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趙魏三家分晉是否促進了秦國的崛起?

前度再見


韓趙魏三家分晉,表面上滅亡了晉國,讓秦國的東方沒有了強大的障礙。因為晉國還存在的時候,由於強大的晉國的阻擋,秦國向東基本上出不了秦關。

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設。秦國的確被晉國圍堵在關西逾幾百年,但是秦國最後的強大,根本原因是內部的變法。在秦國崛起的過程中,雖然也佔有著部分外因,但是外因沒有起到決定性作用。

晉國是否存在,不會是決定秦國強弱的根本。事實上,晉國滅亡以後,韓趙魏三國一點也不弱。在戰國早期,魏國是當之無愧的霸主,魏國強盛的時候,逼迫秦國割讓了大量的土地,魏國擴張以後,魏國的國土並不比曾經的晉國小,鼎盛的時候甚至直逼秦都。所以,如果說晉國曾經的強大,迫使秦國龜縮於關西之地的話,魏國其實也做到了。

此外,魏國是戰國早期的霸主,而戰國中後期以後,從晉國分出來的趙國也崛起了。趙國鼎盛的時候也非常強大,擴張以後控制的國土也比曾經的晉國大很多。而秦國的東面和北面,也是處於趙國的包圍之中的,趙國也是戰國後期唯一有能力挑戰秦國的諸侯國。

因此,晉國雖然很強大,但是瓜分晉國的魏國、趙國同樣也是強大的國家,並不比曾經的晉國弱。而在魏趙的威脅下,秦國同樣還是崛起了。可見,即便晉國在世,晉國也不一定有能力阻擋秦國的崛起。

秦國的崛起,根本因素還是秦國成功進行了商鞅變法。有了商鞅變法的成功,秦國與其他諸侯國的差距才越拉越大。所以,三家分晉,並沒有直接促進秦國的崛起。


蘇綻


大家好,我是痴人,我有不一樣的觀點。

韓趙魏三家分晉確實促進了秦國的崛起,原因是魏國的衰弱不可避免,秦國必定佔領河西。秦國佔有河西,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席捲天下之勢已成。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問題,魏國的衰弱為什麼不可避免?

周威烈王承認三家分晉意味著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開始。魏國分得河東之地,半個河西之地,上洛之地以及東郡一部,擁有廣大的平原產糧區,能夠贍養更多的人口,再加上魏人身材高大強壯。在戰國前期,魏國佔盡優勢。與其他六國都有接壤,想打誰就打誰,霸道無比。

魏國劣勢也很明顯,缺乏高山深河險阻,防守不足。一旦衰弱,必然被六國攻打,衰弱無可挽回。魏國的衰弱,秦國最佔便宜。很快秦國的機會來了。

既然秦國的機會來了,我們再來說第二個問題,河西之地為什麼對秦國很重要?

河西之地,廣泛意義上為黃河與洛水之間的地區。洛水水勢平穩,不如黃河浪急河寬,可以憑險而守。秦國與晉國爭奪河西之地已逾百年,一直被晉國壓制抬不起頭。

三家分晉之後,魏國經歷戰國初期的強勢,漸漸走向衰弱,秦國的機會就要來了。公元前341年,著名的馬陵之戰發生,魏國主將龐涓被齊國孫濱擊敗,魏國10萬大軍被殲。龐涓羞愧自殺。此時秦國商鞅變法完成,國富兵強。從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330年,十年之間,秦國對魏國連續用兵,佔領全部河西之地。公元329年,秦國繼續對魏國兩路用兵,北路攻打魏國河東地區,佔領汾陰,皮氏,南路佔領曲沃,焦,抵達魏國崤山長城。魏國求和,割上郡15縣獻給秦國,秦國至此完全佔有黃河天險。

秦國至此已盡得地利,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再無國家能威脅秦國本土安全。魏國的地緣缺陷,促進了秦國的崛起。

我是痴人,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加關注。歡迎大家留言。謝謝!


