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奇对百度真的那么重要么?陆奇离开是迫不得已,还是心有不甘?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行业传得沸沸扬扬的,也同时宣起了掀然大波的新闻:百度集团总裁陆奇离开百度。如果在一般的公司,这只不过是正常的人事调动。但是处于BAT三霸主之一的百度,那么就是一件非常震惊的事情。这关系到百度的命运和前途。可以这么说吧,现阶段来说的话,百度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也处于一个急需转型的阶段,可以说是十字悠关的十字路口。而陆奇就是百度这艘大船的掌舵人,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把百度这艘大船带到正确的航线来。陆奇不愧是一代商业奇才,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把百度从迷失的航线上拉了回来,驶入正途,同时定下了ALL IN AI的战略,使百度一下子走出了低迷,让百度公司自身的员工和投资者一下子看到了希望,随之百度的股价一路飙升,接近千亿美金。理论上讲,在这种时候,陆奇这个掌舵人应该继续把百度带到更光辉的顶点,让百度中兴,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选择离开呢?陆奇的离开是心有不甘还是迫不得已呢?

陆奇对百度真的那么重要么?陆奇离开是迫不得已,还是心有不甘?

陆奇

观点之一:人才是可以量化的,陆奇真的对百度很重要。

古往今来,无数的事例说明:在各种竞争中,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关键的。谁掌握了大量的人才,谁才会真正的笑到最后。一个公司若是没有人才、骨干的支撑,那么都是一个虚无漂渺的公司,只是没有任何根基,像浮坪一样漂浮的公司,可能一个微不足道的浪就可能打翻这家公司。

陆奇的离开,真的是百度的一大损失,而且是一种非常大的损失。这种损失,不仅仅是陆奇的离开,让百度损失了近百亿美金市值的损失,更是让百度又回归到起点,一直会在某种怪圈里不断绕来绕去,从而失去了战略先机,也让百度自己将会陷入自己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怪圈里,同样也会让更多的有志之才,远离百度。

无论是国家,还是公司。都得先看方向,先看战略,然后再看战术,再看节点。就像当时三国的刘备一样,在没有诸葛亮这个战略大家的指导,还是会像丧家犬一样东躲西藏,根本成不了三国之一的雄主。同样,当时的曹操没有荀彧这个战略大师的率先登场和指点的话,曹操也不会首先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方向不对,努力百费。阿里巴巴能有今天,跟阿里巴巴的头脑马云这位战略大师是分不开的。

从各方面的数据和新闻可以看出,陆奇是一位战略大师,同时也是一位执行大师。像这种大才本来就很少,但是百度偏偏抓不住,这会导致百度在战略上摇摆,同样会让百度再一次迷失方向。

陆奇对百度真的那么重要么?陆奇离开是迫不得已,还是心有不甘?

陆奇

观点之二:百度失去的不仅仅是陆奇这个大才,更加再一步失去了人心,失去了战略,同样也会失去信心。

可能有很多人认为,AI人工智能太过于高大上,变现的过程太远,如果百度把主要精力都放在AI上,会让百度产生资金压力。不错,AI短时间内变现是有点困难,但是百度目前并不缺钱,更不缺工程师。百度缺的是一种信心,是一种魄力,是一种口碑,更是一张率先登上人工智能这个大潮的船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BAT三家当中,百家失去了登入移动互联网这张船票,花巨资买了一张伪船票。所以在接下来的比拼之中,百度与其他两家巨头拉得越来越开,也越来越大,甚至差一点让京东返超。在这种历史经验教训当中,百度不仅仅深刻反思,定好战略,加以改正,反而还在自己的那个怪圈的转来转去。本来陆奇可以把百度带离那个怪圈,但是呢,陆奇的离开充满了巨大的变数,可以从某种角度上说,百度从战略上来讲,又回来了起点。

下一个时代将是智能化的时代,是AI的天下,人工智能将越来越普及。百度本来可以成为第一个拿下AI人工智能这张船票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字:难。现在的小米、阿里等公司都在大力推广人工智能,也初步在布局人工智能。如:小米的小爱同学,阿里的天猫精灵,苹果的 Siri 等都是一种初级的人工智能的表现,并且正投入了市场并获得了非常大的反响,效果也非常的不错。当然,这仅仅只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开端,当然越到后面,人工智能越会成熟,市场规模将越来越大,其变现的能力就越来越快。

当然喽,百度这个曾经是中国所有公司的人工智能首脑,其在未来的人工市场上能否拿到人工智能的门票还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陆奇对百度真的那么重要么?陆奇离开是迫不得已,还是心有不甘?

陆奇

观点之三:陆奇的走,可能是很多的无奈,当然喽,也是百度目前最大的损失。

虽然从新闻上讲,陆奇的离开是由于个人身体的原因和家庭因素而选择离开了百度。其实大家都明白,这种话语只不过是一种礼貌的表达而已。试想一下,一位正准备大展身手的人,在所有的动作都有起色的时候,而且是这种非常关键的时候,选择离开,是一种多么多么的无奈呢,也是一种多么多么的无助呢。

马云说过:”一个人的辞职,有两种原因:一种是钱没拿够,二种是干得不开心。“马云的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普通的员工,同样也适用于高管。像陆奇这种大才,其财务早就自由了,他需要的是更好的环境,更好的平台,去实现他最大的价值,去实现他的人生目标或者一种理想。当如果他的理想达不到的时候,他会做出自己的判断,而且一旦做出选择,将会毫不犹豫。

陆奇做为一个空降兵,在百度内部没有自己的班子,他最大的支持者在于李彦宏。有了李彦宏的全力支持,陆奇才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搞得有声有色,把百度从迷茫中带到正途中。但是,毕竟百度是一家股份制公司,其里面的决策并不能是李彦宏一个人说了算,每做一项决策,都要通过股东大会的表决,才能实施。在17年里,陆奇没有碰到百度的核心业务,碰到百度的核心利益点。故李彦宏的支持和陆奇的改革阻力小了很多,所以做起来,成效也快。但是一旦碰到百度的核心利益,那将会触犯各个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那么其中的阻力将是无以伦比的。

陆奇对百度真的那么重要么?陆奇离开是迫不得已,还是心有不甘?

李彦宏和陆奇

不难推断,陆奇的离开,有很大一部份是这种公司内部的矛盾无法调和,给李彦宏一道非常难的选择题,只有A和B选项,并没有C选项。A代表百度的现在,也是百度最大的现金流;B代表百度的未来,目前并没有产生什么现金流,要实现B,必须要依赖B的持续贡血才行。站在李彦宏的立场,当然希望A和B都能存在,因为相互依存,百度才会发展更大。但是呢A并没有给李彦宏选择C的机会,要么选择A,要么选择B。把李彦宏推上了绝路,也推上了不得不选的地步。在李彦宏万分无奈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至于什么样的选择,大家可以从结果上可以看出,当然也可以从新闻上看出。

当然喽,虽然目前百度稳住了局势,百度当中的既得利益者也暂时赢了,但是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讲,从市场大局上来讲,从战略的角度上来说,从未来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次,百度真的输了,而且输的是未来。“

最后祝陆奇越走越好,同样也希望百度突破怪圈。给国家也给自己留下一些底线,有所为,也有所不为。不要再一次寒了用户的心,更不要再一次发生”魏则西事件“。因为依照目前百度的口碑来说,百度已经输不起了。如果再来那么一次轰动全国的,而且是负面的事情,那么百度这个庞然大物极有可能一朝倒地。

陆奇离开是百度的损失么? (单选)
0
0%
0
0%
不是
0
0%
不了解,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