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奇對百度真的那麼重要麼?陸奇離開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有不甘?

前段時間,在互聯網行業傳得沸沸揚揚的,也同時宣起了掀然大波的新聞:百度集團總裁陸奇離開百度。如果在一般的公司,這只不過是正常的人事調動。但是處於BAT三霸主之一的百度,那麼就是一件非常震驚的事情。這關係到百度的命運和前途。可以這麼說吧,現階段來說的話,百度處於一個非常關鍵的時候,也處於一個急需轉型的階段,可以說是十字悠關的十字路口。而陸奇就是百度這艘大船的掌舵人,需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把百度這艘大船帶到正確的航線來。陸奇不愧是一代商業奇才,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把百度從迷失的航線上拉了回來,駛入正途,同時定下了ALL IN AI的戰略,使百度一下子走出了低迷,讓百度公司自身的員工和投資者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隨之百度的股價一路飆升,接近千億美金。理論上講,在這種時候,陸奇這個掌舵人應該繼續把百度帶到更光輝的頂點,讓百度中興,為何在這個節骨眼上選擇離開呢?陸奇的離開是心有不甘還是迫不得已呢?

陸奇對百度真的那麼重要麼?陸奇離開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有不甘?

陸奇

觀點之一:人才是可以量化的,陸奇真的對百度很重要。

古往今來,無數的事例說明:在各種競爭中,人才的競爭才是最關鍵的。誰掌握了大量的人才,誰才會真正的笑到最後。一個公司若是沒有人才、骨幹的支撐,那麼都是一個虛無漂渺的公司,只是沒有任何根基,像浮坪一樣漂浮的公司,可能一個微不足道的浪就可能打翻這家公司。

陸奇的離開,真的是百度的一大損失,而且是一種非常大的損失。這種損失,不僅僅是陸奇的離開,讓百度損失了近百億美金市值的損失,更是讓百度又迴歸到起點,一直會在某種怪圈裡不斷繞來繞去,從而失去了戰略先機,也讓百度自己將會陷入自己給自己培養競爭對手怪圈裡,同樣也會讓更多的有志之才,遠離百度。

無論是國家,還是公司。都得先看方向,先看戰略,然後再看戰術,再看節點。就像當時三國的劉備一樣,在沒有諸葛亮這個戰略大家的指導,還是會像喪家犬一樣東躲西藏,根本成不了三國之一的雄主。同樣,當時的曹操沒有荀彧這個戰略大師的率先登場和指點的話,曹操也不會首先在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方向不對,努力百費。阿里巴巴能有今天,跟阿里巴巴的頭腦馬雲這位戰略大師是分不開的。

從各方面的數據和新聞可以看出,陸奇是一位戰略大師,同時也是一位執行大師。像這種大才本來就很少,但是百度偏偏抓不住,這會導致百度在戰略上搖擺,同樣會讓百度再一次迷失方向。

陸奇對百度真的那麼重要麼?陸奇離開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有不甘?

陸奇

觀點之二:百度失去的不僅僅是陸奇這個大才,更加再一步失去了人心,失去了戰略,同樣也會失去信心。

可能有很多人認為,AI人工智能太過於高大上,變現的過程太遠,如果百度把主要精力都放在AI上,會讓百度產生資金壓力。不錯,AI短時間內變現是有點困難,但是百度目前並不缺錢,更不缺工程師。百度缺的是一種信心,是一種魄力,是一種口碑,更是一張率先登上人工智能這個大潮的船票。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BAT三家當中,百家失去了登入移動互聯網這張船票,花巨資買了一張偽船票。所以在接下來的比拼之中,百度與其他兩家巨頭拉得越來越開,也越來越大,甚至差一點讓京東返超。在這種歷史經驗教訓當中,百度不僅僅深刻反思,定好戰略,加以改正,反而還在自己的那個怪圈的轉來轉去。本來陸奇可以把百度帶離那個怪圈,但是呢,陸奇的離開充滿了巨大的變數,可以從某種角度上說,百度從戰略上來講,又回來了起點。

