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排便干燥出血?中医专家教你几个小妙招,招招见效

大人经常被便秘折磨,对于便秘的痛苦肯定感受很深,所以当自己的宝宝便秘时,就会更加心疼,有的宝宝因为便便很硬拉不出来,变得抗拒排便,哭闹不止,让妈妈心疼又着急,那么宝宝便秘了妈妈该怎样做呢?除了开塞露,还有什么好办法呢?小编在这里总结了中医专家曹医师为辣妈帮用户讲解的治疗小儿便秘的方法,宝妈们有福啦~

1.引起宝宝便秘的原因是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宝妈喂养不当,饮食不节,如母乳不足,母乳蛋白质含量过高,奶粉不易消化等,都会造成宝宝肠胃不适,还有的宝宝情志失调、受到药物刺激、外界环境变化、缺乏运动、生活起居改变、排便习惯不正常等都会让宝宝产生便秘的症状。

2. 妈妈们如何区分宝宝是哪种便秘?

常见的幼儿便秘一般分为脾虚和肝实两种情况:

以脾虚为主的患儿,多见面色白而无华,形疲乏力,大便努挣难下,便质不干,舌淡苔薄,指纹色淡。

以肝实为主的患儿,症见大便干结,便质干硬,形似颗粒,面赤身热,口臭,唇赤,小便黄,胸胁痞满,纳食减少,腹部胀,苔黄厚,指纹色紫。

3、宝宝轻微便秘,宝妈可以怎么做呢?

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对于轻微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4、因为脾虚而便秘,可以采用哪些中医手法在家治疗呢?

以脾虚为主的患儿,主要采用以下手法:

1.补脾:脾经位于拇指侧缘。操作时,由指根尖推向指根300次。能调理脾胃,加强脾胃运化功能。

2.推三关:位于前臂侧,太渊穴至曲池穴成一直线。操作时,自下向上推100~500次。具有温里散寒、温补气血之功效,适用于各种虚证,如身体虚弱、神疲气怯、面色无华等。

3.捏脊:从第一胸椎至尾椎,由下往上捏30遍。可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凡脾胃虚弱之证,均可用之。

5、因为肝实而便秘,可以采用哪些中医手法在家治疗呢?

以肝实为主的患儿,主要采用以下手法:

1.清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侧缘。操作时由虎口推向指尖,100~300次。能治疗湿热、饮食、痰饮等停积肠道、气机受阻之便秘、腹中灼痛等。

2.退六腑:六腑位于前臂尺侧缘,神门穴至肘成一直线。操作时,以中食指指腹,自肘关节推至掌根,100~500次。能通腑泻热,滑肠泻下。

3.补肾水:位于小指螺纹面。操作时,自小指根推至小指尖100次。有补肾固本,清热利尿之功效。

泻肝火:找准血海穴(双膝内侧)用双手拇指按摩40次左右。

6、预防宝宝便秘的2个按摩手法:

摩腹:每日可让宝宝平卧于床上,顺时针按摩腹部60-100次,力度以宝宝能耐受为度,直至感觉宝宝腹部有热感为宜,可健脾胃助运化,消食导滞。

推下七节骨:位于腰骶正中,第四腰椎棘突(在腰部最低点的凹陷)至尾骶骨成一直线,让宝宝俯卧位,用拇指或食指,每次从上至下推100次左右,可起到泻热通大便的治疗效果。

7、日常生活中,妈妈们可以做什么来预防宝宝便秘?

7个月以上的婴儿,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白萝卜、胡萝卜、芹菜等煮水喝,橙子、苹果、西瓜榨汁喝。宝宝太小,应先喝1~2勺,如没有异常,再逐渐加量。

宝宝满8个月,就应增加辅食,最好将菠菜、卷心菜、青菜、荠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麦片内同煮,做成各种美味的菜粥给宝宝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还可喂点香蕉、苹果等水果泥,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8、宝宝便秘了,妈妈要怎样调理ta的饮食呢?

吃奶的婴儿便秘时,可加滑肠食品,如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等。

正在断奶期内的婴儿便秘时,可增加辅食,除了高营养的蛋类、瘦肉、肝和鱼类外,还要增加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类,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

9、宝宝便秘,抗拒上厕所,,妈妈可以采取的紧急方法有哪些?

紧急情况可以采用肛门刺激方法,例如开塞露、肥皂条等塞入肛门润滑,然后利用中医手法帮助宝宝慢慢调理。

10、妈妈便秘,宝宝也会便秘吗?

这个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关,家庭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不合理的饮食餐饮习惯会导致一家人便秘,紧张的家庭气氛也会引起便秘,所以妈妈便秘宝宝也会受影响。

希望宝妈们都能get到环节宝宝便秘的方法,帮助宝宝解决便秘的问题,宝宝的便便顺利了,妈妈也能够更开心呢!

更多精彩内容:搜索辣妈帮(ID:lamabang)并关注

或登录辣妈帮:http://www.lamabang.com/官网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