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行者知趣


☞本篇由婦專委特邀心理問答專家志願者王雪萍老師回答。

兒子小時候,我與我愛人經常吵架。很長時間,吵啊吵,渾然不覺。有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老師說,孩子在睡夢中哭泣,醒了以後問孩子怎麼啦,孩子說,爸爸媽媽在夢裡吵架。那次事件對我很有影響,一方面覺得羞愧,另一方面心疼孩子。第一次清晰地看到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心理的傷害。此後一步步走向覺悟,處理情緒的能力越來越強。

父母經常吵架,會擾動兒童時期孩子的神氣,孩子的神氣受到擾動,就容易生病,免疫力下降,上學的話,專注力就受影響,自然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對於青春的孩子來說,父母吵架讓他煩惱,有的會抑鬱自閉,有的會早戀找到情感寄託,因為思考父母關係耗費精神,學習狀態必然會受到影響。有的爸爸媽媽說,他學他的,我們吵架不當他的面吵,等他睡了再吵。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是,當孩子在睡夢中時候,潛意識還是張開的,所有這些信息還是能進入到孩子的意識裡。試想,一棵小樹,生長在風和日麗中成長會穩定,每日狂風驟雨,雨打風吹,一定受影響啊。

父母吵架對孩子還有一個更深遠的影響,那就是對孩子未來親密關係的影響。當未來孩子有了親密關係,他會自覺不自覺地效仿父母處理關係的情緒與方式。周圍有很多朋友都有類似的體驗,少年在父母身邊受夠了父母吵架的聒噪,總是在內心暗暗發願,未來我的家庭必定不這樣,要有新樣子。但真到了自己的親密關係中,突然在某一天發現,原來我的樣子與父母沒有更多的不同。

為什麼?因為人的特點是,一切習慣是在生活中習得的,父母就是影響他最近的榜樣,有個詞叫耳濡目染,即使他的顯意識不喜歡不認可,但他的潛意識裡已經儲存了這樣的模式,而現實永遠與人的潛意識相匹配啊。

所以,親愛的爸爸媽媽們,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的生命程序,謹言慎行,多學習,勤踐行,做情緒穩定的父母,為孩子營造溫馨美好的成長環境,從而培養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婦專委協會近期推出線上系列公益微課,每週一次,歡迎收聽,詳詢請發私信或留言。



心理衛生協會婦專委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還是挺大的。

孩子感覺到痛苦和無助。孩子看到父母在爭吵,一般都會表現的很痛苦,孩子不知道該幫著誰,幼小的心靈不知所措,在爭吵中長大的孩子,性格會比較孤僻,容易煩躁急躁,並且有時候會模仿大人的爭吵。孩子就是父母的縮影,你做什麼,他就會學到什麼。

父母長期爭吵,孩子以後就會覺得爭吵就是一種生活的常態,父母要給孩子講清楚父母爭吵是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讓事情變得越來越好,孩子或許清楚了以後就不會覺得恐懼和害怕了。


心態決定一切


  • 羞恥和愧疚感

  • 儘管社會輿論在變得逐漸包容,但是父母不和,父母離婚始終是一種家醜,在這種“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一個孩子很難擺脫這種羞恥感。

  • 另一方面,不少孩子在遇到父母吵架的時候都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誤造成的,甚至有些家長還會對孩子抱怨:“別人家的孩子在父母吵架的時候都會兩邊哄,你怎麼都一點都不會?”

