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

石開(以下簡稱“石”):可以說所有的藝術作品,包括立體的、平面的、動態的藝術作品,如果要達到高級,都必須同時達成兩大指標:一是獨特的表現形式,二是拓展審美內容。你去想想,肯定是這樣的。以平面藝術來說,則要求獨特的“圖式”,所謂獨特,與古不同,與今不同,充分或極致地創造只屬於作者個人的圖式面目。當然,這是理想的要求,而實際上要做到完全的遺世獨立是極難的。舉畫家例,八大、青藤、黃賓虹(85歲以後)、以及林風眠、陸儼少等人,可以說圖式都極獨特,但他們也都或多或少有著前人的一點影子,他們高明之處,是強化自身的特點,弱化或隱去他人的影子,從而形成獨特的圖式。然而,創造圖式雖然極不易,還只是創作成功的一半,嚴格地說,是“皮相”而已。如何讓這皮囊裝進審美內容,讓它訴說作者的生命狀態、心理狀態、處世狀態以及其它有意思的信息,讓皮囊豐滿起來,才是最終達成藝術作品完善的另一半。

這另一半的理想狀態是拓展審美內容,像八大,拓展了象徵和幽默的意念內容。像林風眠,拓展了神秘、冷豔、悽美的審美境界。拓展審美極難,甚至難於創造獨特的圖式。在無法拓展的情況下,承載儘可能多的優質審美信息,我想是藝術作品之所以稱為作品的基本要求。

在當代平面藝術界普遍文化水平低下的情況下,絕大部分作者眼球所關注都在圖式上,或具體於某種*作技巧上,基本喪失了以文化審美的角度對自身作品或他人作品的嚴格審視。舉例:齊白石的篆刻膾炙人口,而我發現幾乎所有的印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齊印的單刀刻法上,極少有人從中看到諸如端莊、剛毅、清奇等有關文化的審美信息,最多也只片面地理解白石老人自道的“痛快”感覺,以及所謂疏密反差等人云亦云的技法而已。

我所說的“信息量”的核心內容,一是作者的生命狀態、思想心理狀態、處世狀態的投射信息。二是關於文化的審美信息。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石:有趣的是,畫家一般都偏重圖式,而讀畫人多半重視審美內容,因而畫家常抱怨讀畫人不會看畫,而讀畫人也常抱怨看不懂畫家的畫。有一類書畫家圖式可謂獨特,如丁衍庸、張正宇、李駱公,但他們的影響不能形成氣候,其原因就在審美內容的蒼白。而曾經顯赫的陳半丁、吳湖帆、黃君壁等人,雖然現在作品還有經濟價值,但終因圖式平庸,死水不起波瀾了。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石:吳冠中先生是個頭腦敏銳並跟得上時代的老人,他想的問題可能不夠全面,但真誠,敢於一言驚四座。而這樣年齡層的老人幾乎都沒有稜角和鋒芒了,這一點我非常敬佩老先生。但我不喜歡他的畫,他的畫太輕薄,玩小情趣。線與面都薄,色彩也無創意,充其量是個二流頭的畫家。與他畫路相近的林風眠,那才是大師高手,林是什麼線,隨便劃一條,吳都搬不動。但吳畫也不是一無可取,比如他的風格圖式還不難看,造型雖然不好看,但他基本不重稿,而林風眠就大量重稿,重稿對中國畫來說是致命傷,所以吳冠中這一點很可貴。吳畫被某幾個財團包裝炒作,畫價高得看不懂,大大提高了他的身價,在我看來,若以藝術品質和作者資歷定價,1平尺2萬差不多,但我不要。

吳前幾年說筆墨等於零,說得輕巧,這話是對他自己的畫最好的詮釋。最近說要取消畫院,倒是有真道理,但這是體制問題,一般人說了沒用。依我看何止畫院,文聯都得取消。我是體制外人,別人會說這話有吃不到葡萄的心理,但我目前衣食無虞,請我入什麼院,興趣不大。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石:我出身在經濟不拮据也不富裕的家庭,文化革命開始那一年15週歲,學校停課,從此脫離體制教育,自行學文化,自修文藝,17歲那年拜師學畫、學書、學印。後來*下令青年到農村學稼,一去5年,回城後當工人10年,再後來到美術館工作。1990年後辭職做自由藝術職業,賣藝為生至今。我自豪三件事:一是自從17歲那年起,我身心幾乎沒有離開過文藝。說幾乎,是因結婚前半年,裝修打傢俱用去一個半月的光陰。二是沒有學歷背景,居然在央美和人民大學講臺講過課,而且受學生的歡迎。三是依自己的意願遷居北京並生活得愉快。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石:在我學藝之初,遇到三位老先生,學問都好得不得了。一是畫家陳子奮先生,再是滿腹詩書的何敦仁先生。另一位詩人兼書家的謝義耕先生。謝先生與我最親近,在很大程度上他影響了我的人生觀。何先生的父親曾經在北平設館教書,啟功先生曾是他當年的學生。何敦仁繼承父學,教國學有一套方法,我在文字上能做到基本的清通,完全得益於他的調教。陳子奮先生是一代名畫家,晚年落魄,我才得以親近。他的言傳身教奠定了我在繪畫、篆刻上的核心認識。我曾在1989年的個人書畫展的前言裡寫下這樣一段話:“如果沒有母親,我不知道我是否有明辨雅俗的能力,如果沒有三位老師,我也許至今還在黑暗中摸索。”的確,在藝術上有許多道理,若於心智初開期得到蒙養將受用終身。若此時期受到不合時宜的引領,也將誤導一生。三位先生給予我的都是正面的、有益的、長效的指導。這是我人生最寶貴的機遇。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除了老師之外,朋友間的影響也同樣巨大,我有幸與許多當代堪稱一流的人物保持友誼,從交往中取長補短,受益良多。例如:曹寶磷的推理思路,邱振中的表述,徐正濂的文思縝密。還有開我眼界的王鏞佈局,朱新建的題畫,陳平的機巧,當然還有學不來的而心嚮往之的劉正成的雄略。

精誠石開,印學界狂人,鬼才

石開作品

石:非常慚愧,近10年來我沒有空暇大量閱讀了,一本20萬字的書要閱讀很多天。目前我只讀雜書,不是抱著某種學習目的去讀的。而我年輕時則只讀三類書,第一類是翻譯的西方文學,第二類是中國的古典詩歌,還有少量的哲學美學名著屬第三類。當年翻譯的西方文學數量有限,搜尋到了就如飢似渴地閱讀,我讀書極細,抱著字典讀。拿破崙說:一個人不必讀滿架子的書,如果能認真一字一句地讀完一本書,也就夠了。按他的說法,他只讀了一部《法典》而已。西方文學滋生並堅定了我的人文思想,在那個高壓的時代,它差點給我帶來了麻煩,但它也讓我分清是非善惡,識別真正的高貴與卑微,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我的靈魂。

中國的古典詩歌是中老年人的“雞湯”,我步入中年以後才對它感興趣。它拌和著讀者的人生閱歷釋放精彩和深刻,它好像無力塑造靈魂,但它可以作為朋友陪你消磨時光,不時地靈光一現,帶來彼此的微笑和默契,有時動容的悲愴,卻可以釋放異代的憂鬱和憂傷。特別是你也學著寫作的時候,它給你的是煩惱加驚喜的混合物,軟化著你勞累和麻木的心靈。

我還曾經用許多時間啃過艱澀難懂的哲學和美學名著,雖然數量有限,理解得也很有限,但它畢竟是最佳的健腦器具,經過它的洗禮,你才有能力條理地看待理論問題和敘述理論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