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沁源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特定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具有沁源地域特色的文化藝術。

沁源古老的藝術形式主要有說嘴、沁州三絃書、民歌、戲劇、剪紙、書法、雕刻、繪畫、詩文等。民國時期,是全縣文化藝術發展較快且較繁榮的時期,特別是抗日戰爭中,太嶽區黨政軍機關、各抗日文化機構、文藝團體在沁源成立,各抗日武裝力量入駐沁源等促進了沁源文化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紅色抗戰文化。沁源秧歌、繪畫、詩文在宣傳抗戰、服務抗戰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的“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和“二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的指引下,沁源的文化事業發展步伐加快。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事業也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新局面。

曲 藝

沁州三絃書

起源於沁源。因沁源古稱沁州,盲藝人說唱時只用三絃伴奏,故而得名。相對於宋代之後的沁州,人稱隋、唐時期州治在沁源的沁州為老州,故沁州三絃書又稱“老州調”。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唐代,三絃書在沁州(今沁源)就很流行,逢年過節除鬧秧歌外,就請先生(對盲藝人的尊稱)說唱三絃書。宋代之後,沁州三絃書除沁源外,還流行於沁縣、武鄉、榆社、襄垣、安澤、古縣等地。三絃書表演使用的樂器也隨時代的發展而發生變化,除三絃外,還用甩板、小鑔、驚堂木等。到了清末民初,除主奏樂器三絃外,又加進了笛子、胡胡、月琴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加進了多種樂器,使三絃書更富有音樂美,說唱人數也有所擴大。不過,說唱時仍為三絃領場,誰主說誰掌三絃。說唱,由原先的單人發展為按書中人物角色對說,高潮時集體合唱,更受聽眾喜歡。

沁州三絃書是在沁源民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個曲藝曲種,分平調、月調兩大類。從板式結構、旋律、曲韻來看,以民歌小調和沁源方言為其母體原形。它是勞動人民和民間藝人創造的,在舊社會的長期流傳中,反映了勞動人民的思想和願望,但也有不少封建迷信的糟粕。自20世紀40年代,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藝人們在繼承優秀傳統藝術的基礎上進行革新,先後編演了不少現代題材作品。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三絃書的傳統演出曲目有《大鬧天宮》《洞賓買藥》《孟姜女》《昭君出塞》《武松打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增加了新的曲目,如《捉漢奸》《鍛石雷》《王大娘擁軍》《王貴與李香香》《人民軍隊過大江》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有《學雷鋒》《過去的苦處忘不了》《兒女親事》《及時雨》等。改革開放後有《抗日英雄李學孟》《沁源寶》《留得清白在人間》《中國夢》等。

說 嘴

據傳,說嘴於宋、明就流行於沁源,是一種古老的曲藝形式,亦稱“說口”,民間又叫“搗大”,即吹牛之意,同為曲藝術語。說嘴是一種念說的說白或韻白。說白,多為一段笑話;韻白,則是繞口令一類韻文。說嘴的語詞以方言為主,有五字句、七字句、十字句等長短不等的句式。詞句精煉,朗朗上口,講究韻腳,可一韻到底,也可交替換韻。具有通俗易懂,易記易傳,幽默風趣與滑稽逗笑的特徵。在形式上多用雙關、比喻、誇張、反義等手法。內容多為笑話和反映人們茶餘飯後、田間地頭久議不衰的一些話題。是老百姓自娛自樂、抒情言志、褒貶世風、表述愛憎,寓教於樂的一種民間藝術。

說嘴同歌謠一樣,它是歷史的一面鏡子,時代的一個窗口。是勞動人民的心聲,反映了人們的思想、感情、願望和審美情趣,與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呈現了各個時代的社會風貌。

說嘴接近於順口溜、板話之類,它的語詞可作唱詞,也可作數來寶、快板書說,但其作用與效果,遠遠不及說嘴那般原汁原味。

傳統的說嘴段子多為笑話與小故事之類,如《胡圪謅》《吃煙》《說頭》《五等人》《碾谷》《反菜營》等。

胡圪謅

胡圪謅,胡圪謅,大年初一立了秋。

二月二,過寒節,三月初三九月九。

東西道路南北走,十字街上人咬狗。

拿起狗來打磚頭,磚頭咬了狗一口。

死了騾子剝馬肉,羊湯鍋裡撈豬油。

我說這話不吹牛,名字就叫胡圪謅。

抗日戰爭時期,也產生了一些反映抗戰的說嘴段子,如《火燒房子》《山溝生活》《特務隊真可恨》等。

二年半

日本鬼,心黑爛,佔了沁源二年半。

又殺人,又放火,房子燒成塌圪圈。

椽子劈得做了飯,檁子腦到城裡邊。

家家門上沒門扇,甕子打成破不殘。

處處黃蒿連成片,鐝子刨也刨不泛。

健牛剎地鏵子絆,把牛跼成一顆蛋。

抗日軍民齊動員,全縣展開圍困戰。

困的鬼子沒法辦,只好滾出沁源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各個歷史時期,都產生過不少段子:破除迷信的有《跳大神》《千萬不要敬泥胎》《陰陽先生四大套》《送神》,反映人民生活的有《油燈碗換上電開關》《鏡中花與賴皮瓜》《想當年》《山裡光棍喜事多》《勸賭》《孝敬父母》等,反映改革開放新事物的有《老五自白》等。