    這對孩子來說是一個毫無緣由的指責,孩子會莫名的產生愧疚:“是我不好,我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做父母之間的粘合劑。”


  • 敏感和討好

    朋友說,有一次,她父母在吵架時,媽媽“逼著”讓她站隊,讓她指責爸爸的不好,這讓她夾在中間,很痛苦,於是她會分別偷偷的在爸爸媽媽面前說讓他們開心的話。

    處在父母不和的家庭中也讓她練就了一項必備技能敏銳的撲捉到周圍人的情緒變化,捕捉到他人的需求並及時的滿足。

    這就是有些大人們口中的所謂的“懂事”和“情商高”吧,會盡量照顧好自己和別人,不需要父母操心。

    父母不和是很多原生家庭中都存在的問題,

    或許那些看似樂觀的燦爛笑容背後就隱藏著創傷和痛苦,這種傷害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將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實用心理學


很多人都有過在父母經常爭吵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體驗:

有些父母總覺得“這麼小的孩子,哪會記得我們吵架?長大就忘了。” 或者“孩子都這麼大了,我們拌兩句嘴對他不會有什麼創傷了!”

在他們看來,“還太小”或“已經長大了”的孩子,似乎都對父母吵架是免疫的,其實這只是他們有愧於自己的行為而找的藉口。

研究告訴我們,父母衝突對每一個年齡的孩子都會造成重大的影響。

畢淑敏在《家問》中說:“在紛亂和醜惡的氣氛中成長的孩子,是偽劣家庭的痛苦產品。他們在家中最先看到並習慣的待人處世經驗,是破碎流離和粗暴殘酷。”

當看到爸媽激動的情緒和舉動,孩子第一感受是害怕、恐懼,缺乏安全感。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敏感、內向、不自信,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孩子成人之後的的戀愛與擇偶。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發生吵架並非少見。

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程度輕重,要看吵架之後父母如何與孩子互動,如何向孩子解釋大人間的爭吵。

還有在家庭中,家人間除了爭吵外,是否還常常表達對相互之間的愛和欣賞。

如果除爭吵外,還有愛的表達,就會緩衝掉很大一部分爭吵和衝突帶來的負面影響。

電影《怦然心動》裡面有一幕,因為父親一直攢錢照顧傻弟弟,女兒朱莉被朋友嘲笑,媽媽為此與丈夫大吵一架,這是父母第一次當著女兒面大吵,朱莉嚇得哭了起來。

看到難過的女兒,夫妻倆分別找到女兒,向她道歉,爸爸說:對不起,孩子,這不是你的錯。媽媽則告訴朱莉,自己其實非常愛父親,稱讚他堅強善良。

電影中的這對夫妻在爭吵之後表現得近乎完美。

爭吵並不可怕,如果在爭吵後還能夠彼此理解,表達對對方的欣賞和愛慕,並讓孩子感受到這份實實在在的愛,那麼爭吵分歧帶來的負面影響就會消融。

所以父母吵架後,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及時安撫孩子,讓孩子明白:

第一,爸爸媽媽不是因為你而爭吵;

第二,爸爸媽媽不想讓你受到任何傷害,只是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第三,爸爸媽媽彼此之間還是相愛的。

許多家庭中父母的問題是,他們習慣於表達不滿、相互攻擊,卻從不直接表達愛、理解和欣賞,這才會對孩子造成持久的不良影響。

世界上沒有哪對夫妻是完全和諧的,區別只在於,在爭吵之後,是否願意耐心安撫孩子、彼此真誠溝通,把消極影響降到最低,維護溫馨、積極的家庭氛圍。


錢志亮工作室


絕對不吵架、不紅臉,時刻想法一致的夫妻,在這個世界上可能屈指可數。大部分的家庭,偶有爭執或是拌嘴,也是常有的事情。

如果夫妻雙方在面對分歧時,雖然也會有情緒流露,也會拌嘴,但更懂得如何解決雙方之間的分歧和矛盾,從而達成新的一致,那麼,目睹了父母從爭吵到和解全過程的孩子,也會從中得到啟發,學到經驗。

