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日軍爲什麼沒有攻擊印度?

第一軍情


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美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與此同時,日軍對東南亞諸國進行侵略,包括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

那麼對於侵略印度當然也是日本獨霸亞洲計劃的一部分,只無奈鞭長莫及,路得一步一步走,飯得一口口吃。於是日軍就先從及近夠得著的地方下手,掃清外圍,再圖印度。於是在1942年1月日軍大舉進攻緬甸,迅速切斷美英盟軍援華戰略物資的唯一通道~~中緬公路。這也是一箭雙鵰之計,在戰略上是對日本在華佔領軍的策應。

在緬甸的英國軍隊一觸即潰,不幸的情況發生了,有7000多名英軍官兵被日軍圍困。為了救援盟軍突圍,中國派出了遠征軍,兵力有兩個軍又一個師,大約10萬人的兵力入緬作戰。這樣也就阻止了日軍迅速進攻印度的企圖。在三年的時間裡,中國陸續投入到緬甸戰場的兵力累計達到30萬兵力,共殲滅日軍6萬餘人,給了日寇以沉重的打擊,揚了軍威,揚了國威!

英國軍隊在緬甸戰場上可謂名聲大噪,見到日軍就逃,甚至是一觸即潰,聞風而逃!自從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戰場以後,可以說是成了真正的主力軍。

1942年的8月份,日本南方派遣軍司令寺內壽一大將,在越南河內指令第15軍制定針對印度阿薩姆邦的進攻計劃。之後日軍主將有了調整,在1943年6月,日軍重建南方派遣軍司令部,走馬上任的第15軍司令是鷹派將領,牟田口廉也中將。

日軍在基本控制緬甸的狀態下,日軍大本營在醞釀了這麼長時間的攻印計劃,已經到了實施的階段,在1944年1月7日,日軍大本營發出了“大陸指第1776號”的命令,要求要儘快執行代號“烏”的英帕爾作戰計劃。目標是奪取盟軍基地英帕爾,英帕爾地處印度東北,和緬甸接壤,戰略位置特別重要。如果被攻佔,就會嚴重威脅盟軍的另外一個補給基地迪馬布爾,並且能夠切斷中印公路,因此英帕爾基地是兩軍必爭之地。

鑑於英軍的以往表現,日軍過低估計了敵人,過高看重了自己,狂妄自大的本性又抬起頭來,經過兩週時間的準備,每位士兵只帶了兩週的口糧,還有兩個基數的彈藥,計劃糧食就地補充即可。

1944年3月8日,牟田口廉也中將率領第15軍3個師團約10萬人渡過印緬邊境地區的欽敦江,拉開了英帕爾會戰的序幕。


在說印度方面,英軍東南亞方面軍總司令蒙巴頓,在偵察到日軍的動向以後,就周密制定了反擊計劃。這個計劃具體方案是:集結最大兵力,大約15萬兵員。以層層梯次防禦,逐次收縮戰線,最後絕地反攻的戰術佈署。層層阻擊是消磨敵軍毅志,逐漸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使敵不能速勝,使敵疲憊焦躁,使敵軍補給線越拉越長。再用轟炸機切斷日軍補給線,最後英軍以逸待勞,發起大反攻,輕鬆贏敵!

最後的戰場經歷真的是按照蒙巴頓將軍的計劃而行走,日軍不僅彈盡糧絕,還飽受疾病和蟲蛇的侵襲,死傷慘重,最後不得不狼狽退卻。日軍來的時候是92000人,傷亡了65000人,剩下囫圇的人廖廖無己。

日軍這次進攻印度的慘敗是自從侵略亞洲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其實也正是慘敗的開始,在之後的太平洋戰場以及中國戰場上,日軍從此走了下坡路,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敏哥174807357


日本沒進攻過印度?開什麼玩笑!日本並非沒有攻擊印度,只是由於種種原因,拖到了1944年才發動了對印度的進攻,不過第一場戰役就遭到慘敗

那麼為什麼日本會延遲對印度的進攻呢



大東亞共榮圈

1940年8月,日本正式發表了日本《基本國策綱要》,宣佈要“確立以日滿支(中國)為其一環的大東亞共榮圈”。 值得注意的是,“大東亞共榮圈”的區域範圍最初不包括印度。這是為何呢?



