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踩「剎車」,無人卡車前景如何?

無人駕駛卡車為市場所看好,一方面源於市場對無人駕駛卡車有著強烈的應用需求,另一方面也源於其應用場景的特殊性。

Uber踩“剎車”,無人卡車前景如何?

當許多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搶先佈局時,一直在無人駕駛領域積極推進的Uber卻踩了一腳剎車。近日,Uber先進技術團隊發佈聲明稱,Uber已決定停止自動駕駛卡車項目,未來將精力和全部人員集中到消費汽車方向。

“半途而廢”的Uber無人駕駛卡車項目在引起媒體關注的同時,更是攪動了無人駕駛市場的池水。有分析認為,Uber放棄無人駕駛卡車項目,雖然致使6.8億美金投資打水漂,但卻是該項目盈利遙遙無期而不得不“丟車保帥”的最佳選擇。被視作“丟車保帥”的Uber這一舉措,究竟是基於自身業務發展做出的判斷,還是無人駕駛卡車項目落地場景本身存在的挑戰使然,引起業界興趣。

信心、市場不會因此動搖

在自動駕駛全球大熱的當下,無人駕駛卡車被認為是無人駕駛技術可能率先實現落地的一個應用場景。

私人自動駕駛車輛產品、為用戶提供自動駕駛服務形式,以及在相對封閉應用場景中提供無人駕駛技術服務被認為是無人駕駛的三種重要商業模式。這其中,相對封閉應用場景中由無人駕駛系統為高速路段的貨車、卡車司機提供支持的無人駕駛卡車頗受市場關注。

無人駕駛卡車為市場所看好,一方面源於市場對無人駕駛卡車有著強烈的應用需求,另一方面也源於其應用場景的特殊性。

2016年起,Uber、Waymo、沃爾沃等公司紛紛在無人駕駛卡車領域做出動作,各大公司的佈局,讓市場對無人駕駛卡車走進現實生活抱有極高期待。

但Uber無人駕駛卡車項目的負責人埃裡克·邁霍弗爾卻在近期的聲明中明確表示,“決定停止自動駕駛卡車項目的研發,轉而全力支持自動駕駛乘用車的開發”。Uber一改以往積極姿態而選擇退後,是否會令市場對無人駕駛卡車項目的前景信心遭到動搖?

對這一問題,至少在國內無人駕駛項目的積極探索者圖森未來看來,“Uber此舉並不會動搖業界對無人卡車項目的信心”。

事實上,從中美兩國公路貨運數據來看,中國的市場規模為4.8萬億人民幣,而美國的市場規模則達到了7000多億美元。中美兩國的市場規模,從側面反映了市場對無人駕駛卡車項目的旺盛需求。

基於這樣的市場調查,圖森未來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我們相信無人卡車會為整個貨運物流行業帶來巨大變革。”而外界對Uber選擇放棄無人卡車項目是擔憂其盈利遙遙無期的猜測,相關行業專家也認為,“無人駕駛卡車的市場空間非常大”,並不擔心未來盈利問題。

落地:無人卡車還要走多遠

“要麼省錢,要麼省事,或者能保證安全。”主線科技CEO張天雷曾對當下無人駕駛落地的條件作出這樣的判斷。近年來,許多無人駕駛公司在無人卡車領域動作頻繁,究其原因在於無人駕駛卡車獨有特點,在某種程度上使其具備了落地的可行性。

據介紹,相較於自動駕駛汽車,無人卡車項目在技術層面有其獨特性。與市區複雜的交通場景相比,卡車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駛場景相對更具可預測性,道路情況的判斷也更加便利,這也是交通專家及業界普遍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將率先在卡車運輸服務中實現的重要原因。

不過,雖然在應用場景上具有自動駕駛技術的便利性,但卡車行駛也有其對自動駕駛技術的獨特要求。在高速環境中行駛的卡車,需要更長的空間距離來進行變道、剎停等車身控制動作,這就要求自動駕駛系統可以看得更遠、更準確。

當下,無人卡車一般採用包含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和多個攝像頭等多傳感器融合方案,以確保為卡車做應急處理預留足夠時間,同時也為極端天氣下的卡車應對提供更具保障的解決方案。

據瞭解,許多無人卡車公司已經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對自動駕駛技術進行進一步的驗證。例如,圖森未來截至今年7月,已在中國北方某深水港的無人集卡車隊試運營超過100天,在港區內的實際測試數已超過5000標準集裝箱,模擬測試超過40000標準集裝箱,已具備了在白天、夜晚及雨天等特殊天氣下完全商用的能力。

而主線科技也將無人卡車業務聚焦在港口集裝箱卡車的L4級自動駕駛應用,並於2017年底在天津港落地無人駕駛集裝箱牽引卡車,朝無人卡車商業化再進一步。

一系列的技術突破與項目落地,讓國內相關企業對無人卡車落地的前景的信心表露無遺。“我們認為,在限定的半封閉場景下(如圖森在港區的運營),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具備了可以商用的能力。而在開放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我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全面商業化。”圖森未來該負責人表示。

未來:無人卡車將從點到面

雖然各界看好自動駕駛技術在卡車中的應用,但Uber此次放棄無人卡車項目確實也釋放出令人困惑的信號。

事實上,Uber此次動作對於無人卡車項目未來的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仍有待觀察,但從推廣層面看,自動駕駛卡車目前已可以應用於貨物物流領域中的多個場景。據介紹,圖森未來目前的無人卡車解決方案,已經可以應用於包含高速和非高速路段的“倉到倉”的貨運場景,以及港內集裝箱碼頭轉運等類似場景。

張天雷曾在未來汽車大講堂分享了他對智能駕駛研發公司的劃分,認為一類公司為偏視覺、檢測定位的ADAS公司,另一類為聚焦於L4級自動駕駛的AI公司。而後者對於技術應用場景的選擇十分重要。

在上述場景中,無人卡車雖擁有巨大潛在市場規模,但也存在許多亟須解決的痛點,如用工荒、人力成本高、人為因素導致的事故率高等。

以相關專家的視角看,從這樣的痛點出發,無人卡車未來前景明朗。以企業的角度,針對上述痛點設計無人卡車服務,從長遠看,可以使運輸更安全、高效,進而在回應市場需求的同時,使相關科技企業的經濟收益得到提升,進而有望不斷擴大該技術的應用規模,實現技術與服務從點到面的拓展。

“我們相信,未來無人駕駛卡車將不斷擴大應用規模,包含港內無人集卡運輸和‘倉到倉’等貨運物流場景,形成大規模的運輸網絡,真正改變物流貨運行業。”圖森未來負責人說。

雖然看好前景,但業內人士也強調,當下無人卡車仍需不斷測試,並通過在真實場景中的試運營真正切入到實際運輸業務當中。此外,應當注意的是,無人駕駛卡車相比於人類駕駛員,具有能夠避免疲勞駕駛、提升安全性的優勢,但在管理方面,仍需要從業企業和管理單位共同探討,找到最合適的運營方式。

總體而言,作為一項全新的技術,無人駕駛卡車的發展道路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而研發人員、管理機構需要共同努力、多方協調,實現推動無人駕駛卡車向現實場景的滲透、拓展,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該技術在降低物流成本、加快週轉效率、提升道路安全性等方面的優勢。

■中國科學報記者 王佳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