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济南人那么爱吃“好米干饭把子肉”?

外地人来到济南,谈及济南的美食小吃,肯定离不开大米干饭把子肉。在很多鲁菜馆子里,也总是少不了把子肉的影子。那么,济南人为什么爱吃把子肉呢?

1、把子肉是地道济南美食

济南把子肉出现于清光绪年间,由济南人赵殿龙首创。1932年前后,赵殿龙病故后,他的儿子赵忠祥子承父业,在济南府最繁华的商业区大观园里,开了一家“赵家干饭铺”,专门售卖把子肉。把子肉一时风靡济南府,达官贵人以能吃到把子肉为幸事。

为什么济南人那么爱吃“好米干饭把子肉”?

把子肉是地道济南美食

把子肉之所以能在鲁菜中占据一定地位,是与其选材官不可分的。正宗的济南把子肉,一定要选用不足百斤的“河北猪”(指济南黄河北岸地区),专挑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的大小相当,用草绳捆扎,经过五道流程完成加工。

把子肉的加工,以吊色、上酱、增香为核心。在当年,没有增色增香的添加剂,完全凭借酱油的自然上色,提味也只能指望纯天然的中草药。加工时间极长,加工过程极复杂。因此,诞生之后就赢来满堂彩,并且经久不衰。

2、好肉配好米,这是吃把子肉的核心

在过去,出现“把子肉”三字时,前面一定要带着“好米干饭”四个字。也就是说,把子肉的美妙,要通过好米饭来“加持”。好肉配好米,这才是吃把子肉的核心。老济南人其实没有吃米饭的习惯,人们更喜欢吃面食。

为什么济南人那么爱吃“好米干饭把子肉”?

爱吃这口的人排起了长队

究其根源,是因为济南产米的地区集中在黄河沿岸,产量低、种植面积少。因此,老济南人通常将大米为“细粮”,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起的。“好米”、“把子肉”成为一体,自然被视为少有的美食。

正宗的好米干饭特指济南黄河大米和北园大米,而且只选用当年的新米,米粒均匀饱满,油性十足,经过三次淘洗后,方才入锅。在这个过程中,对水量把握要极其精准,以煮熟后不粘、不黏、粒粒可分为最佳。

3、把子肉大受欢迎的主因是什么

为什么把子肉会大受济南人的欢迎?其实,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主因是:有肉有饭,在一个碗里全部解决,快捷方便而且价格适宜。把子肉配上好米饭,最多加一个鸡蛋,就可以吃得肚子圆。

当然,其中的把子肉加工过程极其考验厨师的功底,好米的选材、加工也是不小的挑战。但是,在济南人的潜意识里,有肉有饭无疑是一顿正餐。从这个角度上讲,无论是油旋配甜沫,还是油条配豆浆,都只能算是一道小吃了。

为什么济南人那么爱吃“好米干饭把子肉”?

好米干饭把子肉是很多餐馆的招牌

有人曾总结过当代“国民小吃”黄焖鸡米饭的走红,认为它实质上是好米干饭把子肉的升级版。是的!鸡肉代替猪肉,成本更低,加工更快捷,而且有肉还有菜,随性搭配两相宜。尽管如此,把子肉作为老济南的名吃,其地位仍旧是不可撼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