我們可以從同年日本通過的《處理日德意提攜強化之基本要點》中找到答案,要點中寫到為了“從東西兩方面牽制蘇聯,應盡力和德意採取相同立場,儘可能促使蘇聯朝對日德意的利害關係影響較少的方面發展勢力”,因此“原則上承認將印度置於蘇聯的生存圈內”。也就是說日本在最初就沒有將印度當作進攻目標。



兵力受限

當時日本的大量兵力被牽制在了中國,再加上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已經“分身乏術”,已經沒有能力分兵進攻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印度。



拉攏印度

印度和英國之間本就存在矛盾,這“阻礙”了印度日本發生武力衝突。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一直在謀求印度自治,甚至在日本進攻緬甸期間還將此作為協助英國出兵緬甸的條件。所以日本最初是想通過拉攏印度人中反對英國殖民的勢力來瓦解英國對印度的佔領。



英帕爾戰役

英帕爾戰役是日本為進攻印度發動的唯一一次戰役。日軍任命牟田口廉也為指揮官(這傢伙就是盧溝橋事變的始作俑者),他集結第15、第31、第33師團共8.5萬人發動了對英帕爾的進攻。經過數月慘烈的戰鬥,由於後勤補給以及氣候等原因,日軍的進攻遭到慘敗,日軍傷亡6.5萬人。具體過程大家可以自行查閱。



此後,日本軍在緬甸,在東南亞,太平洋等戰場節節失敗,已經很難再有力量發動對印度的進攻,而盟軍的反攻卻就此開始!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歷史文齋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迅速制定了攻佔印度和東南亞各國的軍事計劃。為了迅速拿下這些地區,日本從大本營和中國戰區抽掉了許多甲級師團參與,甚至出動了兩個飛行集團。

在日軍摧枯拉朽般的強力打擊下,菲律賓馬來半島以及緬甸很快被淪陷。眼看,日軍要攻佔印度,卻突然停下了腳步。究其原因主要如下:

首先,當時的印度正在鬧獨立,國大黨為了爭取印度獨立舉行了大規模的示威遊行,而印度的民族意識逐漸清醒,英國此時忙於歐洲戰時,無暇東顧。在日軍即將撲向印度之際,國大黨與英國關於出兵的問題達成了妥協。

其次,日本早就向美英宣戰了,拿下印度是既定計劃之一。但由於中國派出了遠征軍讓日軍在緬甸遭到了重創,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的戰略企圖。

再者,日軍在東南亞各地遭到了各種反抗,為了鎮壓反抗,日軍不得不分兵把守,兵力的分散導致日軍沒有足夠的精力再去進攻印度。相反,印度成了美英中在東方戰場上的後勤和訓練基地,為此,美英均派出了強大的空中部隊駐守印度。

總之,由於反法同盟和戰略形勢的需要,印度很幸運的談過了一劫,日軍並沒有攻佔印度。(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日本是比較欺軟怕硬的。二戰中日本也進攻過蘇聯,在諾門罕被蘇聯打敗,從而放棄進攻蘇聯的想法。至於印度,日本也是攻擊過的,這個戰役就是英帕爾戰役。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日軍在很短時間內奪取了廣大的資源以及戰略要地。隨著戰況的日益激烈,緬甸地區成為了雙方爭奪的焦點。日本如果能夠控制緬甸,進而可以長期保持對中國的戰略包圍,通過切斷援華國際通道逐漸扼殺中國的抗戰力量;退而可以以緬甸作為抵禦盟軍反攻的第一線,確保其後方的戰略安全。

不過駐緬甸日軍兵力並不夠使用,日軍於是便決定先發制人,集中了10萬餘人大舉進攻印度境內的英帕爾盆地,希望能夠在英帕爾以西的崇山峻嶺中建立穩固的方向。戰爭主要有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日本銳意突進,英帕爾守軍陷入包圍。在此階段,日本攻勢凌厲,英軍陷入被動。到1944年4月中旬的時候,日本分別攻到英帕爾盆地外緣,將英軍第14集團軍第4軍和3個師團團包圍。

