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管家婆制度:是下人,但駙馬爺和公主對此也只能忍氣吞聲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在明朝萬曆帝在位時,對其寵妃鄭氏的寵愛可以說極其罕見。即便是鄭氏比皇帝的年齡大上許多,即便宮中年輕貌美的妃嬪不勝其數,但是鄭氏還是牢牢的抓住了萬曆的心,終其一生都與她恩恩愛愛。並且,隨之而來的還有萬曆對鄭氏所生的兒子福王的寵愛也是極其罕見的,對其所生的女兒壽寧公主也極其偏愛。可以說,在皇妃這個範疇裡,鄭氏絕對是做的最成功的人之一了。

歷史上的管家婆制度:是下人,但駙馬爺和公主對此也只能忍氣吞聲

鄭氏的女兒壽寧公主擇婿之時,萬曆與鄭貴妃為此大費周章,最後精挑細選之下才選中了冉興讓作為壽寧公主的駙馬。公主出嫁之後,由於萬曆對她十分疼愛,便叫其每五日來上朝,以方便父女相見,可見其對此女愛護之深。但是不巧的是,古代公主出嫁時都會從宮中分派一名老宮女,作為"管家婆"。管家婆的作用本身是用來"管教"公主和駙馬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實際實行的過程中卻往往變了味道。實際上的管家婆,都成了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的好手。甚至有些時候,管家婆待駙馬如奴隸,即便這樣的也只有敢怒不敢言,因為管家婆的權力實在是太大了。有時候甚至駙馬與公主同房也需要先向管家婆賄賂才能成行。 歷史上的管家婆制度:是下人,但駙馬爺和公主對此也只能忍氣吞聲

在壽寧公主出嫁後自然也不能少了這樣的角色,壽寧公主隨嫁的管家婆叫梁嬤嬤,此人極其刁橫無禮。非常嚴厲甚至到變態的程度,梁嬤嬤的刁橫在於禁止公主與駙馬伕妻二人恩愛。有一天冉興讓想跟公主恩愛,梁嬤嬤正在跟太監趙進朝吃酒,因此沒有向梁稟報。梁嬤嬤聞訊趕來,先趁醉毆打冉興讓,把他轟走。公主在一旁勸說,梁嬤嬤連公主也一併羞辱叱罵。壽寧公主"悲憤不欲生",哪咽得下這口氣,第二天就要進宮找親孃鄭貴妃告狀。但鄭貴妃說"不見",因為梁嬤嬤先下手為強,搶先一步進宮,對鄭貴妃說公主下嫁之後如何沒羞沒臊,白日宣淫,把貴妃氣得夠嗆。 歷史上的管家婆制度:是下人,但駙馬爺和公主對此也只能忍氣吞聲

冉興讓也寫了疏子要進宮告狀,結果趙進朝糾結同黨太監幾十人,在內廷狂毆冉興讓,"衣冠破壞,血肉狼藉,狂走出長安門,其儀從輿馬又先捶散"。冉興讓回到府中,打算寫疏子再次告狀,這時傳來萬曆帝聖旨,詰責甚厲,剝奪蟒服玉帶,送國學省愆三個月。梁嬤嬤調回宮中,沒有受到任何處分,毆打冉駙馬的太監們也沒有任何處分。

可見管家婆的制度實在是公主婚姻的一大弊病,即便有些許的好處,可是在這麼蠻橫無理的人面前好處也就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