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歷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福建寧化是全球客家人的總祖地,做為千年古縣有著令人驚歎的歷史神韻和豐富的客家文化,做為革命老區更有獨特的紅色文化烙印。第24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活動即將來臨,為方便不遠千里來寧化尋根祭祖、朝聖祈福的嘉賓瞭解寧化,今天開始給大家推出系列內容:客家名村。

前言

曹坊下曹村是寧化縣目前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也是三明的中央紅軍村,蘊藏豐富的客家與紅色文化遺產,是全縣最具保護價值和開發潛力的一個建制村。

下曹於南宋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建村,迄今已有743年曆史。該村位於寧化至汀州古道要衝,是寧化通往汀州的必經之地,有“寧化南門出縣第一要衝”之稱。在明清時期,下曹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曾經富甲一方,名流薈萃,成為遠近聞名的經濟強村、文化名村、人口大村。在蘇區時期,下曹是革命基點村。漫長的歷史長河、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孕育了獨具地域特色和時代風格的客家與紅色文化,既體現出濃郁的客家文化特色,又折射出強烈的紅色文化光彩。

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遺產

在明末和清初、中期,經濟富庶的下曹人,十分注重家園建設,講究藝術造型、陳設高雅、裝飾美觀和文化品位。斥資興建了佈局科學、結構合理、用材考究、規模宏大、外觀精美、居住舒適的宅第民居、牌坊影壁、祠堂佛寺以及巷道橋涵、井泉池塘等生活生產設施,建設起自己的美麗家園,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形成了許多習俗、傳說、故事,創造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客家文化遺產。

歷經數百年曆史更替,該村目前尚存的古民居(包括祖廳/古宅)、古巷、古祠(包括內設古戲臺)、古橋、古井、古寺等“六古”建築依舊悄然屹立,錯落有致,古色古香,古樸典雅,古風猶在,成為那段輝煌歷史的經典宿影。經文物普查並列入下曹村《2013-2030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登記在冊的“六古”建築共51處:其中尚存古民居41座(祖廳14座/古宅27座)、古巷120條、古祠4座、古橋4座、古井1口、古寺1座,總佔地面積206畝。以上古建築中列入省保的7處、縣保的8處,是列入省級、縣級文保單位最多的一個建制村。這片明清古建築群,數量較多、規模較大、形制多樣、清晰完整,整體建築精緻,裝飾美觀,風格獨特;尤其是其中的2座公祠和14座祖廳,更是雕樑畫棟、飛簷翹角、裝飾典雅、美輪美奐;被省上專家譽為“明清建築的活化石”。綜上所述,下曹村明清古建築群是寧化明清時期客家民居和祠堂廟宇的重要典範,也是寧化縣目前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成片明清古建築群。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以上圖片來源樂途旅遊/朱文鑫

此外,該村還是福建線性文化遺產和空間文化景觀的重要實例,2009年非遺普查徵集並登記在冊的生產生活習俗、傳說、故事等非遺23項。其中的生日、節慶、飲食、婚嫁、信仰、喪葬、清明祭祖等一些傳統習俗世代傳承,延續至今,尤以耄耋賀壽、正月十五的元宵鬧燈、二月十九的觀音九節、八月二十八的九龍廟會等習俗,以及扣肉、芋子豆腐等客家美食最具地方特色。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曹坊鎮首屆紅色文化旅遊節民俗表演 謝邦利/攝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下曹村民耄耋生日賀壽場面

彌足珍貴的紅色文化遺產

蘇區時期,下曹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建立了鞏固的基層紅色政權,是寧化最早從事黨的地下活動、以及此後開展公開革命活動的南部中心區域之一。在黨的領導下,下曹廣大翻身貧苦農民革命熱情高漲,積極參加打土豪、分田地、擴紅支前突擊運動,200多名優秀兒女踴躍參軍參戰,許多革命先輩以及紅四軍、紅十二軍、紅一軍團、紅九軍團、北上抗日先遣隊、地方紅軍多次進入下曹開展革命活動,留下了不可多得、彌足珍貴的紅色文化遺產。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經過幾十年風雨滄桑,該村目前尚存的革命舊址和紅軍標語依然歷歷在目,歷久彌堅,見證了那段艱苦卓絕革命鬥爭史的崢嶸歲月。經革命遺址普查,至今共發現並考證確認六處革命舊址(居):安祥公廳廈曾經是紅四軍/紅一軍團駐地舊址暨林彪舊居、泰宇公廳廈曾經是羅炳輝/譚震林舊居暨紅十二軍駐地舊址、松子壩民居曾經是陳樹湘舊居暨紅軍獨立五團駐地舊址、立人公廳廈曾經是紅一/紅九軍團軍需倉庫舊址、安俊公廳廈曾經是粟裕舊居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駐地舊址、敬湖公祠曾經是光明獨立團/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駐地舊址。在以上幾處革命舊址(居)的內外牆壁、牆柱上,至今還保留著數十條紅軍標語,主要宣傳黨的主張、革命思想、對敵鬥爭、北上抗日等方面的內容。綜上所述,下曹村是寧化縣目前保存革命舊址最多、紅色文化最豐富的建制村。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以上圖片來源樂途旅遊/朱文鑫

