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MacBook用的是英特爾芯片,卻沒貼“Intel inside”的標識?

用戶6012515416


這個其實跟蘋果公司Macbook的設計有關。


我們看到的傳統PC,尤其是遊戲PC,都會貼上醒目的英特爾、英偉達等LOGO標識,以此來突出自己電腦的配置是多麼強大,使用起來是多麼順暢。順帶還能宣傳一波英特爾、英偉達幫忙做做廣告。但是蘋果公司不同,蘋果公司對於Macbook的設計簡潔明瞭,不允許有其他多餘的內容出現在上面,加上Apple本來就有錢,所以Macbook上並沒有那些花裡胡哨的貼紙在上面。


科技金軒文


曾經的當事人告訴你為什麼MacBook用的是英特爾芯片卻沒在機子上貼Intel inside?

作為喬布斯的老友,西格爾曾經發文《喬布斯和消失的“Intel Inside”貼紙》,回憶當年喬布斯如何讓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Mac免遭“Intel Inside”貼紙的汙染。

廣告營銷大師肯·西格爾(Ken Segall)與蘋果合作多年,他最初是擔任蘋果長期的廣告代理公司 TBWA/Chiat/Day 的創意總監,之後擔任蘋果顧問直到 2008 年。蘋果在上個世紀 90 年代末推出的 iMac,就是在西格爾的建議之下命名的。

全文如下:

也許我的態度不好。

如果 PC 廣告後不再有英特爾那“bong”的一聲,我會非常高興。

如果每次打開 MacBook 就看到機身上有 Intel Inside 貼紙,那我會不高興一陣子。

我想 Intel Inside 應該是商業史上最成功的市場營銷活動之一。可是 36 年後的今天,這個貼紙看起來更像是對產品的汙染,而不是給產品打廣告。

好在 Mac 可以完全“屏蔽”Intel Inside,能做到這一點喬布斯功不可沒。關於 Mac 要不要 Intel Inside 貼紙,這背後還有好玩的故事。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故事的背景。

英特爾的戰略

未來幾十年 Intel Inside 市場營銷戰略應該會成為很多商業學校學習的案例。它代表的是大膽的想法,敢於花錢。

PC 行業發展早期,購買PC的消費者根本不會關心設備裡使用的是什麼處理器,後來是英特爾讓消費者逐漸對設備的處理器上心。

雖然英特爾只是向合作廠商銷售他們的產品,但是做廣告向消費者推廣上,英特爾化了不少錢。

英特爾的模式基本上是,推出各種讚美英特爾處理器的廣告,然後再付錢給 PC 廠商讓他們告訴消費者,他們PC裡使用的是英特爾的處理器。

PC 廠商本來就沒有什麼利潤,英特爾付錢給他們打廣告,他們自然是很容易就接受了。當然要英特爾付這筆錢也是有條件的——PC 和廣告上必須有顯眼的Intel Inside貼紙,電視和廣播廣告裡還要加上那聲現在我們非常熟悉的、代表 Intel Inside 的聲音。

為了拿到英特爾的這筆廣告費,PC 廠商必須嚴格按照英特爾的規定,包括 Intel Inside 貼紙要放在哪個位置、Intel Inside 在電視廣告上出現的時間長度以及聲音的大小。

這一策略讓英特爾迅速變成國際知名品牌。

喬布斯挑起爭端

不用說,史蒂夫·喬布斯並不是特別喜歡英特爾。

1997 年他迴歸蘋果的時候,這家公司已經是“垂死掙扎。”英特爾PC在市場中的主導優勢越明顯(這其中當然不乏英特爾的營銷戰略的作用),蘋果的份額就越小,也就會越危險。

這是因為當時蘋果 Mac 並沒有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而是蘋果、摩托羅拉和IBM共同開發的 PowerPC 平臺。其實這幾家廠商合作開發的這一處理器技術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市場認知在這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了人的印象裡,PC 的速度就是比 Mac 要快。

喬布斯剛回到蘋果的時候,他鼓勵喬納森和他的設計團隊,放手讓他們大膽創新,革新家庭電腦。這證明蘋果又迴歸創新,公司也因此開始盈利。可是這個時候距離 iMac 誕生還有一段時間。

在這段時間裡,蘋果要怎麼辦,才能夠進一步脫離困境呢?

