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提起清朝的皇帝,最著名的就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位帝王了,在他們三人的時代締造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也因為如此,近年來的清宮劇才對這三位帝王反覆不斷的演繹。其中雍正皇帝作為康乾盛世承上啟下的一位帝王,他的登基和治國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雍正皇帝從九子奪嫡中勝出登基,到治國過程中的各個大事,有一位人物是永遠繞不開的,他就是年羹堯年大將軍。這一對君臣之間從起初互為知己,到年羹堯被雍正連降18級並最終賜死,中間的故事可以說比電視劇還要精彩,那麼年羹堯被殺的原因真的只是他驕橫跋扈,目無君上嗎?真相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雍正(劇照)

很多人都知道年羹堯對雍正最終在九子奪嫡中勝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知道年羹堯跟雍正的私交很好,甚至年羹堯的妹妹乃是雍正的寵妃年妃,這樣的關係和地位,勞苦功高的年羹堯驕橫一點,跋扈一點,謀點私利真的就不為雍正所容了嗎?雍正到底是為什麼非要殺了年羹堯呢?相信很多人都會有此疑問,那麼就讓小編帶著大家抽絲剝繭,還原一下君臣二人到底因何反目。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年羹堯

年羹堯是清朝為數不多的名將之一,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後來還被雍正加封太保、一等公,如此高官顯貴,靠的全是年羹堯自己的打拼和能力,他是真正憑本事贏得了帝王的青睞和後來的地位。大家也許不知道,年羹堯的"年"姓原本是嚴,元朝末年因避戰亂,遷居到安徽懷遠,明朝時統計人口,因口音問題,被登記做了"年",這就是年姓的由來。從他的姓氏,大家也許不難發現,年羹堯是一個純粹的漢人。在清朝時,漢臣達到的最高地位,非年羹堯莫屬,以後的曾國藩等漢臣都遠未達到年氏的高度。而由於年羹堯是漢臣的緣故,也註定了無論他是否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也無論他對帝王是否忠心耿耿,是否謙卑自抑,他都無法獲得帝王真正的信任。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年羹堯(劇照)

雖然是靠軍功得到的如此地位,年羹堯本人卻是一個文人,他是康熙年間的進士,文采出眾,很受康熙賞識,曾多次擔任四川廣東等地的主考官,相當於一省的教育廳長,如此資歷,卻最終累獲軍功,成為統兵大將,鎮守一方,不得不佩服年羹堯的文韜武略,殊非常人。這樣一個熟讀經典和歷史的人,你能想象他像一個大老粗的純武將那樣,毫無頭腦,驕橫跋扈到目中無人嗎?連雍正自己殺年羹堯的理由都是:年羹堯辦事一向細緻,這次故意給我把"朝乾夕惕"寫為"夕惕朝乾",是目無君上。這樣的藉口,真的只是一個藉口,所以說,年羹堯的死,根本不是因為他目無君上,驕橫跋扈。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年羹堯(劇照)

年羹堯真正發跡,並不是在雍正時期,早在康熙年間,就已經是一方大員。康熙48年,不到30歲的年羹堯已經被康熙升任為四川巡撫,在巡撫任上,年羹堯為平定準噶爾的入侵保障了軍事後勤,並在後來青海的叛亂中,採用"以番攻番"的策略很快平定了叛亂。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雍正(劇照)

雍正繼位之後,年羹堯和隆科多成為他的左膀右臂。平定青海叛亂是在雍正二年,這一年雍正剛剛登基,政局不穩,年羹堯的平叛勝利極大的支持了雍正的地位,這一戰的勝利甚至為康熙一雪前恥。曾經的康熙御駕親征青海,就曾一敗塗地,而年羹堯的勝利,讓清朝揚眉吐氣。因此戰,被雍正授予總攬西部一切事務的權力,儼然是雍正在西部的代理人,更加令人羨慕的是,雍正還給予年羹堯人事任免的權力,不僅是西部人事,甚至是朝堂上的人事任免,雍正都要徵求年羹堯的意見,年羹堯推薦的人選,被稱為"年選",具有優先錄用的優勢,足見雍正對他的重視。所以年羹堯所謂的目中無人,驕橫跋扈,完全就是雍正皇帝給予的特權,如若不用,豈不深負皇恩?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年羹堯(劇照)

雍正曾經給年羹堯的信中,將年羹堯大大的褒獎:"不但朕心倚眷嘉獎,朕世世子孫及天下臣民當共傾心感悅。若稍有負心,便非朕之子孫也;稍有異心,便非我朝臣民也。"這簡直就是雍正對年羹堯感激涕零了。雍正更曾說過:"爾之真情朕實鑑之,朕亦甚想你,亦有些朝事和你商量。"言辭之間,完全一副對年羹堯完全信任的模樣。雍正如此所作所為所言,難道不是故意在縱容年羹堯嗎?事實上,他也的確成功的迷惑了年羹堯,讓其忘乎所以,做出了結黨營私,目無同僚,甚至真的拿自己當皇帝的知己,引得滿朝文武的反感。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也為他後來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連降18級

那麼一個如此優秀的臣子,雍正為何一定要殺之?除了上文所說的,雍正對年羹堯並不真正信任之外,還有幾個事情可以看出雍正的心理變化。年羹堯作為名將,治軍極嚴,他的屬下,對年羹堯的命令無條件的服從,只知有年大將軍,而不知有聖上。年羹堯在冬天看到一個車伕手上落了雪,心下憐之,想讓部下幫他擦掉,於是說了一句:"去手"。部下二話不說,就把車伕的手砍了下來,足見部下對年羹堯的命令毫不思考,無條件的執行。曾經一次雍正檢閱年羹堯的部隊,賞賜士兵門西瓜,可是無人動手,直到年羹堯下令,士兵們才敢吃。此情此景,試問哪個皇帝不心驚?年羹堯擁有一支完全服從自己的百戰之師,又是一位不受完全信任的漢臣,如果他一聲令下,想要作亂造反,那整個天下,都有可能變色。雍正皇帝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出現。可是雍正不能以此理由殺了年羹堯,那樣會引起滿朝文武甚至後世歷史的批判,所以也就有了雍正故意縱容年羹堯,捧殺他的事情出現。

年羹堯恃寵驕橫,才被雍正連降18級,被迫自殺?真相沒有這麼簡單

鋃鐺入獄

一切皆如雍正計劃的一樣,年羹堯被雍正灌了迷魂湯,忘乎所以,做出了結黨營私,驕橫不法的事,引得滿朝文武都嫉恨,在處置他時,所有人都拍手稱快,最終年羹堯被連降18級,成為一個看門的小兵,受盡羞辱,最終也免不了被賜死,何其悲哀。

參考文獻:《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