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自宋以後,茶與中國人的生活和文化更是息息相關,“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到了近代茶館業的興起,飲茶與文化的聯繫變得更加緊密起來,有評書茶館、京劇茶館和曲藝茶館。

著名作家老舍創造出不朽劇作《茶館》,更是揭示出了20 世紀中國的生活場景。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但是……

你知道茶嗎?

你可曾享受過茶的美好?

你對茶瞭解多少呢?

晨曦微露,漫步在清晨的小路,迎著陽光、花兒與微風,手捧綠茶杯,溫暖就藏在心中。靄光自覆,坐在浩瀚無邊的星空下,感受到自己是多麼渺小,輕泯一口仍散發餘溫的茶香,那一瞬間的光也為之停留。哪怕只是一會兒也好,你可曾答謝過一杯茶帶來的快樂?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一片樹葉,落入水中,改變了水的味道,從此有了茶。

一片樹葉,經過千山萬水,經過歷史長河,成為與人息息相關的飲品。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茶,是一門功夫,來自同一棵茶樹的葉子,可以調製出千變萬化的香。

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福鼎更是最正宗白茶的發源地。

不僅因為這裡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樹,更因為這裡的人們將茶視為一種溝通天地的生命。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於茶人而言,春花初綻,春林初盛,春日的所有花團錦簇,都不及茶山中的新芽萌發。

於古茶而言,被採擷從來不是生命的終結,而是重生的開始。

高山深野處,青巒碧水間,古茶似是能感應到眾籌茶友們的心意。

那一葉葉翠綠,等著涅槃成澄澈的茶湯。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自然化的人”是自然界萬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國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萬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並能與人進行精神上的相互溝通的生命體,所以在中國茶人的眼裡,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顯得格外可愛,格外親切。

在中國茶道中,自然人化不僅表現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環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對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鶴是交遊”,在茶人眼裡,月有情、山有情、風有情、雲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小白拾光與你一起感受茶人匠心精神,體驗茶與水的相逢。

有人說,當LV成為人手一個的街貨時,它作為奢侈品的意義只剩下價格了。所以人們開始把眼光轉向更加註重精工的小眾奢侈品。又有人說紫砂壺貴重,不在於礦質的好壞,更在於製作工藝。

格拉蘇蒂所以奢侈,不在於其如何精密,而在於其對純手工打造的堅持。它們能有今時今日的地位,是因為後面有一種精神在支撐。

那什麼是匠心精神?它既意味著固執、緩慢、少量、勞作,但也隱含著專注、技藝和對完美的追求,這是一種對作品近乎偏執的追求,是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的過程。

審視如今的茶行業,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當下,有人不禁會問,茶人還需工匠情懷嗎?匠人式的企業還存在嗎?

做茶,需要一貫初心,需要匠心精神。在我們生活的現代世界,一切都在講究“快”,“慢”似乎成了一種懷戀、嚮往,一種奢侈、苛求。精雕細琢地做一件產品、做一件事,似乎已經漸漸遠去了。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我們並不是想和你描繪雲霧繚繞的遠方,而是想和你親身走進芬香醉心的茶山之中,遠處看到的是若隱若現的採茶女,耳中聽到的是採茶人口中清脆的歌聲,深入自然茶山中體驗摘茶、製茶、炒茶的樂趣,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品茗於此,在不完美的生命中感受完美,尋真自我,品質樂活。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種茶人,採茶人,製茶人,飲茶人,因為一杯茶,命運連在一起。他們有的用最自然的方式呵護茶園,有的在用心尋找茶魂,真正的茶人,深知這茶香的源頭,其實不在雙手,而在心間。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不親自領略一番怎會知道看起來普普通通的一杯茶是多少人在背後辛勤付出得來的成果,從養育到採摘,萎凋到發酵,揉捻到乾燥,最後精緻成餅或是散裝進罐,再到杯中的泡散開發放出沁人心脾的茶香,一切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

和小白拾光一起走進茶山,見證茶是如何一步步製作而成。因為親身經歷於此,更能懂得自然給予的饋贈,用感恩之情領悟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再用自己親自採摘製作而成的茶葉。

匠人制茶懂設計 一招一式皆風雲

品茗於此,在忙碌的生活中,

尋真自我,品質樂活,

見證生命的喜怒哀樂,

正如中國一句老話:茶如人生,苦盡,甘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