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如果把醫院各科室的無菌物品,比做醫院循環的血液,那消毒供應中心就是整個醫院泵血的心臟,我們需要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的血液,保證全院的有序運行。”

已保存

匆匆的腳步、奔走忙碌的醫生護士、疾馳的救護車、驚心動魄的搶救、快速傳遞的止血鉗和手術刀……影視劇、醫療紀錄片裡的畫面,讓越來越多的人對醫院有了更多的認識,尤其是手術室緊張、神秘的畫面,讓人們對醫生這一職業肅然起敬。

但是,在醫院裡每一臺手術前,有一群鮮為人知的“幕後英雄”,他們是手術安全的第一道關卡。今天小編帶您走近交大一附院消毒供應中心。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感謝一路有您——CSSD

一進消毒供應中心會議室,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用一代一代消毒供應人照片做的文化牆——感謝一路有您,CSSD。說起這個文化牆,申良榮主任說:每一個消毒供應人,雖然他們在封閉的環境不為人知,但是也一直在奉獻、在堅守,在追求夢想:醫療安全,患者健康。同時也深知,消毒供應中心有今天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來之不易。因此大家常說,要懷感恩之心:感謝醫院,有消毒供應這個平臺,只要好好努力工作,就衣食無憂。感謝前輩,為科室發展一點點奠定基礎,才能有如今這樣良好的環境。感謝自己,(當回首往事時)曾經為醫院發展做出過貢獻,自豪曾經自己是消毒供應人。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消毒供應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早期被稱為供應室,它承擔著醫院各科室所有重複使用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滅菌以及無菌物品供給,醫院的醫療安全離不開它的保障!早在1956年醫院建院之初便成立了供應室。

2004年,消毒供應中心被授予陝西省衛生廳“陝西省消毒供應質量控制中心”的掛靠單位。中心承擔著陝西省醫院消毒供應專業質量標準的制定,負責對全省各級醫療機構的消毒供應中心進行現場督導評估,組織專業人員培訓,承擔基層醫院的進修任務。

2007年,科室遷入現址,面積1080平方米。業務範圍包括複用臨床診療用品、手術器械等的清洗消毒滅菌再處理;一次性清潔物品及無菌物品供給;醫用氣體供給;手術器械輔料系統管理、血標本無害化處理等。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說起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可以說繁忙、單調、又極具有風險性。每天,醫院各科室用過的器械物品,都需要消毒供應中心及時回收分類、清洗、消毒、乾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無菌發放,經歷十大環節!在日常複用診療器械物品器皿處理中,60-70%的業務量來自於手術部。看似簡單、枯燥無味的器械處理工作程序,但所有的細節都不能有半點馬虎,因為 “每一件器械的背後都有一條鮮活的生命”,這是消毒供應人口中常常說的一句話。用耐心、細心來做好這項工作,確保無菌物品質量,並不斷髮展與完善!

一把手術刀,使用前要經歷幾十道工序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規範流程達標準,精細管理創安全”。在消毒供應中心,核心管理制度有20個,標準化操作流程有45個,崗位職責有18個……這一系列的體系文件真正指導科室的每一項工作,每一項操作都規範化,科學化,精準化。

讓我們用數據說話

10個環節:每一件用過的器械,都需要消毒供應中心歷經回收—分類—清洗—消毒—乾燥—檢查保養—包裝—滅菌—儲存及發放。10個重要環節,近20道工序,最快的“加急”流程也需要兩個半小時的處理後才能再投入使用。每一個過程都需要工作人員嚴謹、慎微。

192件:一臺大手術有時甚至會用到8個器械包,共計192件器械。大的器械體積能有20*30*4cm,小的相當於1粒黃豆或米粒大小。最重要的是不能按塊頭來判斷它們的價格,比如動脈夾、顱骨修復螺釘,約3*5毫米大小,但價值萬元。因其貴重,體積又特別小,稍不注意就容易丟失,要承擔很大的經濟風險。所以說件件器械處理起來都馬虎不得。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4000包:手術中使用過的各種器械和敷料,被源源不斷送至消毒供應中心。每月按22天工作日算,平均每日處理的器械包和敷料包總數達4000多個,大的有7公斤重,小的到單件幾釐米的器械,平均器械日處理超過萬件。不僅僅需要的是技術,流水作業的工作特點,還需要有良好體能來搬運器械流轉。一個班次下來,滿身是汗,工作服常被浸透。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34℃和56℃:要保證器械達到滅菌效果,又不造成對器械的損害,就必須根據廠家說明書來選擇合適的滅菌方式。耐高溫的器械用高壓蒸汽滅菌,設定溫度為134℃,溫度只能波動在+3℃以內,滅菌維持時間最少為4分鐘,否則就是滅菌失敗。對不能高溫滅菌的器械用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最常用的滅菌程序溫度為56℃。不論高溫還是低溫滅菌,在近1個小時的滅菌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滅菌器的工作情況。必須專注、專業。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低溫滅菌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高溫滅菌

