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養:因材施教與共性要求如何統一

研究生培養:因材施教與共性要求如何統一

近日,科學網博主王德華在《閒聊研究生培養中的“因材施教”與“統一要求”》一文中表達了對研究生培養中“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的思考,該話題在科學網上引起熱議。

“從現在的情況看,研究生培養單位對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可以理解為是‘統一要求’,如規定需要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作為申請和獲得學位的基本要求。這種要求往往是一般要求,或略高於一般要求,保證了大多數研究生能夠獲得學位,但不是嚴格要求,也不是高要求。”王德華撰文寫道。

事實上,長期以來,對於研究生培養,除了實行統一要求外,還有一種聲音是要因材施教。兩種觀點各有道理。

那麼,在研究生培養階段,“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應當怎樣發揮不同優勢,從而達到培養效果的最優呢?

共性的要求

一定要制度化

早在先秦時期,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過“因材施教”的思想。時至今日,“因材施教”的理念仍被教育界所推崇。所謂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學生(受教育者)的興趣和能力等具體情況,制定有效、合適的培養方案,施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目的是使得受教育者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優。

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研究員看來,研究生培養的“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都是必要的。“不過首先,有共性的要求一定要制度化。”

如果把“因材施教”看作個性化培養,“完全的個性化培養首先在操作層面不好實現,其次對於導師也有一定的挑戰性”。張柏春解釋。

2005年到2010年,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發展比較迅速的時期。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在學研究生規模從2005年到2010年增加了57%,每年招收研究生規模的增幅為47%。從2010年到2015年,雖然每年研究生擴招控制在5%以內,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增加了10.69萬,增幅為19.86%,在學研究生規模增加了37.3萬,增幅為24%。

在此背景下,每個研究生導師所帶研究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沒有那麼多的老師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張柏春坦言,這是一個現實問題。而且,隨著社會和教育的發展,研究生教育越來越趨向於標準化。

高層次教育需要個性化

“教育越往上走,個性化的東西越多。”張柏春認為,本科教育由於招生規模大,全世界各高校也有很多培養經驗,更適合“統一要求”的教育模式。而“碩士、博士的培養中個性化應當是更強的,因為碩士和博士階段本身研究專題就比較專業,針對性越來越窄,必然更適合個性化培養。另外,教學規模畢竟會隨著學歷層次的上升而減少,越往上走精英教育和高端教育越多,由於總量的限制,教學資源更適合發揮個性化教育的作用”。

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授丁邦平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在首都師範大學,由於每個導師一年只能招收一個碩士生和一個博士生,因材施教有了更有利的實施條件。“我們能夠做到給予每一個學生充分的關注和教育,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

共性基礎上的因材施教

“有條件的情況下,更應該因材施教。但總的來說還需要一些共性的制度化規範。”在張柏春看來,在共性基礎上的因材施教是有好處的。“因為有些要求總要追求一定的標準和一致性,這是必要的,不然在管理和治理上就會出現問題。”

“我們的教育要面對那麼多的大眾和受教育者,有很多基礎工作的要求必須一致。比如,全世界理工科教育的高等數學應該都差不多,不同學校的高等數學教學內容和模式沒有太多個性化的東西。”張柏春說。

那統一要求的“線”到底應該怎麼劃?

丁邦平認為,這條“線”就是能達到各個學校和科研機構畢業的水平。“達到學位申請的要求,這個底線不能丟。”

不過由於全國各高校的水平有差異,這一統一要求也要結合各個高校的教學實際來劃定。

在劃定了“統一要求”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個人的才能、特長可能需要個性化培養,尊重學生在某些方面獨特的天賦。“因材施教更多在於發現受教育者的潛力和天賦,在這方面使他們得到更多的發揮以及成長。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導師充分了解這個‘才’的特點、興趣、潛質、個人天賦。”張柏春說。

在丁邦平研究生培養的實際工作中,他會根據學生自身的目標調整培養方案。“比如有的學生讀了碩士之後還想讀博士,那就需要老師在學術上有更多的鼓勵和引導。而有的學生想碩士畢業後去工作,那也不能強迫他,儘可能給他提供一些機會,讓他能夠得到實際的鍛鍊,同時又能夠保證順利畢業,學業水平達到基本的畢業要求。因此,要根據學生個人的不同情況分別對待。”

“總之,因材施教和統一要求在研究生培養上是有互補性的。兩頭都不要走極端。”張柏春說。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研究生培養:因材施教與共性要求如何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