下一個時代將是智能化的時代,是AI的天下,人工智能將越來越普及。百度本來可以成為第一個拿下AI人工智能這張船票的,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個字:難。現在的小米、阿里等公司都在大力推廣人工智能,也初步在佈局人工智能。如:小米的小愛同學,阿里的天貓精靈,蘋果的 Siri 等都是一種初級的人工智能的表現,並且正投入了市場並獲得了非常大的反響,效果也非常的不錯。當然,這僅僅只是人工智能的一個開端,當然越到後面,人工智能越會成熟,市場規模將越來越大,其變現的能力就越來越快。

當然嘍,百度這個曾經是中國所有公司的人工智能首腦,其在未來的人工市場上能否拿到人工智能的門票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陸奇對百度真的那麼重要麼?陸奇離開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有不甘?

陸奇

觀點之三:陸奇的走,可能是很多的無奈,當然嘍,也是百度目前最大的損失。

雖然從新聞上講,陸奇的離開是由於個人身體的原因和家庭因素而選擇離開了百度。其實大家都明白,這種話語只不過是一種禮貌的表達而已。試想一下,一位正準備大展身手的人,在所有的動作都有起色的時候,而且是這種非常關鍵的時候,選擇離開,是一種多麼多麼的無奈呢,也是一種多麼多麼的無助呢。

馬雲說過:”一個人的辭職,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錢沒拿夠,二種是幹得不開心。“馬雲的這句話,不僅僅適用於普通的員工,同樣也適用於高管。像陸奇這種大才,其財務早就自由了,他需要的是更好的環境,更好的平臺,去實現他最大的價值,去實現他的人生目標或者一種理想。當如果他的理想達不到的時候,他會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且一旦做出選擇,將會毫不猶豫。

陸奇做為一個空降兵,在百度內部沒有自己的班子,他最大的支持者在於李彥宏。有了李彥宏的全力支持,陸奇才能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搞得有聲有色,把百度從迷茫中帶到正途中。但是,畢竟百度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其裡面的決策並不能是李彥宏一個人說了算,每做一項決策,都要通過股東大會的表決,才能實施。在17年裡,陸奇沒有碰到百度的核心業務,碰到百度的核心利益點。故李彥宏的支持和陸奇的改革阻力小了很多,所以做起來,成效也快。但是一旦碰到百度的核心利益,那將會觸犯各個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那麼其中的阻力將是無以倫比的。

陸奇對百度真的那麼重要麼?陸奇離開是迫不得已,還是心有不甘?

李彥宏和陸奇

不難推斷,陸奇的離開,有很大一部份是這種公司內部的矛盾無法調和,給李彥宏一道非常難的選擇題,只有A和B選項,並沒有C選項。A代表百度的現在,也是百度最大的現金流;B代表百度的未來,目前並沒有產生什麼現金流,要實現B,必須要依賴B的持續貢血才行。站在李彥宏的立場,當然希望A和B都能存在,因為相互依存,百度才會發展更大。但是呢A並沒有給李彥宏選擇C的機會,要麼選擇A,要麼選擇B。把李彥宏推上了絕路,也推上了不得不選的地步。在李彥宏萬分無奈的情況下,不得不做出艱難的選擇。至於什麼樣的選擇,大家可以從結果上可以看出,當然也可以從新聞上看出。

當然嘍,雖然目前百度穩住了局勢,百度當中的既得利益者也暫時贏了,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上來講,從市場大局上來講,從戰略的角度上來說,從未來的角度上來說:”這一次,百度真的輸了,而且輸的是未來。“

最後祝陸奇越走越好,同樣也希望百度突破怪圈。給國家也給自己留下一些底線,有所為,也有所不為。不要再一次寒了用戶的心,更不要再一次發生”魏則西事件“。因為依照目前百度的口碑來說,百度已經輸不起了。如果再來那麼一次轟動全國的,而且是負面的事情,那麼百度這個龐然大物極有可能一朝倒地。

陸奇離開是百度的損失麼? (單選)
0
0%
0
0%
不是
0
0%
不瞭解,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