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抑武」與宋朝的滅亡:影響中國千年國運

從唐朝的安史之亂開始,直到五代時期,武人叛亂頻繁,藩鎮割據的局面持續達二百年之久。宋太祖以兵變上位,深知其對政權的威脅,因此從當政伊始就著手削奪將領軍權,消除隱患。

“崇文抑武”與宋朝的滅亡:影響中國千年國運

他採取的主要措施有:一、強力控制禁軍並培養其成為全國軍隊的精幹。一方面實行"強幹弱枝",把精銳部隊集中於禁軍,削弱地方軍隊;另一方面分散禁軍將領的軍權,通過頻繁更換將帥和士兵不斷換防等措施,削弱將領和士兵之間的聯繫,避免軍隊軍閥化。

二、以文制武。在朝廷中央確立了文臣處理政務的原則,執政官員都任命文臣,甚至在負責軍事決策的樞密院也安插文臣,以牽制武官,從而杜絕了武臣大將對朝政的干預。在地方機構中,則不斷派出文臣擔任州縣官,以取代原來藩鎮手下的將吏。

“崇文抑武”與宋朝的滅亡:影響中國千年國運

應該說宋太祖的措施大多還在合理範圍內,並且他當政時還給了邊疆軍隊以特殊政策,允許邊境地區將領有一定獨立的財權和人事權。但是,情況到了宋太宗時發生了變化。宋太宗以不正常的方式即位,因此心理陰暗,對臣下的防範更加強烈。太平興國四年(979)北伐幽州期間,發生了部分將領擁戴宋太祖之子的事件,對宋太宗刺激很大。從此,宋太宗在以往收兵權的基礎上,更強化了抑制武將的決心和措施力度,宋太祖給予邊疆將領的特殊政策全盤取消。隨著兩次北伐的失敗,宋太宗徹底喪失了收復燕雲的信心,而接受了以趙普為代表的一批大臣"兵久則生變"的告誡,放棄了收復燕雲、軍事強國的北伐戰略,進一步導致軍隊將領作用及地位的降低。

“崇文抑武”與宋朝的滅亡:影響中國千年國運

宋太宗中後期,實行"守內虛外"的國策,將主要注意力轉向內部。宋真宗即位後,全盤延續宋太宗朝的統治路線,將其確立為宋朝的"祖宗家法"。"澶淵之盟"的訂立,更給了宋統治集團苟且偷安的機會,他們開始認為:通過金帛贖買的辦法也能夠消弭邊患,並且代價比用兵更小。此後,宋當政者在以往的基礎上又有所退步,對軍事手段和武官階層的作用更加貶低,宋真宗便稱:"自契丹約和以來,武臣屢言敵本疲睏,懼於兵戰,今國家歲贈遺之,是資敵也。武臣無事之際,喜談策略,及其赴敵,罕能成功。好勇無謀,蓋其常耳。"

從此,"崇文抑武"的方略得到進一步的貫徹。這在宋朝廷當中文武官員的權力地位格局中得到明確反應。在宋朝以前,歷代王朝盛行"出將入相"的現象,而宋代宰相以科舉出身的文臣佔絕大多數,如北宋宰相共有 71 人,其中 64 人出身進士。其餘非科舉出身的 7 人中,竟無一人出身武臣。澶淵之盟之後,作為最高軍事機關的樞密院中文官也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從宋仁宗時期開始武將幾乎被樞密院清掃出門。

“崇文抑武”與宋朝的滅亡:影響中國千年國運

靖康之恥後,政治格局發生變化,武將群體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南宋政權穩定之後,又堅持傳統的治國方略,甚至不惜通過以殺害岳飛的手段,實施第二次收兵權,恢復長期以來的統治模式。南宋時長期由宰相兼任樞密使,全國統軍體系依舊受到文官的控制。

宋朝"崇文抑武","守內虛外"的祖宗家法帶來了嚴重的後果。首先是宋朝發明出了文臣統兵制度。隨著武臣地位的不斷降低,宋朝到宋仁宗時代逐漸形成了文臣擔任主帥、武將充當副將的軍事制度,宋軍戰役指揮從此變得拙劣不堪,消極防禦成為宋朝的基本軍事戰略。

“崇文抑武”與宋朝的滅亡:影響中國千年國運

其二,由於軍功集團在宋朝政治上的消退,武人為代表的尚武力量對政策的影響力明顯不足,於是造成宋朝數百年對外以求和為主的基調。宋太宗接受宰相呂蒙正的意見,表示:"且治國在乎修德爾,四夷當置之度外。"宋真宗更自欺欺人的稱:"兵革不用,乃聖人本心","今柔服異域,守在四夷,帝王之盛德也。"

其三,宋代的社會價值觀與風尚也受到了深遠影響。宋開國以後,社會上逐漸形成了"文尊武卑"的價值觀。北宋中葉人田況引用當時人的話說:"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恢復幽薊,逐強敵於窮漠,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可及也。"宋朝人以從文為榮,以從軍為恥。宋夏戰爭爆發時著名理學家張載曾慨然以功名自許,上書拜見范仲淹欲從軍效力,卻被對方責備"儒者自有名教,何事於兵!"由於宋朝社會精英普遍鄙視和遠離軍隊,無可避免的導致了宋軍戰鬥力的低下。

到了宋仁宗時期,宋朝的"文治"達到了極盛時期,而全國能戰之兵只有數萬人,在戰場上不斷遭到西夏元昊的羞辱,最終竟向對方納幣。這一時期宋軍的屈辱表現,已經預示著後來靖康之恥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