2.第二階段是英軍在空中援軍的增援下,依託地形展開了有力的反擊,先後擊敗了日軍數次總攻,穩定了戰局,並極大的消耗了日軍的實力,並且使得日軍彈藥無以為繼。

3.第三階段為英軍反攻階段,徹底擊潰日軍。至此,英帕爾戰役以英軍全勝而告結束。此後,英軍借戰勝之威勢,猛打猛追,不給潰退的日軍以機會,完全恢復了戰役前的態勢。


歷史是什麼


二戰中,德國與日本同屬軸心國陣營,應對他們共同的威脅:蘇聯。

德國和日本對戰後的世界進行劃分,東經70度作為分界。印度大部分位於東經70度線以東,按照約定日本要進攻印度,幫助德國摘下英國王冠上最大的鑽石,迫使英國投降。

這些,最終都成為了痴心妄想。

世界各地的反法西斯戰爭進行的如火如荼,法西斯漸漸感到不支。

在北非戰場,盟軍在1943年5月突進了突尼斯,這標誌著德國的北非戰役已經失敗,德國控制蘇伊士運河,從而破壞英國對印度的統治的戰略目標已無法達成。

因此,這種情況下,德國迫切希望日本能夠以緬甸為根據地佔領印度,與德國在伊朗(親德)會師。

日軍大本營因為中國戰場的牽制,還有在太平洋戰爭與美軍鏖戰不利,日本一時間沒有更多的兵力響應德國。

1943年5月,伴隨著中國軍人進入野人山的背影,日本取得第一次緬甸戰役勝利。

日本陸軍得以喘息,在緬甸與退往印度的英國軍隊和退守雲南的中國遠征軍對峙。

隨著戰局的發展,緬甸日軍切斷了中緬公路。但是這並沒有切斷中國的運輸線,盟軍又開闢了“駝峰航線”。

於是,日軍大本營在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作戰目標是奪取盟軍反攻基地英帕爾,威脅盟軍重要補給基地迪馬布爾,並切斷中印公路。

英帕爾是一個地處於印度東北,與緬甸接壤的盆地。英國軍隊撤退到印度後,這裡就成了前線了。

日本此次作戰共投入10萬軍隊,主動攻擊英印盟軍的15萬人。

日本還以為英軍會像一年前的大潰敗一樣,一個日軍小隊都敢拉開了陣勢追擊一個團的英軍,狂妄的日本陸軍聲稱是史上最強的軍隊。所以,日本製定作戰計劃的依據,是英國軍隊的不堪一擊。

日本軍隊匆匆進行了戰爭準備,有一到兩週的伙食補給,1.5到2個基數的彈藥。至於之後的作戰物資的獲取,日本軍隊認為完全可以“就糧於敵”。

這在接下來陷入持久戰的英帕爾戰爭中造成了日本軍隊的後勤災難。

日軍士兵有3萬多人染上了瘧疾、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是軍隊的剋星——傷寒,更是蔓延猖獗。

由於缺乏藥品和醫療器械,只好眼巴巴地看著那些患病的士兵遭受病痛的折磨。雨季的叢林就像是一 座蒸氣瀰漫的綠色地獄,那些被飢餓和疾病折磨的士兵一個個瘦骨嶙峋,成千成千死去。

“敵軍已不存任何希望,他們得不到食物,得不到藥品,什麼也得不到了。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這是英軍軍官在審查戰場時的感慨。

日軍也罕見地承認,後勤保障不夠是造成這場劫難的重要原因。他們在英帕爾是打了一場“忽視後勤的無謀之戰”,日本實際參戰部隊9.2萬人,傷亡6.5萬人。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為了更好的控制印度,還煞費苦心地組織起了印度國民軍和自由印度臨時政府。

