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芙蓉城三月雨紛紛,四月繡花針

絲線縫韶華,紅塵千帳燈

一曲《蜀繡》

將芙蓉城錦繡多彩的畫面慢慢鋪開,綿延千年……

蜀繡,源自“天府之國”四川,又名“川繡”,與蘇繡、湘繡、粵繡並列為中國四大名繡。它以明麗清秀的色彩,水墨國畫的格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韻,兩宋時“號為冠天下”。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古往今來,蓉城異彩對人們的吸引力從未消減。即使鐵馬金戈的年月裡,十指春風百轉千回間的珍品,也稱得上永不褪色的榮耀。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芙蓉城裡從來不缺少榮華錦繡。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錦市、四月蠶市。天府之城地廣物豐,蜀地先民溫飽有餘,對極美之物心生戀慕。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清朝中葉,蜀繡終成行業,成都滿城家家女紅,戶戶針工,蜀地兒女受山靈水秀之浸潤,飛針走線,繡出了獨具風格的“蜀中之寶”——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梁張率《繡賦》有云:“尋造物之巧妙,固飾化於百工……顧影自媚,窺鏡自憐,極車馬之光飾,盡衣裳之妊妍……言繡之技,繡之情,繡之美,非女兒之作不能形容如此。”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說來奇妙,刺繡這門女紅之業中,只有蜀繡歷史上盛行男工,當年任教的老藝人也幾乎全是男子,直至民國以後世風開化,蜀繡才重回女紅本色。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有道是:“品畫先神韻,論詩重性情”。

蜀繡,便是以針為筆,以線代墨,在綵線旋移間傾吐出一幅如詩好畫。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可中用作鴛鴦被,連枝花樣繡羅襦”,幾十年前的起居用品裡,處處浸染著飛線走針的活色生香。

芙蓉花怒放的張力、鯉魚擺尾遊曳的動感、彝族少女眉眼鼻尖的俊俏,神色的傳情達意無一不需要模仿者長久的細膩揣摩。千百年來人們對光影之態的捕捉,精髓其實一脈相承。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蜀人多巧思,組繡用功深”,巴山蜀水的縱橫根脈浸潤出蜀繡勁氣生動、平齊光亮的特色,逾百種獨特精湛的針法各有所長,針法組合也隨蟲魚花鳥、山川江河的色澤精神不同而富於變化。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從前的蜀繡分工明晰,老繡工一輩子往往只會繡一種圖案,只為在專攻的門類中達到神乎其技的效果。經年積累而成的針法背後,刺繡者的手法特點、性情氣質便會融入繡品,如今成衣上機繡出的精密紋樣,難見繡工起針落針時那份細密心思與從容不迫。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針是直的,心是活的。數百種針法組合隨圖案花樣嫻熟變化。

直來直往的針端不同於筆尖的柔韌靈活,造型的曲折變化只依靠線條成就。內外相應、正反穿插的繡法使排列有序的線條逐漸構成飽滿圓潤的圖形,濃淡適度、密疏得體的立體感隱約展現出水墨畫的意境,讓繡品於平淡中見神奇,於傳神中見底蘊。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繡女們捻絲施針,一經一緯一針一線,勾勒出繁花綺麗的奇景。

裝裱在玻璃框中的異形異色繡,正反兩面輪廓一致,圖景卻有天壤之別,這邊是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琴瑟和鳴,那邊卻見芭蕉樹下嬉戲正歡的熊貓。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翠竹泣墨痕,錦書畫不成。情針意線繡不盡、鴛鴦枕。”

繡孃的手指,拈針引線,飛動如蝶。

在繡孃的手指中,跳動著巴山蜀水,萬物春。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蜀繡的刺綴運針裡,滿載傳承千年的技藝和中式美學。只有親身體驗,才能領略它的獨一無二。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為了傳播成都的優秀傳統文化,讓文化得以傳承。由斯維登集團和途禮公司主辦的主題為“創意天府,禮遇成都”首屆“天府途禮”特色手工業產品和農產品項目創意設計大賽正在報名中。640萬現金大獎誠邀全球頂級設計師團隊及個人為成都特色手工業產品和農產品進行創意升級。

天府手工藝|一針一繡藝,絲線縫韶華——蜀繡

本次大賽的主旨是讓一批具有文化傳承性的產品成為符合市場需求、符合當下審美需求,能代表成都、代表天府文化的本地特色紀念品或旅遊商品,提升消費者體驗。

▼掃描圖中二維碼,進入賽事專題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