這些都是孩子發展處理人際關係和解決矛盾能力的示範。

當然,過於年幼的孩子是無法從父母的爭吵中獲得這些“營養”的,他更有可能將爭吵歸咎於自己,從而養成不健康的羞愧感和內疚感。

所以,如果孩子還太小,夫妻之間有什麼不同的意見,也儘可能地避開孩子。

如果是頻繁的爭吵,那麼,無論孩子年齡大小,也一定是負面影響要大得多。尤其是情緒管理能力較差的父母,很容易在吵架時表現出歇斯底里的一面,甚至口不擇言,說出很多互相傷害同時也傷害孩子的狠話。

這些不僅會讓孩子受到極大的驚嚇和刺激,也給孩子做出了糟糕的示範。

夫妻經常吵架的家庭,氛圍也會很糟糕,這對孩子來說,也是無形的壓力。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和媽媽都是自己最親的人,但父母之間經常水火不容的相處模式,也會讓孩子感到內心撕裂的痛苦。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孩子很容易缺乏安全感,而且會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情感,缺乏基本的信任,未來長大以後在包括婚姻關係在內的親密關係中,也比其他孩子更容易出現問題。


壹父母


很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小至語言攻擊,大至動手動腳,甚至把家裡能砸的東西都砸了,而且還是在孩子在場的情況下。這時候孩子的反應才是最讓人心疼的,他或許在旁邊拽著媽媽,哀求著爸爸,“別吵了好嗎,求求你們了。爸爸你別打媽媽了”,遇到暴躁的爸媽,可能會回過來把孩子揍一頓,然後繼續吵架。或是孩子恐懼的在旁邊不知道怎麼辦,只能看著爸爸媽媽吵架打架,這時候的孩子,內心肯定是無比無助的。可想而知那樣的場景會給孩子心裡留下多大的陰影。

我想,這些話有多少爭吵中的父母對孩子說過?

“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何必受這個氣”“爸爸媽媽吵架還不是因為你”

當孩子聽到這句話,他的內心是什麼想法?他肯定想,“原來是因為我爸爸媽媽才吵架的,如果沒有我他們就不會吵架了,為什麼我會來到這個世界上?”“既然過得那不開心,為什麼不離婚呢?為什麼要因為我才得過且過?”

科學研究表明,爭吵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犯罪幾率更高。

其實,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父母難免會有意見分歧的時候,也會因為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會和另一半發生爭吵。如果真的要爭吵,最好的辦法當然是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但是肯定有人要說,吵架又沒有彩排,誰也不想吵架,肯定是因為實在是忍不住了才會發生爭吵,這個時候怎麼可能還會考慮到其他事情,然後憋回自己想吵架的心情,慢悠悠換個小孩看不到的地方繼續吵呢?等那時候肯定氣都沒有了吧...

那如果真的沒忍住在孩子面前吵架了怎麼辦呢?

1. 對事不對人

有事情說事情,意見不合也可以爭吵。但是不能上升到人生攻擊。不能因為一點事情就全盤否定掉對方。

2. 擺正態度

有時候傷到孩子的並不是父母吵架,而是父母的態度。有時候因為一些小事情,吵著吵著就擴大到互相貶低、詆譭、把對方說的一無是處,吵著吵著就涉及到雙方的父母,吵著吵著就把孩子拉進戰爭,拉攏孩子必須擇一方站隊。這樣的爭吵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3. 向孩子解釋

如果沒忍住吵架了,那麼在事後一定要叫來孩子,好好地向她解釋。爸爸媽媽剛才之後意見不同,吵架並沒有那麼嚴重,爸爸還是愛著媽媽的,媽媽也愛爸爸。這樣孩子的心裡起碼不會留下陰影。

4. 安慰孩子

父母吵架不要撒氣在孩子身上,不要因為兩人的冷戰就連孩子也不理不睬,那樣孩子只會感覺無所適從,她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爸爸媽媽都不理我?可能覺得是自己做錯了所以爸爸媽媽才會吵架。這個時候就要父母向孩子好好解釋,爸爸媽媽並不是因為你才吵架。

