多年,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也就是增长乏力。这现象无论日本国内,还是按照国际标准,都是认可的。国内有些人质疑,说日本GDP长期没有增长,为何它还如此发达,怎么没见它衰落?这样的说法,可能是对一些概念和逻辑缺乏理解。

GDP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意思,它反映一段时间之内,国民创造财富的整体能力。具体到个人,就是人均GDP,是国民平均的创造财富的能力。通常而言,只要一个国家不是消耗挥霍型的,相当多的GDP成果,是可以积累的。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大型工程,这些建成之时,被记入当年GDP总量。实际上,这些东西是作为长期的财富在发挥作用。倘若一国长期保持较高的生产能力,大量的财富在持续积累,生活水平提高而不是变差,则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是否被其他国家超过,则是另一回事)。

具体到日本这个国家,它在三十年前就保持相当高的GDP水平。虽说增长乏力,可是每年生产总量可观,人均GDP保持着相当高水准,因此过去二十年多年,它所创造和积累的财富,规模非常大;和其他国家相比,它的人均GDP水平仍在世界前列。整个国家保持很高的生活水平,就很正常。

这就要问了,二三十年前的日本,它的经济水平到底有多高呢?从人均GDP角度说吧。1995年时,当时国际社会的标准是:人均GDP达8000美元,即可列入发达国家行列。(当时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刚刚跨入人均GDP1万美元,被视为新兴经济体,或初级发达经济体)。当时日本人均GDP有多高呢?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人均4.3万美元。这里面有泡沫成分,可是要知,当时美国人均GDP还不到3万美元。(1995年,2.88万美元)。也就是说,日本人均GDP还是比美国高出一大截的。

这就是日本长期占于发达国家之列的资本。这个国家的国民,它的生产能力,在二十年前就已相当高,并且长期是很高的水平。它所创造出的财富除了消耗掉以外,很多可以积累保存。这也是日本社会长期富足的原因。

后来的日本,经历长期经济停滞,现在人均GDP不到4万美元。这个水平还是很高的。现在国际社会对发达经济体的认定,大概是“不低于人均GDP2万美元”。倘若日本经济继续停滞不前,只要没发生明显倒退,以日本社会的发达程度,它还将在国际上遥遥领先。日本作为发达国家的典范,还将继续存在下去。


菁城子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人均GDP。当然,人均GDP也存在一定缺陷,受汇率、物价等影响很大,为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GDP衡量体系。尽管人均GDP有诸多不足,但其确实能从一个维度反映一个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加之衡量方法简单,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发达国家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30多年来,日本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甚至个别年份陷入衰退。但是中国有句熟话,叫“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济增长是一个变动率指标,尽管日本变动率很低,但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增长,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基数较高,一度成为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国家,人均GDP迅速超过3万美元,近年来一直处于4万美元左右波动,处于世界人均GDP较高水平。

因此,尽管日本GDP30多年经济增速较低,但依然属于世界发达国家。



经济好望角


日本GDP20年还是有所增长的,只是速度慢,使人不觉得日本实际上仍然在“发展”。发达国家的指标有很多,不是学经济的我自然不敢在这个问题上造次,简单说一下感想吧。

日本经发展缓慢,但日本人口增长也极为有限,所以人均GDP仍然是稳中有升的。从这点看,没有道理说日本就不是发达国家了。再说,日本的科技能力依然处于世界前列,咱们随意检索一下或许就会发现,日本的科技研发能力和生产力并没有下滑,也就是说国家的发展基础还没有被动摇。从收入上看,日本人的收入近20年增长也有限,有些领域还出现了下降,不过,日本物价近20年基本没有上涨,实际上在很多生活用品上反而使下降了(也就是说生活成本低了),再加上房价低迷(大城市除外),所以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下降太多,当然,这是与泡沫经济崩溃后相比,要是和泡沫经济时比较可就有天壤之别了。

此外,日本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福利体系,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投入占了整个国家预算的三分之一,而国防预算只占5-7%。庞大的福利体系和预算也是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的重要标志,毕竟国家是为了国民而存在而不是相反。当然,社会福利仅仅是对国民的基本保障,只能给国民提供安心感,如果要提升幸福感,日本还要更加一把劲了。某种意义上,20多年前日本取得的惊人成功造就了近20年“安于现状”的社会心理,或许导致了很多人仍然觉得生活依然可以过得下去,前进的动力始终不足吧


流星聊扶桑


先不说日本GDP过去20年是否不增长,先看一下数据就清楚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2017年日本GDP为4872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为38440美元,位居世界第25。日本的GNP(国民生产总值)比它的GDP高得多,因为日本在海外拥有巨额资产,纯资产高居世界第一。



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技术较为先进、 生活水平较高的国家。国际上一般认为,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就已经是一个发达国家,当然还要看情况,比如一些中东石油富国,依靠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GDP,但是这样的国家未必就有先进的技术,也就不属于发达国家。而一些人均GDP不足3万美元的国家,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却被称为发达国家,比如韩国、西班牙。无论如何,日本都符合发达国家的条件,所以目前日本仍然是一个发达国家。


说日本20多年来GDP不增长是不正确的,只是增长的很缓慢,与其在战后短短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比如在1994年,日本GDP首次突破500万亿日元,为501.5万亿日元,到了2017年,日本GDP为545.8万亿日元,23年间仅增长了8.8%。但是目前日本仍然是发达国家,与其过去打下的经济基础不无关系。1995年,日本以美元汇率换算的GDP达到顶峰,为54548亿美元,约占美国的71%,人均GDP高居世界第三。因为一国的GDP换算成美元,会受到汇率的影响,所以去年日本以美元汇率换算的GDP比1995年还低,但是日本的人均GDP仍然接近4万美元,所以日本还是一个发达国家。