答案就是 Think Different。這是蘋果最具標誌性的品牌廣告活動之一,它不僅僅為蘋果未來產品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蘋果能夠通過它以更令人興奮方式去展示當前的產品,

就在 Think Different 廣告活動上線不久之後,喬布斯還給我們帶來了其他的好消息,為這個廣告活動增加更多素材。

蘋果內部測試顯示,最新的 PowerPC 處理器速度比英特爾最快芯片的速度還要快。有了這麼一個實實在在的競爭優勢,我們做了任何一個爭強好勝的機構都會做的事情:我們向英特爾宣戰。

英特爾本是 PC 統一、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在這個時候他們在 PC 的這種地位對於我們來說是有利的。我們不用特別點名攻擊任何 PC 廠商,我們向英特爾宣戰其實就是向整個 PC 行業宣戰。

我們推出一系列廣告,後來我們稱這些廣告是“反英特爾三部曲”。第一個是Snail,這個廣告讓我想起那些我最喜歡的蘋果廣告。

第二個是 Burning Bunny。英特爾在他們自己的廣告中大量使用蹦蹦跳跳的 Bunny People——他們是“全副武裝”的英特爾員工,負責開發和生產處理器。所以在我們自己的廣告中,我們的做法是“燒烤”Bunny People。(這個廣告後來還上了新聞報紙,佔據了整個版面。)

第三個是Steamroller,我們以視覺展現的方式來生動表達 Mac 碾壓 Pentium 的實力。在這裡說個題外話,三部曲廣告旁白均是 Richard Dreyfus,Crazy Ones 廣告的旁白也是他看來負責的。不過在後來的廣告中蘋果則開始啟用 Jeff Goldblum 來擔當旁白。

為了加強攻勢,我們還製作了“Snail Inside”貼紙,在各種 Mac 活動上發放出去。不過我們並不希望人們偷偷地把這些貼紙貼到朋友的PC或者零售店展示的 PC 上。

無疑英特爾是被我們惹怒了,他們上線了一個新的網頁,以另外一個不同的跑分結果來反擊蘋果給出的數字。蘋果面臨著被起訴的風險。

史蒂夫以為英特爾會上鉤,他還想象我們的英特爾 snail 廣告在全球的商業出版物中“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畫面。

可惜英特爾並沒有上鉤,他們選擇一笑而過,對蘋果任何形式的挑釁都不作回應。蘋果雖然刺激到英特爾,可是英特爾帝國並不會那麼容易就傾倒。

那麼我們的“反英特爾三部曲”是否扭轉了消費者的認識,讓他們相信Mac比英特爾 PC 還要快?並沒有,不過“三部曲”至少讓 Mac 成為了話題討論的焦點之一,過去多少年 Mac 一直都不在消費者的討論範圍之內。這次至少人們也會開始討論哪個平臺更快了,對於蘋果來說是一個勝利。

如史蒂夫所說,有競爭對手終歸是好的。它為我們帶來競爭目標,刺激我們去參與競爭。

也就是說,任何戰爭都有結束的時候。死敵也可以成為親密的朋友。

蘋果開始使用英特爾處理器

2006 年蘋果和英特爾的關係開始緩和。蘋果對英特爾的攻擊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iMac 成為計算機史上最暢銷的機型。iPod 改變了消費者發現、購買和欣賞音樂的方式。

蘋果即將進入“火力全開”,全速發展的時代。

然而這些蘋果的這些成功還是不能改變一個事實:英特爾處理器仍是行業標準。英特爾擁有大量資源優勢,PowerPC只能疲於追趕。

高瞻遠矚的喬布斯做了一個很多人不敢想的決定,蘋果決定使用英特爾處理器。

英特爾的喜悅

喬布斯宣佈這條重大消息時,我本人就在現場。對於我本人而言,這個時刻真的是有點可笑。當時我是蘋果的創意顧問,而在這之前 4 年我是英特爾廣告公司創意總監。如在煉獄般的 4 年,我得加上這一句。

在那場媒體會上,命運好像跟我開了一個有趣的玩笑。我坐在那裡,旁邊的人是我的英特爾前客戶。突然他們全都變了。

以前共事時,他們對蘋果只有鄙視,我們可以在廣告公司裡用 Mac,但是堅決不允許 Mac 出現英特爾公司的總部。

可是在喬布斯宣佈了這條消息之後,他們對蘋果變得熱情高漲,沉浸在這種歡樂的氛圍裡,看起來好像是坐在滾石演唱會現場前排那樣,瘋狂地給臺上的人鼓掌。甚至還有人長吁一口氣,說以後終於可以隨便使用Mac了。

這場發佈會就是典型的蘋果發佈會。喬布斯在臺上宣佈這一重大消息,然後邀請英特爾 CEO Paul Ottelini上臺。Paul 身著代表性的英特爾 Bunny Man 套裝。臺下的觀眾有的歡笑、有的擁抱、有的擊掌,一片歡樂。

面對臺下熱情的觀眾,Ottelini 準備了什麼?他播放了 Burning Bunny 廣告,從始至終滿面笑容。

蘋果和英特爾已經化敵為友,他利用這個瞬間去感受這種友好關係帶來的美好。

要不要貼“INTEL INSIDE”?