5. 當著孩子面和好

吵完架後的和好,一定要當著孩子面。爸爸可以給媽媽留個卡片,或者送個小禮物,媽媽可以給爸爸一個親吻,讓孩子見證著,我的爸爸媽媽又和好了,我們還是一個溫馨的家庭。孩子看到父母和好,她的恐懼和焦慮就會煙消雲散啦~

其實不管吵架還是拌嘴,都是一門藝術。也沒有人規定說夫妻之間不能吵架,重要的是吵完架後的處理態度,密切的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謹慎處理~


我是雅惜媽媽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源泉,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呵護。然而生活中有些父母有時一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當著孩子的面相互便爭吵、謾罵甚至是大打出手。然而,是否曾想過,經常面對這些場景,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怎樣的不良後果呢?

1.導致孩子害怕、恐懼情緒的產生

父母是孩子的靠山,是孩子成長依戀的對象,然而當父母吵架的時候,其所依戀的對象不復存在,沒有了可以依靠的對象,取而代之的是父母面紅耳赤、相互謾罵和大打出手,面對這樣的場景,孩子極易產生害怕、恐懼的情緒,孩子越小,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影響越大。

2.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細心呵護。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讓孩子覺得“就會想“父母會不會離婚?他們是不是都不要自己?會不會不再愛自己了呢?”。其內心安全的需得不到滿足,因此孩子也會變得特別“粘人”,不容易哄。如果父母經常吵架,那麼會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

3.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易產生自卑,不信任別人

在孩子的眼中,父母是最親密的人,父母經常吵架,讓孩子覺得最親密的人都不值得信任,在他以後的人生道路中,就會導致不信任。與 他人的父母和睦比較,孩子內心形成強烈的反差,尤其是其他孩子嘲笑自己的時候,就會自卑,內心也十分敏感,在與別人交往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如果別人不喜歡自己,可能自己就會更加孤立自己,人際交往能力就會越來越差。


4.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易產生攻擊行為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就很強,父母的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吵架時說出許多刻薄話,神態、姿勢、語氣、用語甚至是大打出手他都有可能學到。遇見問題,吵架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後如果遇見問題,也不會理智的思考,而是採用吵架打架,嚴重的話會採用極端方式來解決問題。

5.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家長對待家庭婚姻的態度,無疑會影響孩子。如果每天爭吵不斷,不能為孩子提供應有的溫暖和安全,孩子感受不到家的意義,很容易喪失對婚姻的美好期待,容易焦慮、多疑,對未來生活缺乏信心,尤其易對婚姻產生恐懼感。

·

京東搜索《聚英國》,2018年度最具批判性的心理學專著。

關注小明的兩個原創頭條號。“趙小明心理團隊” “心夥伴”被頭條網評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類專欄。

趙小明丨央視少兒頻道特約心理專家


心夥伴


說說我自己的真實體會吧。

自打我記事起,我就被包圍在父母沒日沒夜的無休止的爭吵,甚至打架中度過的。那是一種刻骨銘心的痛,一段煎熬的,備受折磨的日子。
不知是為什麼,他們總吵架,而且每當“形式緊張”的時候,從不避諱我。不,應該說是一觸即發的怒火容不得我躲閃。父親愛喝酒,這都不算什麼,問題是他喝醉以後總會耍酒瘋,那簡直就是要我和我媽的命,我討厭他這樣,憎惡透頂了。他們兩個經常為一點小事爭吵,吵不過就開始動手。媽媽因為心中惦念著我,從來都是被動的一方,她不會主動還手,更不會主動動手。小小的一個我架在他們中間,父親怎麼就沒有一點憐憫呢?現在想想都是欲哭無淚。



這種情形下成長的我變得格外懂事。每晚臨睡前我都把臥室門留一個縫,側耳傾聽是真的“戰爭”已經結束了才會睡去。我會盡可能的多做些事情,讓他們開心,可是有的時候真是於事無補。為此,我專門看了看書,他們真是性格不合。我也曾自殘過,希望引起他們的注意,希望他們重視我的存在……就這樣在充滿“硝煙”的家庭中長大,我一度懷疑過人生,對婚姻滿是戒備,甚至憎恨“田力人”