近些年来,日本GDP仍然不见多大起色。其实在发达国家行列,日本也不算是个例。G7国家中,除了美国、加拿大,其它五个国家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也好不到哪去。比如:

英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锦绣中源


你好,嗨住租房回答这个问题。

发达国家根本不看GDP增速

在2017年度GDP总量占据全球前十位的国家当中就有印度、巴西等国家,他们的GDP总量甚至超越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所以说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并不是通过GDP总量,更不是通过GDP的增速来判断的。

理论上讲,越是落后的国家,GDP增速就越大,因为经济总量的基数较小。像美国这样体量的GDP总量,稍微增长1%和2%,绝对值就远超某些小国家一年的GDP总量。

发达国家往往在产业上具有主导地位

发达国家这一称谓体现了在全球化生产链中所占据的地位。在国际化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只能做一些低端的代工类产品。附加值较低,可替代性较高,主要体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发达国家所从事的产业,更多是工业化引领,研究集约型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所需要的不是体力劳动力者,而是脑力劳动力者。

最好的例子就来自于苹果手机,美国苹果总部主要负责设计和系统研发。而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则主要是代工生产为主。所以从利润来讲,美国苹果总部所占据利润的90%,而那些代工的工厂,虽然也生产苹果手机,但能分到的利润却非常少。

发达国家的群众很多观念也不一样

例如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人们对于消费的观念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是截然不同的。他们并不会选择大量存钱买房,而是会选择更加重视自己的生活品质,强调投资自己。在日本,很多大都市的青年已经放弃了买房子的执念,甚至有很多人选择一生都在租房。

其实对于某些大城市而言,很多青年人的观念也已经发生了改变。与其背负一生的负债去购买房产,还不如暂时租房。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考虑买房的事情。当然了,在大城市租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平台的选择的正确与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嗨住租房-全城房源,一网打尽,房源多,房源真。


嗨住租房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弄明白一个概念:什么叫发达国家?

如果你只从经济角度去界定,那就不免失之偏颇了。我们还得讲讲社会学。

首先,我得抛出一个结论: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发展才是真发展,以人为本的发达才是真发达。

比如,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实行的是一种专制统治,国内民众毫无人身权利可言,一切由统治者说了算,即便它们靠卖石油富得流油,但又有几个人会认为伊拉克是个发达国家呢?

还有卡扎菲治下的利比亚,其实人均GDP并不输于一些欧洲国家,但因为民众并没有自己应得的权利保证,所以也没人认为它们就是发达国家。



我个人觉得这一点是所有发达国家必备前提:社会制度尽可能的保证了人之公平和正义,当然,通常搞的也是小政府和自由市场经济,以及每个人都有不错的养老医疗福利。

这不但是事实,而且还有理论逻缉的支撑。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建立起一套这样的社会制度,试问,经济再发达,又有几许意义?

钱进了少数人的腰包,大多数人并没有享受到发展成果,得到他们本该得到的,反而一种被剥夺感油然而生,贫富悬殊太大了。

这绝不是我们认可的发达。

说到日本,无疑它解决了上述之问题,从而社会稳定,绝大多数人能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



接下来,才看经济层面和经济竞争力。

要说日本GDP二十多年来没增长其实也不对,只是增长非常缓慢,被我们看不上而已。

但是它在工业领域所掌握的核心技术,以及金融和产业资本的海外投资收益,都够它过上好日子了。

日本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制造国,看上去其国内产业空心化,但它也是全球化的受益者,技术和资本的雄厚实力在今后比较长的时段内,依然使其成为全球产业上游的食利者。

以上吧!


行者刘二


我是椰子熟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共享(以下内容大约花费您3分钟)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一点,到底发达国家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国家必须有较高的人均GDP(记住,是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的文明程度,其中包括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发达的医疗体系,健全的养老体系,教育体系。

中国的GDP总量目前排名第二,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日本依旧是发达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低于日本,8000多美金左右,远低于日本的38000美金。

下边我客观的分析一下日本目前的情况:

1)环境水平:日本的环境保护没话说,街道的干净程度以及绿化还是很不错的,当然,这几年我们国家对于环保很重视,整体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我相信未来会更好!

下边这个图片是雨中的日本街道:


2)社会发展水平:我们知道,现在中国的移动支付世界闻名,微信支付也很便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二维码的起源来自于日本,大概2007年的时候,二维码在日本就很普及了,那时候在日本上网就很快,交水电费直接在终端机上缴就可以,很便利,记住那时候是2007年,我印象里边微信2011年成立。当然了,中国这几年的移动支付发展很快,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很便利,不次于现在的日本!

3)经济层面:现在的日本,虽然GDP这些年没有增长,但是二战之后,日本的经济快速发展了50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拥有很多有名的科技型的大公司,后来由于房地产原因,导致日本经济萎靡不振,但是日本的基数大啊,即便20年没怎么增长,但是日本目前的GDP世界第三,还是很高的。

我是椰子熟了,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点赞👍


椰子熟了


日本吸取了"广场协议"的教训,有意识的控制本土的经济规模,大力开拓海外市场,而这些海外的产值都不记入日本的GDP,但利润是要计入国民总收入的。也就是说,这二十年日本的GDP没有增长,但国民总收入是在不断增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