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8月6日,華夏、南方、鵬華、中歐等14家基金公司通過證監會審核,成為國內首批推出“養老目標基金”的基金投資機構,這也意味著公募基金助力養老金第三支柱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何為“養老目標基金”?

在證監會發布的相關《指引》中,給出了“養老目標基金”的標準定義:

養老標準基金,是指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採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的、公開募集的證券投資基金。

《指引》內容較多,就不一一展示了,老金劃一下重點,讓大家有個直觀理解:

1、養老目標基金採取FOF(基金中的基金)的運作方式;

2、風格偏穩健,投資於股票、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分別不高於30%、60%;

3、普通投資者可以參與認購,門檻低、費率低;

4、持有鎖定期不低於1年,最長可鎖定5年;

5、想成為養老目標基金管理機構,歷史投資業績必須穩定,基金經理經驗必須豐富;

6、只有養老目標基金可以在名稱裡用“養老”二字,其他基金需要改名。

與其他公募基金相比,養老目標基金的最大區別在於其以“養老”為投資運作目標,對於風險的把控、淨值的波動以及組合流動性有著更高要求。

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養老目標基金何時上市發售?

證監會對具體基金公司的要求是,自批覆文件下發之日起的6個月內,就要開始進行募集活動。

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不過,參考去年以來同類基金的發售情況,估計養老目標基金正式發售的時間也不會拖得太久。

去年9月,首批公募FOF基金獲批,10月陸續發售;今年6月,首批戰略配售公募基金獲批,7月陸續發售。

考慮到目前股市點位偏低,不出意外的話,首批養老目標基金大概率將在8月底、9月初逐步發售,投資者可留意基金公司官網、支付寶、財付通、銀行網點等代銷渠道。

如何挑選養老目標基金?

先看一下首批獲得證監會批准的14家養老目標基金名錄:

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按表格的“投資策略”來區別,這14只基金可以分為兩類:目標日期策略 和 目標風險策略,數量分別為8只 和 6只。實際上,挑選養老目標基金,主要從這兩個策略入手。

1、目標日期策略基金

又稱“生命週期”基金。這類基金會在名稱中體現出運作目標日期,如華夏、南方、易方達分別是2040年、2035年和2043年。隨著目標日期的臨近,基金會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投資風格愈加趨於保守。這類基金,更適合缺乏投資經驗、無暇顧及投資理財的朋友。

2、目標風險策略基金

又稱為生活方式基金,目標是保持資產組合的風險恆定。目標風險基金可分為激進型、穩健型和保守型,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衡量自身經濟水平之後,自主將資金分散投資於相應風險水平的基金中,因此更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的朋友。

為了養老,要不要買養老目標基金?

對郭嘉而言,設立養老目標基金,可以促進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的健康發展,緩解養老金給付壓力。發展養老第三支柱的個人養老獨立賬戶體系,有助於破解當下的養老難題。

拿美國來說。美國於1974年成立了個人養老金(IRA)投資賬戶,截止2017年末規模達8.6萬億美元,其中4.7萬億美元投資於共同基金(公募基金),目前已經成為家庭養老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養老目標基金的推出,提供了又一個養老投資的選擇,豐富了養老金的收入來源。如果發展順利,養老目標基金有望成為普通家庭養老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雖然願景是美好的,但老金仍要提醒大家保持客觀和理性,在購買養老目標基金之前,想清楚以下4個方面:

1、養老目標基金雖然風格穩健,但不保本不保息,盈虧自負;

2、只能作為除社會保險、商業保險、家庭存款之外的輔助養老來源;

3、作為一種新型投資工具,市場和機構都需要時間進行磨合,期間可能存在因經驗不做所導致的淨值較大波動;

4、你是否認同價值投資理念,是否能堅持5年、10年甚至更久的投資週期?

總之,通過科學的、行之有效的價值投資,能夠在一定程度緩解我們的養老難題,但未來我們能否過上體面的、幸福的退休生活,更多取決於我們當下是否能努力工作、關愛家人、善待朋友。畢竟,養老是全社會的事兒,而不單單是一個人。

養老目標基金開售在即,最長5年鎖定期,你要買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