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普通家長,如何幫孩子減負?

前幾天去電視臺參加一個節目,討論中小學生減負的話題。回家後和孩子們說,孩子們問:你有沒有說一定要給我們減負啊?我說沒有。孩子很失望地說:那我們還不是一樣慘!

作為普通家長,如何幫孩子減負?

我笑了,說:如果我們把學習當作負擔,那無論減不減負,學習都是一件讓人討厭的事。孩子們同意我的看法,卻又感覺很無奈。

我很理解孩子們的想法,他們也認為學習很重要,可是每天與作業鏖戰到深夜,又累又困,再沒有力氣來愛上學習。聽到減負,孩子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減負意味著作業可以少些吧!

每週一到週五,有五個孩子在我家做作業,我觀察孩子們的作業,發現了幾個值得探討的現象。

大量抄寫或罰抄

一個孩子在英語練習冊上寫相同的句子寫了好幾行。我問,同樣的句子要抄那麼多遍嗎?孩子說,因為我做錯了,老師讓我抄20遍。我問,你分析過錯的原因嗎?孩子說,沒有。我只好說,我們待會再說,你先按老師要求抄吧。

另一個孩子在抄語文課文。我問,你們的作業就是抄寫嗎?孩子說,本來是沒有這個作業的,可是有同學犯了錯,老師就讓全班罰抄,只好抄了。

我很意外這樣的懲罰和教學方式。抄寫可以增強記憶,有其好處。但如果將作業變為懲罰,將作業變為一遍遍不過腦子的重複勞動,讓孩子想起作業就厭煩,功效恐怕要打折扣。

天天寫字帖

有的老師為了讓孩子書寫工整規範,要求孩子每天都要寫兩頁字帖。我觀察孩子寫的,字帖上寫的真心好,作業和筆記卻沒有更加工整,還是和原來寫的一樣。

和孩子交流後,我發現,孩子沒有建立關於好書寫的心理表徵,練習的再多,也是不過腦子的重複勞動,浪費時間又沒有效果。

缺乏規劃

每科都有作業。初中生7門課,每天大約有4~6科的作業,就算每科做半小時,量也不算小。

這些現象造成的結果是什麼呢?沒有留白。

瞭解學習規律的都知道,孩子學習成績要好,不僅是課堂聽課和完成作業。

預習、作業、複習都有必要。我要求孩子們每天先複習再作業,最後預習。然而,每天的作業已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孩子自己的預習複習規劃根本沒有辦法實施,時間只夠完成作業,更沒有時間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

孩子完全被動的跟著老師的節奏走,越來越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所以,他們希望減負——少做些作業。

可是,這種情況全都是由老師造成的嗎?

作為普通家長,如何幫孩子減負?

一位科任老師要教上百名孩子的課,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學習程度參差不一的孩子完成教學任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老師也知道大量的抄寫是重複勞動。可是,一個班的學生,有的書寫已經完全沒有問題,有的錯字別字一大堆,要兼顧學生不同的程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業量也是如此。老師深知,沒有刻意練習,學生不可能輕鬆掌握任何知識和技能。一個班的孩子,有的能做到完成作業時兼顧預習複習,有的完成作業都很困難,只能通過佈置作業的方式來帶動教學的實施。

希望孩子寫字工整,在升學考試中不因為書寫雜亂而吃虧,但要給孩子建立字的心理表徵,實在沒時間。

老師有老師的難。

那麼,減負到底是什麼?該怎麼減?

2018年3月16日的記者會上,陳寶生釐清了一些概念。他認為,所謂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指的是違背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超出教學大綱、額外增加的內容,“我們把它叫作負擔。在正常範圍內的,我們把它叫作課業、學業,叫作必須付出的努力。這一點,我覺得應當把它區分一下”。

陳寶生說,減負要從五個方面共同推進。一是從學校減負,加強科學管理,在教學各個環節落實減負任務。二是校外減負,主要是規範教育秩序,治理整頓各類培訓機構。三是考試評價減負,要改變評價方式,完善學業考試辦法,建立素質綜合評價制度,不允許以分數高低對學生排名,不允許炒作高考狀元。四是老師教學減負,老師要按照大綱足額授課,絕不允許課上不講課下講、課上少講課後講,甚至鼓勵引導學生參加培訓。五是家長和社會減負,要提高教育素養,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成功觀。

這些是教育部的意見。

作為普通家長,我沒有那麼高屋建瓴,我想的更多的是我能做些什麼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

作為普通家長,如何幫孩子減負?

最重要的,我想首先是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無條件的愛,是孩子生命發展的安全基地。孩子感受到無條件的愛,就有充足的能量探索世界,並不斷完善自己。

其次,深深地瞭解孩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斷髮展變化,隨時瞭解孩子的變化,是必須要做到的。

也許孩子過去數學不錯,最近退步了。你需要知道原因,是壓力太大還是功課太難?是方法不對還是情緒困擾?

父母最常見的做法就是說孩子不夠用功。實際上,每個孩子的思維發展不同,也許最近學幾何,孩子的空間思維還沒有完全發展起來,退步只是暫時的。

只有真正瞭解原因,才能真正幫助到孩子。

最後,在瞭解孩子的基礎上,給孩子適當的時間和空間。也許孩子最近太放鬆,您需要幫助孩子緊一緊;也許孩子最近太緊張,您需要幫助孩子鬆一鬆。

這一切,都建立在你和孩子良好的溝通基礎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