痴人看世


韓趙魏三家分晉劃分了春秋與戰國,曾經出過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的晉國一分為三,逐漸成為戰國七雄其中的三個。三家分晉是否促進了秦國的崛起?這要看三家分晉是否給了秦國可乘之機或壓力。

秦國曆代君主都致力於強國擴張,在春秋“穆公圖強”時期秦國終於壯大到能與晉國一爭高下,秦晉之好、殽之戰、擒三帥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甚至是秦穆公促成了晉文公稱霸。

這一時期整體來說,晉強於秦,秦晉多次大戰後,秦穆公晚年把主要擴張方向轉向西戎地區。這時的晉阻擋了秦迅速崛起,但秦先佔領西戎地區的戰略成了後續崛起的基礎。後方穩定,秦就可以專心對付函谷關東部的諸國了。在我看來,春秋時期的晉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但促進了秦的崛起。

在三家分晉前,晉國發生了好多事,其中與秦國有關的有著名的“趙盾背秦”的故事,晉國國君權利開始削弱,漸由六卿執政,

但在這期間,秦並沒撿到多少便宜。三家分晉後,戰國時期首先崛起的魏文侯就任用吳起,西河防線和魏武卒壓制了秦,使秦多年無法東擴。“孫龐鬥智”後魏國被削弱,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
秦國迅速強盛,但趙國又出了“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成長為戰國第二強國的趙國就成了秦一直博弈的對手。三晉中的魏趙對秦國確實起到了一定壓制作用,而這些成了秦的動力,戰國時期的秦國更加努力納賢、變法、強國、擴張。在我看來,戰國時期的三晉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但促進了秦的崛起。

總的說來,歷代秦國國君始終不變是圖強的願望和決心,擺在他們面前的不論是機會還是困難,都被他們轉化成了崛起的動力,韓趙魏三家分晉前的春秋如此,三家分晉後的戰國亦如此。所以,我認為三家分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秦國的崛起。


卷舒風雲潤天地


三家分晉雖然看上去晉國一分為三,但晉國後期六卿控制朝政,內鬥激烈,晉國國君只是傀儡,所以對秦國基本沒有什麼威脅。

三家分晉以後,韓魏趙雖然領土少了,但內部加強中央集權。國君勵精圖治,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佔了秦國西河地區,並修建長城,斷絕秦國與中原的交流,獲取暴利,把秦國壓制在洛水以東八十多年,秦國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趙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組建了強大的騎兵,更是阻擋了秦國東進之路。只是韓國非常普通而已。


華衣夏服


顯然一個統一的晉國要比三分的趙、魏、韓威脅大得多。

春秋時期,即使秦穆公在位時也幾乎被晉國全面壓制,東出函谷根本毫無優勢。就算在晉惠公時取得一次勝利,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到晉文公圖霸之時的一場秦晉之爭,秦軍主將孟明視都被俘了。

三家分晉之後,再也形不成合力,甚至相互制約,互為攻伐,這當然給了秦國各個擊破的機會。到了孝公以後,三晉抗秦也只剩下合縱一個手段了。


南楓一劍


三家分晉對秦國的影響,可以從以後幾個方面來了解:

1、從地理方位上來說,秦國起於西部,而晉在中原,晉國可以說是秦國向中原發展的一大障礙。三家分晉,大國一分為三,有利於各個擊破。

2、秦國的強大,主要來自於內部的改革發展,從春秋時期秦穆公開始,就確立了西進的策略,這個對秦國充實國力,開疆拓土有直接關係。戰國時期秦孝公任用商鞅進行徹底的封建性質改革,可以說讓秦國無敵於天下,別說三晉的韓趙魏,就是曾經風光一時的楚國,在此時的秦國面前也極為遜色。

3、但是不管怎麼說,三家分晉以後,韓趙魏之間也並不和睦,之間各種利益博弈,對坐視秦國做大也是起到了縱容作用。


歷史小視界


沒有啊,秦國崛起最根本是內部改革,而不是外部促進。三家分晉,趙國是秦國最難纏的對手,魏文候時期的魏國更是戰國第一個霸主,總的來說,三家分晉,趙、魏強大了,比一個晉國更難對付。。。當然,你從外部因素來看也行,敵人的強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自己強大。。。。但不是主要因素。。。


阿啦啦啦德瑪西亞之力


根本因素是秦國內部發生了改革,有強大的團隊,有軍事強人,既便三國聯合,也打不過秦國,因為內部效率低。


貝貝127554956


沒有的事,晉不三分,秦崛起得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