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濟南人那麼愛吃「好米乾飯把子肉」?

外地人來到濟南,談及濟南的美食小吃,肯定離不開大米乾飯把子肉。在很多魯菜館子裡,也總是少不了把子肉的影子。那麼,濟南人為什麼愛吃把子肉呢?

1、把子肉是地道濟南美食

濟南把子肉出現於清光緒年間,由濟南人趙殿龍首創。1932年前後,趙殿龍病故後,他的兒子趙忠祥子承父業,在濟南府最繁華的商業區大觀園裡,開了一家“趙家乾飯鋪”,專門售賣把子肉。把子肉一時風靡濟南府,達官貴人以能吃到把子肉為幸事。

為什麼濟南人那麼愛吃“好米乾飯把子肉”?

把子肉是地道濟南美食

把子肉之所以能在魯菜中佔據一定地位,是與其選材官不可分的。正宗的濟南把子肉,一定要選用不足百斤的“河北豬”(指濟南黃河北岸地區),專挑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切的大小相當,用草繩捆紮,經過五道流程完成加工。

把子肉的加工,以吊色、上醬、增香為核心。在當年,沒有增色增香的添加劑,完全憑藉醬油的自然上色,提味也只能指望純天然的中草藥。加工時間極長,加工過程極複雜。因此,誕生之後就贏來滿堂彩,並且經久不衰。

2、好肉配好米,這是吃把子肉的核心

在過去,出現“把子肉”三字時,前面一定要帶著“好米乾飯”四個字。也就是說,把子肉的美妙,要通過好米飯來“加持”。好肉配好米,這才是吃把子肉的核心。老濟南人其實沒有吃米飯的習慣,人們更喜歡吃麵食。

為什麼濟南人那麼愛吃“好米乾飯把子肉”?

愛吃這口的人排起了長隊

究其根源,是因為濟南產米的地區集中在黃河沿岸,產量低、種植面積少。因此,老濟南人通常將大米為“細糧”,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好米”、“把子肉”成為一體,自然被視為少有的美食。

正宗的好米乾飯特指濟南黃河大米和北園大米,而且只選用當年的新米,米粒均勻飽滿,油性十足,經過三次淘洗後,方才入鍋。在這個過程中,對水量把握要極其精準,以煮熟後不粘、不黏、粒粒可分為最佳。

3、把子肉大受歡迎的主因是什麼

為什麼把子肉會大受濟南人的歡迎?其實,除了上述兩個原因外,主因是:有肉有飯,在一個碗裡全部解決,快捷方便而且價格適宜。把子肉配上好米飯,最多加一個雞蛋,就可以吃得肚子圓。

當然,其中的把子肉加工過程極其考驗廚師的功底,好米的選材、加工也是不小的挑戰。但是,在濟南人的潛意識裡,有肉有飯無疑是一頓正餐。從這個角度上講,無論是油旋配甜沫,還是油條配豆漿,都只能算是一道小吃了。

為什麼濟南人那麼愛吃“好米乾飯把子肉”?

好米乾飯把子肉是很多餐館的招牌

有人曾總結過當代“國民小吃”黃燜雞米飯的走紅,認為它實質上是好米乾飯把子肉的升級版。是的!雞肉代替豬肉,成本更低,加工更快捷,而且有肉還有菜,隨性搭配兩相宜。儘管如此,把子肉作為老濟南的名吃,其地位仍舊是不可撼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