所以,看官們可以看到,二戰中日本確實進攻了印度,不過卻是以慘敗告終。


而知而行


二戰中,日軍其實已攻擊過印度,日本為了切斷中印交通路線和盟國補給基地,改善緬甸被動的戰略局勢,1944年3月日軍第15軍集結了10餘萬人的兵力發起了著名的英帕爾戰役,打了近半年的時間。由於緬印環境複雜,不少日軍士兵死於各種疾病,戰役最後結果導致大半日軍傷亡,損失慘重,再加上中國遠征軍的第二次入緬作戰和美軍太平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日本帝國主義已日落下山,再也無力進攻印度本土。

二戰印度軍隊


1941年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後,日軍陸軍和海軍雙管齊下、全力開赴東南亞戰爭,對準英美殖民地,只要是為了奪取豐富的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日軍橫掃整個馬來半島,英美印聯軍節節敗退。1942年初,日軍大舉進攻並全面佔領了緬甸,目的是為了切斷英美對中國戰場的援助通道並佔領緬甸英美軍事基地,進而下一步瞄準印度,使其脫離英政府控制,打通與盟友德國在中東會師的路線。

1943年初日軍幾乎已經在緬甸站穩了腳跟,那為什麼日軍沒提前全面進攻印度本土而非要等到1944年初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美國對日宣戰。由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日本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精銳部隊損失殆盡。1943年底後太平洋戰場日軍被迫全面轉入防守狀態,再加上中國戰場大部分日軍被牢牢牽制,日軍此時很難抽身,而無法調動大規模軍隊進攻印度本土。

2、1942年初第一遠征軍入緬作戰失利後,1943年初由孫立人的38師、廖耀湘的22師等率領的遠征軍第二次入緬作戰,1944年初,遠征軍一路勢如破竹、連克要地,正面戰場牢牢牽制住了緬北日軍,緬甸局勢逐漸趨於被動,此時日軍再出兵印度無異於火中取栗。

3、1943年底庫爾斯克會戰後,德軍再也無法組織大規模進攻,全面和日本一樣轉入被迫防守狀態,所以希特勒要求日軍儘快對印度發動攻勢,緩解正面戰場盟軍對蘇德戰場的壓力,以擾亂盟軍的戰略部署。日本軍部經過決定後,於1944年初下達了英帕爾作戰計劃,全力進攻印度東北部於緬甸交界城市英帕爾,有緬甸方面軍第15軍擔任主攻任務。

1944年3月,日軍發起了英帕爾戰役,在英印聯軍的頑強抵抗和遠征軍的配合下,日軍第15軍十餘萬人有五萬多萬戰死或失蹤,而此時的孫立人、廖耀湘等人率領的遠征軍也發起了緬甸大反攻掃除了中印緬邊界日軍障礙,日軍從此再也無法進攻印度本土。


賽門軍略


二戰並不是日本沒有進攻印度,而是印度太遠了,日本兵力又不夠,戰線沒那麼長,所以印度才能倖免於難。


印度最應該感謝的國家正是中國。日本大部分兵力被牽制於中國,而且日本入侵東南亞國家的軍隊,也被中國遠征軍和當地國家盟軍阻擋。1944年的時候,日本有對印度的英帕爾地區發起戰爭,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英帕爾戰役。在英印聯軍和中國軍隊的配合下,日本8.5萬軍隊陣亡6.5萬。慘烈的失敗,印度廣大的土地得以沒有受到炮火的攻擊,使得印度成為二戰期間歐亞大陸少有的本土未遭到炮火的國家之一。


二戰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在德國滅掉法國幾乎佔領歐洲大部分土地以後,開始把槍頭轉向了蘇聯和西亞。他們的目的就是日本軍隊向西打,德國,意大利軍隊向東打,最後在中東會合,實現佔領歐亞大陸最終目的。


但是日本並沒有堅持北進計劃,而是把槍轉向了中國大地,甚至對破壞其石油運輸的美國發動了珍珠港事件。所以日本此時和德國意大利一樣基本都陷入了三線作戰的境地。在如此不利的環境下,日本就根本分不出兵力來入侵印度,中後期東南亞作戰的失利,日本幾乎寸步難行,不可能向西也就是東南亞旁邊印度更進一步。等到更進一步的時候,英帕爾戰役的慘敗,日本只能嘆息。