讓 “寶貝”們亮亮相吧

最複雜 器械有實心、空心;管腔器械有一端開口、兩端開口的;有表面光滑和表面不光滑的器械;有關節器械和滑動器械等,形狀各異,結構複雜。材質有不鏽鋼的、鈦合金的、塑膠的,手柄有木質也有塑料的,等等,材質多樣。手術中有帶電操作或不帶電操作的,處置過程中分能浸泡或不能浸泡,需高溫滅菌或低溫滅菌等等。在各個環節的處理中必須訓練有素,準確判斷。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最精細:隨著微創手術的開展及快速發展,“腔鏡”這一類精密器械長相不同於普通器械。為了保證清洗質量,每一件腔鏡器械必須拆卸至“最小化”,即不借助工具拆卸到不能拆卸為止。經過徹底清洗消毒後,再按“原樣”毫釐不差地重新組裝起來,哪怕有一點點閃失,也會影響使用,每天腔鏡器械的處理量有50多份,一份腔鏡器械裡有4-5件需要拆分的 。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最先進:外科醫生們開展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所用的機器人手臂、目鏡、校位器等都在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滅菌。達芬奇目鏡也是目前手工清洗最貴的單件物品,每件價值達15萬多元 。在清洗檢查包裝滅菌過程中,生怕稍有閃失不小心滑落或磕碰,需要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嚴格仔細認真面對面檢查交接。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達芬奇手臂上油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達芬奇目鏡檢查

最縝密:複雜多樣的專科器械,由此也培養出相應專科器械操作人員。比如達芬奇手臂、動力工具也都有專人負責清洗。動力器械的電機部分不能沖洗、浸泡,只能用軟布蘸清洗劑、消毒劑手工處理,鑽頭、銑刀縫隙較多,經常被殘存的乾涸骨渣充滿,需要長時間浸泡、反覆手工刷洗;達芬奇手臂手工清洗後再放入全自動進口單艙清洗機清洗。使用後的器械使用科室沒有及時做好預處理,汙漬乾涸,就需要一遍一遍進行重複清洗直至在放大鏡下檢查合格。雖然工作效率嚴重受到影響,但是他們知道“質量大於天”。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最謹慎:器械清洗完之後,還要仔細檢查每一個器械的每個部位,保證器械徹底清潔、功能完好,才能進行正確的裝配,才能被打包,然後再進行後面的滅菌等。在這裡,除了要保障每一個器械都是乾淨完好的,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讓這些器械裝配到“物歸原位”,便於手術檯上醫生們的使用。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仔細核對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腔鏡清潔度檢查

最嚴謹:在器械滅菌過程中需要用相應的方法對滅菌效果進行嚴格的檢測和判斷。壓力蒸汽滅菌和過氧化氫低溫等離子滅菌的,滅菌效果監測都需要物理監測、化學監測及生物監測。壓力蒸汽滅菌器每天運行前都需要對空鍋進行B-D測試,保證用的滅菌器都是合格的。還有,器械包裡面和包的外面還需要有能夠讓發放人員和使用人員判斷滅菌效果的標識——化學指示物。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BD測試

最堅守:臨床和手術室的需求有多大,這裡的任務就有多少。“臨床和手術室的滿意,是對我們最大的鼓勵”、“ 質量、安全、高效、低耗”是消毒供應人追求的目標。手術量大,這裡也需要加班加點備齊手術輔料和器械。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物資供給需要第一時間送達。週末及節假日,這裡也一樣要進行器械處理和物品回收、下送及清洗消毒滅菌。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在這封閉的環境裡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穿梭往來。在機器隆隆的轉動聲中、在裝載著器械滾動的車輪中、在洗滌器械的嘩嘩流水聲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們為了一代一代消毒供應人共同的夢想堅守著:醫療安全,患者健康!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雙人核查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紙塑物品包裝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質量檢查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採樣監測

醫院裡的“兵器庫“專注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

談起消毒供應中心的工作,申良榮主任談得最多的就是”責任“。她說“這是一場無聲的戰鬥,考驗著我們的責任心。我們用‘專注和嚴謹’守護著每一把器械,為患者的安全保駕護航。”

質量、安全、高效、低耗——我驕傲我是消毒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