文化遺產保存現狀堪憂

由於受自然、人為等不利因素破壞,加之在科技進步、產業發展、文化繁榮、生活提高等現代因素影響下,下曹的傳統文化生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目前生存環境受到嚴重威脅,文化遺產保存現狀堪憂。未來隨著時間推移和社會發展,還會有許多物遺陸續毀圮、破壞、拆除,非遺失傳,成為“書本上的歷史記載”,前景不容樂觀。

部分客家物遺損壞嚴重

該村目前尚存的“六古”建築中,由於年代久遠,加之長年失管失修、受日常生活影響,不同程度存在:木結構腐爛、破損,有的完全不存在;磚牆長出苔蘚、脫落;地板磨損、凹陷;屋頂瓦片脆化、破損。從保存等級分類:屬於保存好的10處、較好的8處、一般的26處、較差和差的7處。七座保存較差和差的古建築損壞嚴重,部分或局部已經毀圮,不復存在。許多附著其上的紅軍標語同樣損壞嚴重,有的殘缺不全,有的字跡模糊。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部分客家非遺已經失傳

下曹村在民國以前,還廣泛流傳製作繡花鞋、婦女胸巾、虎頭帽等傳統客家服飾,建國後手藝逐漸失傳,現在後繼無人。還有開展請衣冠酒席、請扁擔神等特色民俗活動。為鼓勵本村子弟好學上進、考取功名,褒揚學子高尚品德,將本村小學畢業以上的學子列入衣冠簿,按祖宗輩份大小設立衣冠田產,考取功名的讀書人家要請衣冠酒席,酒、菜、果十分豐盛,下午、晚上還要請戲班演戲。為鍛鍊身體,預祝豐收,每年中秋節開展請扁擔神娛樂活動,即由本村兩個男子肩頂一根扁擔,邊跳邊唱《扁擔歌》。建國後,這些特色民俗活動不再延續,只存在該村一些老人們的記憶深處。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下曹村衣冠酒席徵集史料

建設美麗鄉村大邁步

進入本世紀以來,下曹村不等不靠,自覺站位,主動作為,在文化遺產的項目申報、品牌創建以及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這個歷史文化名村,已有743年曆史,你去過嗎?

曹坊鎮首屆紅色文化旅遊節 謝邦利/攝

近年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累計投入530餘萬元,對損壞嚴重的亦中公廳廈和安祥公廳廈兩座古民居進行仿古式搶救修復、興建敬湖公祠和楊崗公祠兩個文化廣場、修建九龍公園步行道875米/公路沿線步行道400餘米/河道護欄400餘米/雅南古道315米、房屋立面改造48座以及其它配套設施。先後獲得了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省級傳統村落、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村、市級中央紅軍村的稱號,目前正在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和傳統村落項目。自2012年以來,許多省、市、縣單位紛紛組團前往下曹村考察客家與紅色文化,接受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成為沒有正式授牌、但卻是事實上的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結語

下曹村所擁有的客家和紅色文化遺產,就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價值之高、保存之完整,在全縣獨一無二。就保護開發而論,下曹村是全縣最具保護價值和開發潛力的一個建制村,完全可以將下曹村打造成三明乃至福建的客家與紅色文化旅遊勝地;就保存現狀而言,加強對下曹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開發時不我待。雖然下曹歷史文化名村的保護開發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還遠遠不夠。在此,以一個鄉土學人的責任發出強烈呼籲:保護下曹文化遺產,保存多彩客家文明,保存珍貴紅色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