發佈會結束,史蒂夫還是和往常一樣在舞臺前接受媒體的採訪。我也圍了上去,說出了我最關心的一個問題:請告訴我,我們不會在 Mac 上貼上 Intel Inside 的貼紙。

喬布斯露出了大大的微笑,他看著我的眼鏡說:“相信我,我已經在合同裡確定這一點。”

哎呦!

幾個月後,首款英特爾 iMac 上市之前,蘋果包裝盒設計團隊探討將英特爾元素添加到 iMac 包裝盒上的不同方法。但是都沒有討論過添加 Intel Inside 的事情。

相反他們設計了一個新的圖形元素——一張帶有英特爾公司標誌的處理器的照片,設計得非常巧妙。

當時 iMac 包裝盒正面是 iMac 大圖,側邊是設備規格等,包括運行的軟件、內置 iSight 攝像頭等。

設計團隊交給喬布斯的眾多設計方案中,有一個是將英特爾芯片與其他特性分開歸類,放在 iMac 大圖下方。

喬布斯不喜歡。

他覺得英特爾處理器確實是電腦的重要一部分,但它的重要性不如 iMac 的其他特性。他更希望只是將英特爾放到盒子側邊那一欄上。因為它只會是購買 iMac 的另外一個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

突出 Mac 的優勢

對於繼續盈利的 PC 廠商來說,Intel Inside 可以說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是他們的營收來源之一。

那麼對於當時的蘋果來說這又意味著什麼?他們拒絕 Intel Inside 是不是就拿不到英特爾的那筆廣告費了呢?

不知道。史蒂夫的談判手段非常高能,他也知道英特爾也很珍惜與蘋果達成合作的機會,所以到底雙方的協議如何,我們可以自行想象一下。

如今雖然有猜測蘋果可能會使用 ARM 處理器,但是我們誰都無法否認,2006 年喬布斯選擇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決定非常關鍵。

這一決定打破了那些“PC 天生就比 Mac 更強一籌”的言論。處理器沒有了差別之後,蘋果就能夠把精力全部放到其他能夠讓Mac變得與眾不同的東西上,在軟件、設計、質量和簡潔性上突出它的又是。

喬納森也不用擔心 Intel Inside 會出現在他的 Mac 上,因為那個 logo 對於他的設計而言簡直是噩夢。


智慧新視界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下“Intel inside”的歷史。

早在1991年,英特爾就推出了“Intel Inside”這個廣告語,同時還有“燈...等燈等燈”的標誌性音樂。



1993年,英特爾586處理器問世,為了擺脫之前的命命混亂的問題,英特爾開始將586處理器命名為 Pentium(奔騰)並進行了商標註冊。“Intel Inside” 隨後也被中文翻譯成了“給電腦一顆奔騰的芯”。從此“Intel inside”的黃金時代開啟。

英特爾進行了大量相應的視頻/平面廣告推廣,使得“Intel Inside”成為了英特爾處理器的標誌。

而且英特爾為了推動“Intel inside”的影響力和辨識度,還與眾多的品牌廠商和渠道商合作,對於採用英特處理器的產品進行營銷補貼,即電腦品牌和渠道商在對於電腦產品進行營銷廣告宣傳時露出“Intel inside”的廣告,並且在機身上貼上“Intel inside”的標誌,等於是品牌商或渠道商在給自己產品打廣告的同時,也在給英特爾打廣告,所以,英特爾也願意對與這種類似聯合營銷的行為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補貼。

為了拿到英特爾的營銷補貼,PC廠商必須嚴格按照英特爾的規定,包括 Intel Inside 貼紙要放在哪個位置、Intel Inside 在電視廣告上出現的時間長度以及聲音的大小。

英特爾大量的廣告宣傳以及與合作客戶的聯合營銷,再加上英特爾處理器此前在PC市場的技術領先地位,使得“Intel inside”成為了一個非常知名和代表性的產品品牌形象。


接著,我們再來說說,為什麼蘋果iMac/MacBook等產品有采用英特爾的處理器但是為什麼沒有“Intel inside”的標識?

