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爲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生活中,我們總會發現有些小孩不愛說話不愛搭理人,大人叫他總要叫上幾次他才會應你,他不是沒聽到,問他說他有聽到,我們也知道他聽到,但就是不應。跟他說這樣不好要改,他說好,下次還是這樣?面對這樣的孩子要怎麼呢?

首先根據上面描述,現在孩子出現的主要問題就是孤僻,才會有不愛搭理人等表現

現實生活中,孩子不愛搭理人、不應人的情況我們都有遇到過。家長叫他的名字,沒反應,家裡來客人也不叫人,總喜歡關在房間裡不出來。這些表現都在說明,孩子的性格內向,變得孤僻。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在孩子年齡還小時就應該確認是先天性格使然還是因為環境造成的原因,趁早介入,幫助孩子走出孤僻。若不能及時解決,還會造成孩子社交障礙以及青春期叛逆等嚴重的後果。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愛搭理人,性格變得孤僻呢?

1.正常的心理狀態像一般6.7歲的孩子大都剛剛由學前班轉變成一年級的小學生,無論從環境上還是學業上都需要重新適應。陌生的環境和有了難度的學習都會給他們帶來壓力。由於這些心理壓力,導致孩子少言寡語。

2.注意力發展限制陌生的環境也給孩子帶來了無限的好奇和新鮮感,每一樣都在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但是孩子年紀小,在同一時間段內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情,不能很好的分配和轉移注意力,也不能在聽到你的話後迅速做出反應。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3.父母是否做好了榜樣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就要審視自己,是否面對孩子的呼喚時也只顧玩手機,敷衍應付,或者說孩子沒事找事。

家長對孩子的呼喚沒有回應,孩子就會模仿,對家長的呼喚也不會有及時的應答。

4.過度為孩子包辦生活,尤其是言談就父母的態度和家庭環境而言,過度包辦孩子的生活,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感;替孩子說話,會讓孩子失去交流的機會,也會讓孩子失去為自己的事情做主的權利,導致孩子無需溝通沉浸於自己封閉的世界。

瞭解到這些原因之後,家長該如何解決?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1

以身作則,及時應答孩子對你說話時最好放下手上的活兒專注聽他講話,面對面的溝通,孩子叫你時也要做到及時回應,做好孩子的榜樣。

2

多給孩子關愛越是內向的、性格孤僻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的關心和愛護。家長細微溫暖的關愛會漸漸感染孩子,在感受愛的同時會慢慢向你打開心扉,轉變孤僻的性格。

3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鼓勵孩子與同齡小孩一起玩耍,和小夥伴在一起有了共同話題,孩子就容易打開“話匣子”,有助於克服孩子的孤獨感,較快的適應外界環境,建立融洽的人際關係。

孩子不愛搭理人?是不是因為你踩了這些雷區,爸媽好好看看

4讓孩子自己說當有人問孩子問題時,不要因為孩子不愛說話就代替孩子說,更不要抱怨孩子膽子小、不敢說話。應該鼓勵孩子自己去回答別人的問題,哪怕說錯了也沒關係,你可以告訴孩子正確說法,再讓孩子自己說出來。給予鼓勵和表揚,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會變得開朗。

5做好長期準備培養孩子開朗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媽媽要做好長期準備。對孩子說話能力的培養要堅持不懈,不要期望在短時期內就讓孩子改變,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培養孩子。例如週末的時候,媽媽可以帶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不斷地創造機會讓孩子表現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