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某日,一个总督随便理了个发,结果被皇帝杀了头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乾隆皇帝的元后富察氏在帝后巡幸的回銮途中病逝于山东德州。在皇后治丧过程中,乾隆以因循懈怠为名收拾了一批官员,很多人丢了顶戴。

如果说在孝贤皇后丧礼筹办过程中官员的懈怠、敷衍是帝国官僚体系的迟钝和溃败,那么在所谓的国丧期间,有些人的有意违制则是说明帝国真的是溃烂了!按照清朝的官方制度规定,遇到国丧,百日之内不得剃头,倘违例私犯,立即处斩。孝贤皇后是“坤宁正位”,“体制原尊”,而乾隆又声称与孝贤皇后“情谊隆重”,因此是容不得有一丝一毫“稍紊典常”的。

乾隆十三年某日,一个总督随便理了个发,结果被皇帝杀了头

孝贤皇后

尽管如此,国服未满百日内违制私自剃头者却屡见不鲜。山东沂州营都司江兴汉,身为正四品绿营武官,他竟然敢在国丧百日之内违制剃头。乾隆得知后,十分气愤,当即下令山东巡抚阿里衮将江兴汉“即行解京,交与刑部治罪”,最后险被斩决。

紧接着被参奏的是锦州府知府金文淳。金文淳本为翰林出身,理应晓知宫礼国制,而且同城防御还曾以满官皆未剃头为由正言规劝,但金文淳却斗胆抗上,未把国制放在眼里。乾隆帝因此异常气愤,在七月二十九日的谕旨中说:“金文淳情罪可恶如此,即立行处决,亦所应当”。刑部依照律载“大不敬”之条,上琉拟斩立决,只是由于后来看到违制剃头者甚多,乾隆才下令“从宽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最后将金文淳释放,改为发往直隶派修城工赎罪。

乾隆十三年某日,一个总督随便理了个发,结果被皇帝杀了头

乾隆帝

如果说这些中级官员违制剃头是糊涂,那么高级官员不顾禁令去剃头则说明他们根本没把朝廷和皇帝当回事。最为轰动的还是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违制剃头案。周学健于孝贤皇后死后二十七天刚过,立即剃头,非但他自己,而是其所属文武官井亦皆剃头。

当福州将军新柱赴京陛见途经淮安时,周学健因剃头心虚,恐被发现,遂借故查河,避而不见。乾隆初闻,还以“周学健乃国家大臣,断无此等悖谬之事”,直到江苏巡抚安宁参奏,才发现果真如此。翰林出身的周学健,又是封疆大吏,乾隆因此特别愤怒:

周学健丧心悖逆,不为一己敢于犯法,并所属官井同时效尤,弃常蔑理,上下成风。深可骇异!

乾隆十三年某日,一个总督随便理了个发,结果被皇帝杀了头

秦岚版的孝贤皇后

当即下令:“周学健着大学士高斌就近拿解来京,交邢部治罪。”后来,朝廷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周学健在任内还有纳贿徇私舞弊的问题,最后周学健被赐以自尽。

数日之后,乾隆又得知督抚大员中还有历任都抚多年的满洲大员塞楞额,也于二十七日后违制剃头,湖北巡抚彭树葵、湖南巡抚杨锡绂以及两省文武官员居然都剃了头。乾隆为此更加怒不可遏,大骂:如此丧心病狂,实非意想所及!

乾隆十三年某日,一个总督随便理了个发,结果被皇帝杀了头

帝后CP

惊呼:“汉人犹尚诿曰不知,满洲世臣而亦不知此乎?况君臣上下之所以维系者,以有名分。若于名分所在慢忽而不知敬畏,渺忽而漠不相关,则纪纲陵替,人心浇漓,将不可问,所关至为重大。”

乾隆当即下令,将塞楞额革职,交刑部治罪。最后也被赐以自尽。彭树葵、杨锡绂随从附和,均被革职留任,交直隶河道总督那苏图,于直隶城工分出二处交彭、杨二人承修赎罪,以示薄惩。最后免杨锡绂承修,而彭树葵未获宽免。至于两省文武官员因为看到督抚剃头才剃头的,因人数甚多,乾隆也就不好问罪了。

乾隆十三年某日,一个总督随便理了个发,结果被皇帝杀了头

聂远版乾隆

为了孝贤皇后的丧礼,革职留任者有之,降级调用者有之,险被斩决者有之,赐以自尽者有之。大清要完,乾隆皇帝再怎么愤怒也是然并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