說嘴藝人大多是民間歌手,他們都能說會唱,遠者無法追溯,清末民初有龍佔威、陰克祥、李來金、郭蔚星、柴福喜等,民國以後有楊巴小、杜四兒、張元、任磨成等,改革開放以後有任世昌、韓連恩等。

民歌民樂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沁源秧歌

沁源秧歌又叫“沁源小調”。它原是流行於晉東南沁源與沁河流域的一種民間歌舞小調。抗日戰爭時期,逐漸形成一個鄉土風味濃郁、生氣勃勃的小劇種。

沁源秧歌的曲調比較豐富,傳說秧歌小調有324調,目前收集到的曲調有130多個,其中廣泛流傳和經常應用的曲調有40多個。

沁源秧歌屬於多段曲體式民歌小調,同時兼有一些山歌的特點,有挑高調、領唱、男女對唱等形式。

曲調結構一般為四樂句格式,其中也有少數二句、三句半或更多樂句的曲調,如《小白菜》《洗衣裳》《遊河灣》《混江龍》《大數九》等。沁源秧歌以《平調》《大觀燈》《小觀燈》《梳妝檯》等曲調為基本曲調。這些曲調優美流暢、歡快活潑、娓婉動聽、別具一格。由於沁源位於晉中、晉東南、晉南三個地區的交界處,受到晉中秧歌、晉南眉戶、左權民歌以及外地一些民歌的影響,特別是受晉中秧歌的影響,逐漸形成了一部分帶有某些外地音樂風格的秧歌曲調,如《九連環》《十勸人》《打連成》《探小姨》《當皮襖》等。這種民間歌唱的相互交流影響,豐富了沁源秧歌的音樂色彩。

沁源秧歌原先的歌詞內容,主要反映被壓迫勞動人民的生產勞動、生活、愛情、喜樂悲傷等,也有一些反映歷史故事和其他內容的,如《草船借箭》《孔子哭顏回》《割洋菸》《貶官》《遊北京》等。唱詞大部分是多段歌詞描寫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如《小二姐做夢》《盼丈夫五更》《周公子回家》等。沁源秧歌在表現這些內容時,或悲或喜,或敘或感,都非常細膩、真切而動人。所以人們常常根據某些曲調來自編新詞演唱。

沁源秧歌傳統的演唱沒有伴奏,過門只配打擊樂。這種“乾唱”適合人們走路、幹活時即興歌唱和鬧秧歌時一男一女扭著唱,所以秧歌在沁源境內,幾乎無人不會、無人不唱,是當地群眾文藝生活中的重要項目。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沁源秧歌《花鞭情》

民國31年(1942),日軍侵佔了沁源,搞“山嶽剿共實驗區”,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為了進一步喚起民眾齊心抗日熱情,縣委和民主政府組織了宣傳抗日的文藝隊伍——綠茵劇團,把沁源秧歌第一次搬上了舞臺。戰火中誕生的綠茵劇團,在極其艱苦的情況下,用兩塊破毯作幕布,土堆場院作舞臺,自制樂器,自編節目,控訴日軍的兇殘,激發群眾的鬥志,轟動了太嶽邊區,受到了薄一波、安子文、朱穆之等領導同志和邊區政府的高度讚揚。綠茵劇團從成立到改編為汾陽軍區宣傳隊離開沁源,共編演了《回頭看》《狗小翻身》《雙滿意》《難過年》《挖窮根》等許多現代戲劇,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土地改革等政治、軍事鬥爭,同時開展了沁源秧歌的改革工作。

為了繼承發揚當年綠茵劇團的光榮傳統,發揮沁源秧歌的宣傳教育作用,1959年沁源縣重建綠茵劇團,以演現代戲和歌舞為宗旨,改編演出了《汾水長流》《劉四姐》《小二黑結婚》《三月三》《冤仇恨》等20多個現代劇目,深受群眾歡迎。劇團所到之處,群眾蜂擁爭看。沁源秧歌在太嶽、太行地區得到更加廣泛的流傳。“文化大革命”中,綠茵劇團被迫解散。1978年第三次建成以後,縣委作出“堅持唱沁源秧歌、堅持演現代戲”的決定。劇團的文藝工作者根據決定,積極改善發展沁源秧歌,在唱腔、伴奏、表演各方面都進行大膽嘗試。改編排演了《朝陽溝》《白蓮花》《喋血戀歌》等大型劇目,促進了沁源秧歌的發展,活躍了山區人民的農村文化生活。

沁源花鼓

沁源花鼓源遠流長,據傳有近千年的演出史,素稱“花鼓秧歌”,是一種歌舞一體的表演形式。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還得從這些草根的民俗裡面尋找

1959年,城關公社業餘劇團的花鼓,參加了晉東南音樂舞蹈會演,並代表晉東南赴並參加全省第四次音樂舞蹈會演。同年8月於省城演出並獲獎。1960年,晉東南文工團根據沁源花鼓秧歌,編創了沁源花鼓。其鼓點、音樂、演唱等,都保持原汁原味,並將傳統的一人打鼓,發展為四人。演出再度轟動上黨文藝舞臺,不少文藝團隊爭學沁源花鼓。1961年12月,晉東南專署文化局將文工團《沁源民歌集》(油印本)節選為演出本,鉛印了單行本,以春節文藝演唱材料,發至全區各廠礦、農村,供學習和排導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