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財道丨北京部分限競房擬轉共有產權房;銀行縮表共1112.44億

本Z訊由知財道(ZCDxuetang)小Z研究室整理完成,涵蓋要聞、基金、債券、銀行、保險、信託、P2P網貸和國際等。通過以宏觀視角把握市場行情,遵循信息透明的原則,做到充分揭示全金融產品市場信息。以下所有內容僅為充分揭示市場信息,不作為投資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知財道(ZCDxuetang)!

知財道丨北京部分限競房擬轉共有產權房;銀行縮表共1112.44億

一、要聞

1、證券時報:網貸平臺6月底完成備案的大限將至,但因大額標的難清除、對接存管銀行欲退出等難題,眾多網貸平臺備案工作陷入停滯。從可信渠道確認,金融辦將延長轄內P2P的整改期。

2、人民日報:發展租賃市場,本意在於補上短板、“租購併舉”,絕非為炒作者提供轉場空間。炒房危害大,炒“租”同樣如此。如果“租”因為炒的緣故而泡沫滋生,那就完全違背了租購併舉的本義。

3、TechWeb:一季度,抖音下載量達4580萬次,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Phone應用,超越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巨頭。

4、中證報:4月,一線城市方面,北京無新增土地供應,上海則首次掛牌出讓外環以內的宅地。與此同時,杭州、寧波、廣州、南通、天津、揚州、成都等7個城市土地出讓金額突破百億元,創同期土地出讓紀錄。

5、北京市住建委:就《關於加強限房價項目銷售管理的通知》公開徵求意見,擬規定限房價項目可售住房銷售限價與評估價比值高於85%的,由開發建設單位按限價規定自行銷售;比值不高於85%的,由市保障房中心收購轉化為共有產權住房。

6、證券時報:銀保監會相關部門已經完成了銀行理財細則草稿的制定,知情人士表示,草稿大概率將於5月發佈。關於淨值化產品的估值方法、錯配的存量資產如何處置、標準化資產的認定標準、打破剛性兌付等具體問題將有所答案。

7、中國證券網:4月,上海新增供給面積105.7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89.8%,同比增加88.5%;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約46.2萬平方米,環比減少5.4%,同比減少31.2%。

8、工信部:召開重大短板裝備座談會,強調實施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是推動我國裝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堅持需求引領、突出重點、分類施策,有關協會、地方主管部門、用戶企業、裝備製造企業等要緊密配合,統籌協調,力求重大短板裝備專項工程取得實效。

二、基金

1、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公告稱,5月7日起,證券私募管理人會員可以通過協會的AMBERS系統,按季度查閱自己的信用信息報告。

2、美聯儲開啟加息模式,引發債券市場行情反轉,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衝高,4月下旬更是一舉突破3%心理關口。全球流動性退潮,海外債券市場行情動盪也衝擊著出海投資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債券基金,今年以來,QDII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88%,表現最好的收益率也不到2%。

三、債券

1、可轉債指數今年以來保持了持續正收益,跑贏了多半市場重要指數。其中,寶信和萬信轉債漲幅驚人,跑贏了95%的A股。不僅如此,7日的市場還顯示,鉅額資金正在關注這兩隻轉債的套利機會。

2、近年來,市場化債轉股之風在全國迅速颳起,央企作為市場中的“領頭羊”也紛紛參與接力債轉股。中國中鐵5月6日發佈公告稱,正在籌劃市場化債轉股,標的資產為債轉股過程中投資人取得的公司部分子公司的股權,可能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將自5月7日起停牌。(證券日報)

四、銀行

1、自5月7日起,北京地區多家銀行已經或準備將首套房貸款利率從基準利率上浮5%調整為上浮10%;另有少數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為基準利率上浮20%-30%。(證券日報)

2、今年一季報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26家上市銀行中,有5家銀行“主動縮表”,上述銀行資產規模合計縮減達1112.44億元。5家“縮表”銀行全部為中型銀行和地方銀行。(證券日報)

五、互金

1、近日,阿里巴巴公佈了2018財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1日—3月31日)(注:阿里巴巴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步,從每年的4月1日開始,至第二年的3月31日結束)以及全年財報。其中,關於螞蟻金服有兩個核心數據:一個是支付寶全球活躍用戶數8.7億戶;另一個是螞蟻金服單季度虧損近7.2億元(1.14億美元)。(證券日報)

2、對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強監管從2017年持續到了2018年。根據網貸天眼不完全統計,今年前4個月,央行對支付機構共計開出了22張公開處罰清單,其中包括支付寶、拉卡拉、通聯支付、聯動優勢等在內的多家支付機構。(網貸天眼)

六、國際

1、日本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近日彙總的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已婚人士的月均零花錢為27,037日元(約合人民幣1575元)。較2007年調查開始以來最低值的去年增加1955日元,時隔1年轉增。該公司分析稱企業加薪的影響也已滲透進家庭經濟。(新華網)

2、美國商務部5月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加州2017年實際GDP增長3.4%,達到2.747萬億美元,超過英國,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全球前4大經濟體依次為: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和德國。(和訊網)

3、韓國首爾一家皮膚科的20名顧客在注射麻醉藥異丙酚後做了整容手術,不料卻集體患上敗血症,並被送院治療。所幸均無生命危險,衛生部門推測稱,該皮膚科的注射劑存在變質的可能。(海外網)

4、據外媒報道,美國政府高官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8日將要求國會拿出削減150億美元支出的方案,包括從民主黨支持的兒童醫療保險計劃(CHIP)中減少約70億美元。(中新網)

5、英媒稱,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對美國出口國,超過100萬個工作機會與此相關,因此德國極力想避免歐盟與美國發生貿易戰。(新浪網)

6、因為美元指數連續走強和美聯儲加息,阿根廷的比索近期出現崩跌,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本幣,阿根廷央行被迫在八天之內連續加息3次,利率高達40%,這種破釜沉舟的做法震驚全球。(和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