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羣患者「重災區」

一份《90後洞察報告》的調查顯示,近90%的90後願意一生只談一次戀愛,超過90%的90後對戀人劈腿的行為零容忍,超過75%的90後很明確地表示有“處女/處男”情結……

或許,又到了重新認識一下90後的時候了。

一、躲不過的相親

今年,年齡最大的一批90後已經28歲了,少不了七大姑八大姨安排的相親。

90後的反應,一個字:羞。有不少相親的90後表示,“相完親連要個電話號碼、加個微信都覺得不好意思。”

現實中容不下肉身,網絡上可以安放靈魂。《2017年上半年應用行業趨勢報告》顯示,比起直白的相親,90後更樂意在網上交朋友。

相親尚且羞羞,就不要帶著“任性”、“奔放”、“不負責任”的眼光去考量90後了,他們更不會去閃婚的。

據《2014-2015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披露,在能接受閃婚的群體中,佔比最大的其實是70後,男女佔比分別達到63%和55%,90後同意閃婚的比例反而最小。

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群患者“重災區”

既羞於談婚論嫁,90後也羞於表白心意。“總嚷著要找個對象,卻從不主動勾搭。沒喜歡的人,也懶得接受別人的追求。”這成為很多90後單身狗的日常。

二、晚點結婚,不會過期

不去談戀愛,又不想相親,90後過起了單身生活,一個人吃飯、扛水、走夜路。

目前國內的單身成年人數超過2億,相當於俄羅斯和英國人口的總和,約2000萬的青年(20至39歲)過著獨居的生活。

結婚不再被年輕人納入必須踐行的人生規劃,對於婚姻,年輕人有了更加多元的理解。在一份針對90後婚姻態度的調查中,僅有20%的90後十分想結婚。

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群患者“重災區”

如果去研究下陌陌、探探等“快餐類”社交APP,其主要針對的是年輕化、有戀愛需求的年輕人,突出的如90後,然而,這一類人群又普遍沒有穩定的結婚態度。

“又不是貨架上的罐頭,晚點結婚,不會過期”,90後在談論到婚姻時這麼打趣說。

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群患者“重災區”

90後除了有點不婚主義,還有無性生活,既不怎麼贊成婚前性行為,也對性提不起興趣來。

在對待婚前性行為的看法上,《2014-2015年中國男女婚戀觀調查報告》顯示,按年齡段來分,無論男女,年齡越大,越贊成婚前性行為。相比於70後近50%的單身女性贊成婚前性行為,90後單身女性只有28%贊成。

中國性學家潘綏銘從2000年開始,對18~29歲人群進行調查,在2000年對性絲毫不感興趣的人,男女各佔5%和13%,到了2015年這個數據已經翻了一倍。

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群患者“重災區”

三、談感情,不隨便

其實,說不想談戀愛是假的,說不羨慕人家秀恩愛是假的,說不寂寞也是假的,90後不過是寧願選擇單身,也不想隨便談感情罷了

絕大多數的90後已經進入職場,工作和生活遠遠不如學生時代逍遙自在,忙碌之餘,誰還想吃戀愛的苦。

一份《2017單身職場人調查報告》顯示,職場單身人群中,7成表示每天都要加班。在加班的單身狗裡,近3成男性平均每天加班時間要超過2小時。

除了加班,宅也是單身男女被剩下的原因。約5成的單身人士都是“週末愛宅族”,而且女性比男性更愛宅,收入越低越愛宅。

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群患者“重災區”

一個96年的同事,口吻老道詼諧,“如果自己不能給自己足夠的物質支持,我可能不敢去找結婚的另一半。主要還是窮,不好意思去禍害別人。”

不僅是對自己要求嚴格,90後對另一半的要求也不低。《2017單身人群調查報告》顯示,90後單身女性要求另一半月收入達8000元以上,也就是月收入如果還沒到8000元,你很可能就被對方拒絕了。

硬性要求不低,軟性要求也不少。數據顯示,從年齡差異看,70後擇偶最在意收入,80後擇偶最看臉,90後擇偶最看重生活習慣。

90後原來是佛繫戀愛症候群患者“重災區”

不然,90後覺得一個人過比兩個人好。“假如兩個人在一起生活,沒有節日,沒有驚喜,沒有感動,沒有關愛,沒有呵護,沒有浪漫,沒有交流,沒有儀式感,這種日子只能叫搭夥。懂你、知你、愛你、疼你、保護你,不讓你難過委屈,給你足夠的安全感,讓你笑的人才配得上你的餘生。”

90後倒也不是那麼寧缺毋濫,只不過是不肯委屈將就。90後知道自己心裡想要的是什麼,不想要的是什麼,這麼一想,其實90後才像是最正常的一代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