如果人沒有荷爾蒙這一說,我估計都不會結婚。那種恐懼是你所不能體會的。真的就像是心靈上起了一層“霧霾”。
到現在我也有了孩子,有的時候也難免不會爭吵。不過我們很少在孩子面前給對方難堪。我知道在一個不幸福的家庭生活,與其說是生活倒不如說活生生受罪更確切些,是一種對心靈的蹂躪造作。經歷過這些的我懦弱膽怯,敏感多疑,還極度的不自信。我不想我的這些經歷和影響在女兒身上重蹈覆轍,雖然有些過去過不去,但只要不在將來出現就好。

他是女兒的好父親,我是女兒的好母親,我們都是有過曾經的人。正是因為有了過往,才不會在一些事情上刁難或者說是掰扯不清。我們都想把這份美好留作孩子以後對人生的憧憬。


淡淡檬香326


父母吵架對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一輩子的,兒時父母吵架時扭曲的面孔會一直遺留在他的腦海裡,對他產生各方面的影響。

1.對婚姻的恐懼

兩個要睡一張床,住一間房的人經常吵架,作為孩子非常的痛苦。一面是媽媽,一面是爸爸,他會感到很困惑:為什麼夫妻要吵呢?既然要吵,為什麼還要住一起?結婚後的兩人太恐怖了。導致孩子會產生不想結婚的念頭。

隔壁的公公婆婆經常吵架,導致他們的二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不想結婚,一直到30多快40了最後才成家。成家後家裡也常吵架。這些都是父母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2.會產生極大的不安全感。

夫妻的吵架帶給孩子還有一個就是深深的不安全感。最親密的人面紅耳赤的吵架,傷害的是孩子,手無足措的他感受到的是深深的不安全。家本是溫馨的港灣,但自己的家呢,哪裡是他的港灣呢?那種失落和害怕,帶給他極大的不安全。

3.叛逆、不合群、自卑

沒有溫馨的家庭氛圍,會使孩子感到自卑,不願與小朋友一起說笑,久而久之造成不合群的孤僻性格。

到了青春期容易造成叛逆的心理,會給家庭班級等等帶來一些問題。


小婷君育兒記


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影響肯定是很大的,不管是不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孩子看父母吵架,他會覺得父母吵架是因為自己的錯,因為幼童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他對自己有一個 “全能”的自我認知,會認為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經常目睹父母吵架的孩子,會容易形成退縮、膽怯的性格,很多小孩看到父母吵架,會跟父母說“我聽話,你們別吵了”,這其實就是歸因到自己身上。

而且吵架確實也是一種解決衝突矛盾的方式,孩子通過長期的“觀察學習”,就可能學會用“吵架”解決問題,這對他以後處理人際關係、親密關係肯定是沒好處的,他會下意識地“吵架”,因為他們沒有從父母那裡習得更好的溝通方式,這不僅會對孩子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等人際交往造成困擾,甚至有可能形成攻擊性人格。

另外,父母經常吵架,也意味著關係不和諧,這會讓孩子對將來的婚姻關係產生畏懼心理。孩子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裡,感受不到平和、安寧,內心就會缺少一些安全感,會對婚姻關係感到害怕,因為他在潛意識裡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和婚姻。

所以父母當著孩子的面吵架,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情緒、行為、人際關係、親密關係等方面。當然,這些負面影響並不是不可逆轉的,如果孩子自己本身經過成長和修煉,是能夠減弱這些影響的,但對孩子來說將是一個痛苦、漫長又艱辛的心理歷程。


你的心事與困惑,我們願意傾聽,歡迎關注“青音約”的頭條號,向我們提問,我們幫你解憂,讓我們一起活出本真,愛人悅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