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職稱制度與崗位職能,專業發展將得到重視,將這樣實現!

“將教師職稱與崗位工資制度相銜接,切實克服幹好幹壞一個樣的弊端”今年教育廳廳長一句話將教育界引向改革的目標方向。那麼其制度走向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教師關乎的問題有職稱制度、工資制度、專業發展。從教育廳長說的一句話,我們也可以揭露一些現狀“不少中小學幾十年內甚至都沒有新教師晉升中高級教師職稱”

教師職稱制度

教師職稱,涉及教師薪資待遇,福利水平,最能關聯教師的切身利益,一向是教師們最關注的地方。因此,教師職稱的改革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有消息,短時間便能在社會上就引起廣泛的討論。

現在的教師職稱設置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但是,廣大中小學教師對職稱制度仍怨言不斷,更有極端者要求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

教師職稱制度與崗位職能,專業發展將得到重視,將這樣實現!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筆者分析總結以下四點:

第一點:相對於高級中學而言,小學、初中教師高級、中級崗位數量設置比例過低,尤其是小學教師,不少省份小學高級設置比例僅為3.5%。

第二點:職稱改革從評聘分開到評聘合一,導致不少中小學每年有限的職數僅用於消化評聘分開時獲得中高級教師稱號者就需要若干年。也就是說這些學校十年二十年內都沒有新教師晉升中高級教師職稱的機會。

第三點:是由於實行評聘合一,事實上職務晉升成了終身制,中小學教師一旦評上高級教師幹好幹壞、幹多幹少一個樣,缺少相應的約束機制。

第四點:是中小學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與工資待遇掛鉤密切,一位教師有無中高級職稱在崗和退休待遇差距過大。

教師職稱制度與崗位職能,專業發展將得到重視,將這樣實現!

接著談談教師專業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日益重視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接下來又如何實現呢?

一是要推動師範教育轉型,通過地市教育行政部門與師範院校教育學院共同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學校,以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為載體,建立教師教育科學創新與教師教育科學實踐新機制;

二是繼續大力整合縣級教師教育機構,推進教研、科研、師訓、幹訓、電教機構一體化,建立縣級教師專業發展與學習資源中心,促進縣級教研機構職能轉型,實現從“考研室”、向“教研室”的職能迴歸;

三是完善以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為載體的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機制,讓骨幹教師、名師、名校長成為中小學教師、校長專業發展最可靠、最有效的力量。

四是建立同伴互助、團隊成長的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文化。在頂級學校體系裡,教師們是一起工作的,他們共同規劃準備,互相觀摩課程,並彼此幫助提高。

教師職稱制度與崗位職能,專業發展將得到重視,將這樣實現!

此次改革主要突出以下特點:

一是制度創新。改革遵循中小學教師成長規律和職業特點,統一了自1986年以來一直施行的中、小學兩大職稱系列,首次設置了正高級職稱,從制度框架、評審標準、評價機制等方面對中小學職稱制度進行了整體設計。

二是科學公正。改革以解決突出問題為導向,著力提高人才評價標準的科學性和評價機制的公信力,把激勵教師長期從教、引導教師教書育人、不斷提高能力素質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是轉變職能。政府部門主要是建立制度、制定標準、結構比例控制和監督檢查,真正把職稱評審權交到評委會,把聘用權交到學校。

而且,有消息稱,教師職稱工資改革2020年起陸續取消。屆時教師的最後枷鎖也會卸下,那麼教師改革的公平性將進一步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