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手机本是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方便与孩子联系、增强父母子女情感交流的工具,但不少农村的留守儿童却成了标准的“低头族”,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占据了孩子们90%以上的上网时间。该如何避免留守儿童手机成瘾?如何让承载着父母深情寄托的手机成为他们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工具?

“小涵,爸爸想你了,想爸爸了吗?爸爸很想你们,真的很想你们,每次想到你们都要流眼泪。”

这是贵州留守儿童小涵和外出打工的爸爸父女俩的通话视频,手机那头的父亲看到女儿时已经哭得泣不成声。在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县简嘎乡喜妹村,有接近90%的家庭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们只能依赖手机与远方的爸爸妈妈联系。可在智能手机迅猛发展、光纤宽带普及农村的三年里,留守儿童成了手机依赖症的重灾区

扬州大学支教老师张运:“三年前,有一次我们很惊讶,小孩跟我们说,老师你把手机借给我玩一会儿。我们突然下意识留意到,这边的很多小孩手机玩得很厉害,你只要给他这样一个手机,三五个人就围在一块。三年前我们开始关注这个手机使用的问题,尤其是去年在王者荣耀这个游戏很火的时候。”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扬州大学支教学生孙津是“留守儿童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项目”的参与者之一,先后走访了贵州、安徽、江苏等留守家庭集中地区。统计显示,在12-16周岁的留守儿童中,接近42.7%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其中超过77.3%的孩子经常用手机上网。不少农村儿童的上网时间竟然高于城市儿童,部分地区有超过31%的留守儿童暑期每天耗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更有接近15%的孩子每天上网超过4个小时。刷视频、打游戏和网聊,占据了孩子们90%以上的上网时间。

孙津说:“他们玩手机的这种现象其实特别严重,每天晚上就能看到他们,尤其是在我们晚点名之后,他们宿舍的灯还是亮着的,打开门一看,就能看到她们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抱着一个手机,就在那个上面玩,要么就是坐在床上打游戏或者是在聊天。”

针对这一现状,2017年8月,扬州大学贵州支教团队配合贵州省教育厅编写了一部《贵州省脱盲再教育培训手册》,开设“智能手机技术指导与健康使用”夜校课程,这是一个专门针对留守家庭特地开设的特色课程,尤其是村里的留守老人们。

张运:

“小孩他接受能力强一点,尤其是在高年级的小孩,像在12到16周岁这么一个没有成年的小孩,他的手机使用率还是很高的,就是玩游戏、刷视频然后聊天更多一点,但是他们的祖辈其实是不了解的,属于一个空白地带。”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记者在培训手册中看到,这一智能手机课程共计四课时,每课时一个小时,包含手机使用、电话求助、移动支付等课程。一年来,团队累计向1000多户家庭上了课,提供智能手机的技术指导,让留守老人们自己学会用手机,更能引导孩子们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当同学们手把手的教爷爷奶奶们使用智能手机,向他们普及打游戏、看视频容易引发的问题后,不少老人已经开始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了。

孙津说:“我跟他们大概讲过孩子们玩手机的利和弊之后,他们觉得现在可能让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来使用手机,可能真的是弊大于利。首先对于眼睛不太好,长时间玩手机对眼睛视力肯定是有影响的。然后就是孩子性格的这方面的问题,也会有影响。觉得确实要控制一下小孩子们玩手机的时间长度。”

面对时代通病,留守儿童为何更容易受伤?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做出分析:“农村的留守儿童在离开学校教育之外,其实没有更多的去处,但是城市的孩子放学之后总是被家长送去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去进行学习,所以说农村留守儿童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城市多,这就显得非常正常。学生上网其实它主要的功能就是娱乐、聊天、游戏,真正上网学习的相当少,这也是引导学生合理上网的原因。第二就是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往往就是给他一个手机,方便联系,但具体这个孩子怎样去使用手机,还有这个孩子的课余活动安排其实是缺乏相应指导和规划的,包括有一些委托爷爷奶奶照顾的,但其实他们主要是给学生解决的日常生活问题,其他的学习问题或跟孩子的交流问题实际上还是很匮乏的。”

留守儿童上网时长超城里娃!“手机带娃”咋成了农村新痛点?

当“手机带娃”越发成为普遍现象,留守儿童教育面对的不只是新痛点,更是燃眉之急。那么,谁来告诉孩子,网络生活不等于游戏、聊天和小视频;又由谁来引导孩子,教他们趋利避害,让手机成为学习与生活的有益工具呢?熊丙奇认为,从根本上要避免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位,要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熊丙奇:“一个是孩子到城市里共同生活,再就是父母返乡工作和孩子一起生活,目前这个阶段如果孩子和父母不在一起生活的话,那父母除了给予孩子物质之外,还要就是加强跟孩子日常的交流,同时也应该创造条件能够至少每年跟孩子见一到两次面,这实际上对亲子交流还有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是十分有用的。”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