對於大多數品牌廠商來說,Intel inside既能提升自己的產品形象,又能得到英特爾的補貼,何樂不為呢?當然,想要參與到英特爾的這個計劃當中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必須是具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實力的廠商。所以我們也看到,一些PC廠商雖然也有采用英特爾的處理器,但是機身上並沒有“Intel inside”的標誌。不過,蘋果顯然不可能是不符合英特爾的合作標準。蘋果一直是英特爾的重要合作伙伴,為什麼蘋果沒有采用“Intel inside”?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喬布斯早在2007年的第一款鋁合金外殼的iMac發佈會上,就曾回答過。

在發佈會提問環節,有人提問:為什麼蘋果不在 Mac 的機身貼上“內置英特爾(Intel Inside)”的標籤?

喬布斯則幽默的回答到:“我還能說什麼呢?我們更喜歡自己的標籤。”喬布斯表示:每個人都知道我們使用英特爾的處理器,所以我們認為再貼個標籤是多餘的。我們寧願傳達關於盒子裡的產品的信息,他們會知道這款產品使用了英特爾處理器。

當時坐在喬布斯身邊的席勒也表示,他也覺得沒有這麼做的必要這麼做(貼上“Intel inside”標籤),蘋果想要給消費者的是一款偉大的產品,而不是這些多餘的東西。

顯然,在蘋果看來,蘋果自身的品牌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並不需要其他人來幫忙背書,蘋果希望其產品能夠給消費者一個整體的品牌概念和體驗,所以並不會替輕易替其他廠商做廣告。可以看到,蘋果此前在眾多的產品發佈會上,蘋果也很少去介紹產品的具體參數,用的是哪家的處理器,哪家的芯片製造工藝,哪家的顯示屏,哪家的內存。只會說這一代產品體驗比之前快了多少,提升了多少。這也是蘋果的一慣風格。


另外,蘋果產品崇尚的極簡設計,不論是產品外觀還是外包裝,所以蘋果絕對是不會允許在產品上貼上“Intel inside”之類的“多餘”的標籤的。

近日,廣告營銷大師肯·西格爾(Ken Segall與蘋果合作多年,曾擔任蘋果顧問直到 2008年)發佈了一篇題為《喬布斯和消失的“Intel Inside”貼紙》的文章,回憶當年喬布斯如何讓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iMac免遭“Intel Inside”貼紙的“汙染”。

文章稱,“在蘋果的首款英特爾iMac上市之前,蘋果包裝盒設計團隊探討將英特爾元素添加到 iMac 包裝盒上的不同方法。但是都沒有討論過添加Intel Inside的事情。只是設計了一個新的圖形元素——一張帶有英特爾公司標誌的處理器的照片。當時iMac包裝盒正面是iMac大圖,側邊是設備規格等,包括運行的軟件、內置 iSight 攝像頭等。英特爾芯片的圖片是與其他特性分開歸類,放在 iMac 大圖下方。”

不過這個設計方案喬布斯並不認可,喬布斯覺得“英特爾處理器確實是電腦的重要一部分,但它的重要性不如 iMac 的其他特性。”他更希望只是將英特爾放到盒子側邊那一欄上。因為它只會是用戶購買iMac的另外一個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

最終,喬布斯憑藉蘋果自身的強大影響力和話語權,已經喬布斯出色的談判能力,使得iMac最終無需加上“Intel inside”的標識,喬布斯曾明確表示,這一點在雙方的合同中也有明確,不過蘋果是否仍然有拿到補貼就不清楚了。而在此之後的MacBook等有采用英特爾處理器的蘋果產品也延續的這一策略。


芯智訊


《喬布斯傳》中講到,喬布斯是一個極度追求完美的人,從自己的嚴格素食主義者可以看出來,從自己身患癌症卻拒絕做手術可以看出來,從早期Mac電腦裡面的電路板的排線也要整齊劃一可以看出來。所以,喬布斯不允許在MacBook的外面貼標籤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喬布斯認為這破壞了產品的意境,標籤就是個多餘的“廢物”,由於喬布斯當時極大的影響力,Intel公司屈服了,這種習慣一直維持到了現在。


科技時代聊編程


其實原因很簡單 就是蘋果公司對完美的追求,又因為有錢所以任性,在筆記本上貼上Intel的標籤是為了給Intel作宣傳,也算是一種廣告的形式,如此多的貼有Intel標籤的產品,無疑會讓Intel更深入人心。其次,Intel會給貼有這個標籤的廠商一定的補貼,廠商想進一步的降低成本,那麼就得按照Intel的要求來做,這樣也是互利雙贏的。

對於貼了Intel標籤的廠商,Intel會給予一定的補貼。不過,Apple恰巧是一個不差錢的主,自然也不需要這些補貼來降低成本,因為它完全可以從其他的方面賺取利潤。而對於Intel來說呢,Apple這麼大的一個客戶,雖然拒絕貼標籤,但是也不能放棄,只有從了它。