紅雨說歷史




日本是非常想攻擊印度的,而且也納入了南下計劃中。問題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蛇胃口再大,也終究是蛇,象終歸是象。


一個體量龐大的中國,就対耗了十多年,看著能夠吃下去,吞了一半,無論怎麼努力,怎麼翻轉,就是吃不下去。於是想著這個太大了慢慢吃,先吃一點小的,充充飢,補充一下下能量。便將目光投向了東南亞那些小國,菲律賓、馬來西亞這些幾乎沒有像樣武備的國家自然不是小日本的對手,手到擒來,輕鬆吃下。

問題是這些國家的土著雖然不行,畢竟是英美勢力範圍,這就惹上了英美,英美除了警告外還動用了制裁,日本一看,這是遲早要翻臉動手的節奏,反正打架不能避免,乾脆先下手為強,一拳打了美國的鼻子——珍珠港。誰知美國塊頭太大,計劃中的一拳把美國打暈打怕,未能如願,還把這個大塊頭惹毛了。這個時候日本顧不上印度了,畢竟印度體量也不小,一口也吞不下去,還有英軍駐守,中國遠征軍干擾。



日本只能忙著準備對付西方即將上門尋仇打架的山姆大叔,這個時候由於攤子鋪的太大,兵源已經嚴重不足,捉襟見肘,全國方寸大亂,哪裡還顧得上貪吃印度?


於是印度幸運的躲過了倭患,這也才有印度對二戰、對倭患缺乏認識和理解,到現在對日本的兇惡貪婪還沒有警惕,養虎為患。


謝金澎


德國曾經有個地中海戰略,日本也有個黑島戰略。簡而言之,就是日本航母挺近印度洋直抵蘇伊士運河,配合非洲軍團穩定北非戰場,德軍潛艇配合日軍聯合艦隊封鎖地中海出海口把英國逐出歐洲戰場。這種戰略在當時美帝還沒全力投入二戰戰局的時候,是完全可以辦得到的。所以基於這種戰略構想,才有德日之間的戰略計劃的協同:德軍進軍高加索進而進發幼發拉底河從印度西邊迂迴,而日軍挺進緬甸進攻印度北部英帕爾高原。兩軍在印度會師。只能說這種戰略協同的確充滿魅力和遐想,但德軍的戰線太長,缺乏後勤能力的短板嚴重影響了這種戰略的貫徹。而日軍高層參謀部又太執迷與美軍主力力量的決戰而忽視戰略全局,再加上英軍本身相對完整的防禦體系,英帕爾會戰失敗後,日軍在緬甸和印度已經很難再有作為。所以,所謂的地中海戰略和黑島戰略也就無從談起咯。


露苓蝴蝶


二戰中,日軍的胃口是很大的,他在多個地方都佈置了兵力,只是在印度的戰場上由於種種原因,在和英印軍對峙的過程中沒有佔到絕對的優勢,節節敗退,最後導致日軍潰敗,而印度沒有淪陷罷了。


那麼印度是怎麼把強硬的日軍趕出了他們自己的領土的呢,這就是著名的英帕爾戰爭了,這場戰爭發發生在1944年的3月到7月之間,可以說是聲勢巨大,原本日軍是絕對的優勢的,但是由於英印軍的軍隊的地理優勢,和對當地氣候的適應,以及他們的頑強抵抗都是這場戰鬥勝利的重要原因。

在1944年的1月7日,日本發佈“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然後以代號“烏”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但是日本雖然是都是精良的武器和善戰的士兵,但是那時候的印度正處於雨季,雖然一度快要大敗對面了,但是由於氣候的不適應日本的士兵幾萬人患了疾病,而且是傳染性的,比如霍亂,流感等,當時醫療藥品的缺少,可以說是屍橫遍野。


之後的日軍由於戰鬥力大減,可以說是一路潰敗。最後以徹底的失敗告終了。其實除了地理因素的原因之外,那時候中國戰場的牽扯作用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那時候的日本沒有多餘的軍隊調集出去支援那邊,所以才會導致最後的潰敗。


感謝!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