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过《游子吟》的孟郊,三次参加高考,晚年死在找工作的路上

孟郊一生穷困,三考进士,两次落榜,第三次终于考中了。不过,这一年的孟郊,时年46岁,已年近半百之人,当他看到年轻的进士们,内心十分复杂,还是在母亲的劝说下参加了第三次考试。

写过《游子吟》的孟郊,三次参加高考,晚年死在找工作的路上

孟郊在第一次落榜后写下了《落第》: 晓月难为光,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独见花上霜。第二次落榜后写下了《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第二次落榜后,明显怨气很大。

第三次,孟郊出乎意料地考中了,他写下又喜又悲转而抒愤的《登第》: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在科举时代的唐朝,考试结束以后要放榜,放榜的那天,长安城里的青楼张灯结彩,欢迎新科状元来狎妓游玩。新科进士及第后的狎妓宿夜的风流韵事是一种美谈。孟郊的一日看尽长安花不知是不是快马加鞭赶往长安平康里(红灯区)去“放荡”?请阅读:

写过《游子吟》的孟郊,三次参加高考,晚年死在找工作的路上

50岁那年,他任江苏溧阳县县尉,负责地方的治安。一介书生到这个年龄还是很不得志。某天晚上,他在书桌旁写下千古名句《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写过《游子吟》的孟郊,三次参加高考,晚年死在找工作的路上

60岁时,母死去官。之后,他为生活所迫。郑余庆奏其为陕西南郑参谋,他不得不应邀前往。在去的路上,他走到今天河南的灵宝,因突发疾病而死亡于途中,时年64岁。郑余庆将他安葬于洛阳,韩愈为他撰写了墓志铭。

孟郊是一直处于底层诗人,对唐朝普通百姓的苦难生活深有体会,常常处于无奈和尴尬的境地。他在诗中充满了对社会、世态、人情的反省和批判,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为后世所景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