MacBook的極簡風格以及出色的工藝不允許它在機器上貼上這麼一個多餘又顯得累贅的標籤,對於財大氣粗的Apple來說,Intel的補貼要與不要也無所謂,種種原因決定了MacBook上不會出現Intel標籤


遠行泰迪熊


這本來也不是說用了Intel CPU就一定要貼那個標識。
現在不只是蘋果,其他筆記本也有不貼這個的。

這個標識只是筆記本廠商借Intel品牌給自己背書而已

我們看到市面上大量的筆記本都貼這個標籤,他們主要是針對那些不太懂電腦的普通消費者的,要藉助Intel的品牌知名度,給消費者一個“可以放心購買”的背書。

我們知道,CPU是消費者選擇筆記本的時候,首先會考慮的因素。而筆記本的CPU除了Intel還有AMD的(早期還有其他的),就算都是Intel的也分不同系列的,比如以前會分奔騰/賽揚,現在也分i7/i5/i3。貼上這個標籤,顧客一看就知道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

對於不太懂電腦參數的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個標籤還有“正品保障”之類的背書作用。
雖然我們都清楚沒有什麼假CPU一說,但是老百姓不懂啊!他們就知道電腦的CPU都是Intel比其他的好,奔騰比賽揚好,i7比i3高檔。沒有標識,萬一你拿個AMD芯的忽悠他怎麼辦?


所以,越是低價的筆記本越會貼這個標識,因為顧客更會在意,背書效果也更好。
Macbook賣得那麼貴,而且通常配置也沒幾個選項,所以Intel inside標識沒有多少加分效果,貼上反而破壞外觀的美感。也就是早期Macbook換成Intel CPU的時候,還有必要貼一下,告訴大家我這是新的Intel CPU型號哦,至於現在,早就沒有非Intel芯的了Macbook了吧?


IT斜槓中年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筆記本上貼上“Intel inside”的標識主要的願意是,英特爾想面向消費者做廣告。所以,在電腦上如果貼上“Intel inside”的標識,英特爾會給予廠商的一定的優惠,英特爾就用來當廣告費用,電腦廠商就用來當作是利潤之一。

不貼可以嗎?可以的,你可以選擇不貼的,不過除了缺少英特爾的這一筆補貼之外,你可能在獲取英特爾芯片的時候不那麼容易。

“Intel inside”的標誌除了出現在計算的貼紙上,甚至有一定時間是出現的電腦的開機廣告中。我們看到很多的電視廣告,在片尾都出現“Intel inside”的的廣告,也就是廠商為了獲得英特爾的廣告,以及為了維護良好的合作關係。

蘋果為什麼不貼?

主要是喬布斯有一點強迫症,對產品的設計要求很高。“Intel inside”的標誌在英特爾看來就是影響了蘋果的設計,所以喬布斯一口回絕了。

而且蘋果電腦的利潤比較高,對於英特爾的補貼,喬布斯是看不上的。而且喬布斯想要推廣蘋果的標誌,提高蘋果的影響力,因為推送自己的蘋果貼紙~

一開始英特爾還不願意的,但是後來考慮蘋果電腦的影響力和規模,還是妥協了。


太平洋電腦網


貼標陰特爾給廠家20塊錢一臺好像


姚江濤專注電腦


我們平時用的筆記本不光有intel inside還有nvidia ati amd 杜比等一堆商標,這個叫信仰貼紙,看到了大家就知道你電腦多強勁,屬於極客精神,我就喜歡給我的電腦上貼上三星ssd的貼紙,或者駭客神條貼紙,就好比你的電腦用的i7肯定不會讓人誤會成i3,貼紙很好的滿足了人們的心理,不用開機就知道你我的電腦多厲害,蘋果沒有信仰,送的信仰貼紙也是蘋果,我買了那麼多蘋果產品也不會給自己電腦貼個蘋果logo,因為蘋果的產品更像藝術品,不用強調性能多強,配置低價格高就決定了追求的是外觀設計等其他方向,不然買個神州就行了,我想如果當年貼紙上貼個i5,標價1萬就更賣不出去了,忘記配置,忘記參數,喬布斯應該是希望這樣所以才不讓貼信仰貼紙


Finals1


哈哈,以前蘋果電腦裝逼的,宣傳的時候都看不起用英特爾,AMD的處理器的非蘋果PC,各種嘲諷,覺得都很low,沒技術,沒逼格!結果後來IBM不高興陪它折騰了,那點銷量,藍色巨人沒心情玩了!結果蘋果電腦電腦沒有處理器可選了,入了曾經它極度鄙視的英特爾的坑,哈哈,裝逼大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