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說,人有“三商” :智商、情商、財商。

經常聽到父母談論,如何提高孩子的智商,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卻很少聽提及孩子的財商教育。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中國父母一向避忌談錢。

但實際上,財商教育和智商、情商教育一樣重要,一樣不可或缺。

中國孩子嚴重缺乏財商

現在很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錢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錢是從那來的,更不知道錢的價值和背後的意義,嚴重缺乏財商。

家長不讓孩子掌控錢;

給孩子錢,又不加以正確引導,隨孩子想怎麼花怎麼花;

孩子

“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得到的太容易,更不懂得珍惜。

這一系列財商教育問題,導致中國盛產“四大家族”,分別是卡奴族、房奴族、月光族、啃老族。

教育專家說:“財商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財商缺失,後果嚴重。”

我不禁想起,近幾年,熊孩子大手大腳偷用家長的錢玩遊戲和瘋狂打賞主播的新聞,屢見不鮮。

浙江某小學五年級孩子使用家長的手機玩遊戲,花掉3.8萬元;

合肥10歲孩子偷用父親1萬多元為手機遊戲充值;福州某三年級小學生半小時為遊戲充值5000多元……

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12歲小學生打賞遊戲主播,花掉環衛工母親4萬積蓄;

一位00後女孩兒在加拿大留學期間迷上映客直播,三個月內打賞男主播花掉65萬多……

觸目驚心的校園貸。

女大學生校園貸款打“裸條”、河南大學生因校園貸被逼死、迷戀賭球的大學生因無法償還校園貸選擇跳樓……

這些芳華正茂的孩子,本應是象牙塔裡的無憂少年,卻因為財商匱乏,不明白校園貸的風險,不知道怎樣建立正確的消費觀,被硬生生逼上了絕路,毀了自己,毀了一個家庭。

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你覺得財商教育太早,孩子不會覺得你的錢少!

財商教育很重要,卻很少有父母意識到,更不知道該怎麼做。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

培養財商要從娃娃抓起。

孩子2-3歲時,我們就可以開始跟孩子“談錢”了!

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首先,要教會孩子認識金錢,比如“錢是什麼?”、“為什麼需要錢?”、“錢是怎麼賺來的?”。

讓低齡的孩子有了簡單的概念,他們大概就知道了錢幣不能吃,不能撕,可以用,還可以存起來。


1、“錢是什麼

讓孩子理解錢是什麼不難,帶孩子逛超市時,孩子想要拿這個、玩那個。

這個時候,父母就可以拿出一張錢幣,告訴孩子這些是需要錢來換的,需要多少錢。

你還可以利用生活中一些標誌性的東西,幫他理解1元錢是什麼 。

比如,小孩看到,1元能買一包糖果或一個蘋果;去一次遊樂園,票價要60元,也就是60個蘋果的價格。其實,整個世界都是可以換算成一包包糖果或一個個蘋果的呀!

2、“為什麼需要錢?”

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會孩子明白為什麼需要錢。讓他意識到自己擁有的一些吃的、穿的、用的都是需要錢換來的。

比如,給孩子買了一件新衣服後,孩子穿上很開心,這時,你就可以問他:“寶寶,喜不喜歡媽媽買的衣服啊!”

然後孩子會表示很喜歡,你就可以繼續問:“寶寶知道這個衣服怎麼來的嗎?”

寶寶可能會搖頭或是說是媽媽買的。你就繼續說:“是媽媽買的,媽媽在商店用錢買的,沒有錢的話,寶寶就沒有這件衣服了。”

3、“錢是怎麼賺來的?”

跟孩子說錢是怎麼賺來的,不用太過高深。孩子還小的時候,你只需類似這樣的告訴她:

  • 媽媽的錢是上班以後從工資裡來

  • 孩子的錢是媽媽給的

  • 服務員的錢從老闆那裡來

  • 老闆的錢從商店利潤裡來

這時,你也可以順便和孩子探討下:你希望自己的錢以後從哪裡來,和媽媽一樣上班(工資)?還是當老闆(利潤)?

這樣會很有意思的。

二、孩子慢慢長大,他知道錢很重要,錢可以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開始問你要錢該怎麼辦?

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這時,你就要跟他商量著,“要錢就要自己想辦法去賺。”比如幫家裡做家務獲得零用錢,或是賣掉自己一些舊的物品換取。

讓孩子明白,沒有誰的錢是可以不勞而獲的,一切金錢和物質來源於自己的勞動。

在美國,父母有一句口頭禪:“要花錢打工去!”孩子3歲能辨認硬幣和紙幣,6歲具有“自己的錢”的意識。

我們常在美劇裡看到,孩子們通過賣玩具,檸檬水,雪糕,巧克力來賺取零花錢,還有以送報,園丁,餐廳服務員作為兼職的青少年等等。

這種財商教育不僅培養了人們的工作慾望,而且還培養了社會責任感。

三、孩子有了多餘的錢,或是更多的零用錢,該怎麼花?

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消費 、儲蓄、投資、捐贈,我們每個人的錢,不管怎麼用,都可以歸為這四大類。

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錢,然後引導性的教孩子把零用錢分為下面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用來滿足日常必要開銷。

如公交車費、學校餐費、書費等,讓孩子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第二部分,用來實現孩子的心願。

家長要鼓勵孩子設立自己的心願單,把想要購買的較貴的玩具或想要實現的活動作為夢想目標,通過積累所需金錢的過程,培養孩子的成就感,鍛鍊延遲滿足能力,也教會孩子享受生活,避免成為守財奴。

第三部分,用來儲蓄。

儲蓄要養成習慣,無論多少,都要給未來儲蓄一部分金錢,用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也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這樣孩子長大後遇到突發情況,才不會慌亂。

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

第四部分,用來投資。

如果家長想培養孩子一定的投資能力,可以讓孩子嘗試做一些理財投資,感受回報率和風險之間的關係。

第五部分,用來感恩回饋。

這部分可以讓孩子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是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也可以鼓勵孩子挑選一些他認可的慈善公益活動,讓孩子享受分享和給予的快樂,培養社會責任感。

以上部分的分配比例,可以和孩子溝通商量確定。

最後,如果發現孩子因為分配不均,導致超限額使用,以致於某一樣必需品無法得到。這種後果必須讓他自己承擔。

也可以讓他想辦法彌補,比如你可以先借點錢給他,但是保證在限期內必須還。如果還沒有如期還錢,你可以選擇扣除下個月的部分零花錢作為懲罰。

所有孩子都要長大,都要直面 “金錢” 和它帶來的一切問題。

懂得錢的道理,知道怎麼和錢打交道,現代社會里,是一種生活必備技能,每個孩子都 “值得" 擁有。

跑媽嘮嗑

話說,我們都知道,過年孩子的壓歲錢,就是人情往來,說到底還得從自己兜裡出這篇文章你別點開,留給那些想讓孩子發大財的人,所以寶媽們你們覺得是該歸你呢?還是歸孩子?

kidrun孩子快跑

學習兒童安全教育知識,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